(
要不然来
这里看一看
昨天我在群里看到一个华人小伙子的视频,他21岁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一个新西兰酒庄工作,70多公顷的酒庄就他一个人在管理——其实他自己就是老板——在这个酒庄工作了4年,工作群体里面就他一个中国人,所以除了微信之外,他是用不到也看不到中文的。他现在最大的爱好是种地,就想着后院那里能种些什么菜,因为春天到了。他说25岁的他已经培养了60多岁以后的爱好,比如品葡萄酒,种地……少走40多年弯路。
新西兰酒庄都在比较远的地方,一个年轻人能够沉下心来做酒庄,而且做了四年,在华人这个喜欢热闹的群体里面是少见的。不过,真正属于地地道道新西兰生活的,还就在各种偏远的地方,和这些偏远地方的小镇。
如果你喜欢小镇,但是又不想离开热闹的地方太远,那么奥克兰附近的小镇真的可以看看,车程也就在50-60公里左右。比如今天我要介绍的这个小镇:Buckland
Buckland是奥克兰地区议会Franklin 一个小镇,位于Pukekohe东南侧,在Pukekohe和Tuakau之间,怀卡托区北部边界,也就是说再往前走一点,就到了汉密尔顿所属的地界了。它是Pukekohe市区的一部分,距离奥克兰市中心大约60公里左右。 Buckland的名字可能源于当地一位土地所有者。不过一看这名字就知道来源英国,新西兰有不少地方的名字以Buckland 来命名,比如Buckland Beach。 |
_ |
Buckland大部分地区被灌木丛覆盖,直到为了建造奶牛场而清理出土地。1892年,巴克兰开始运营一家奶油厂。也就是说,这里主要都是农场用地。
1875年铁路的建设促进了该地区农业和园艺业的扩张,因为农产品可以方便地运往奥克兰。至今这里还有铁路的痕迹。
圣保罗教堂建于1900年,它被认为是当地社区的地标,至今仍在使用。
后来,1904年建造了一座卫理公会教堂。1984年,教堂被出售给私人所有,现在是私人住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移民从英国来到这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移民模式,但移民的是荷兰人。也就是说,当地以英国人和荷兰人居多。
人口统计 Buckland的统计区域面积为8.46平方公里,截至2024年6月,估计人口为1210人。 调查结果显示,78.1% 的人是欧洲人(白人),15.3% 的人是毛利人,6.6% 的人是太平洋岛民,13.9% 的人是亚裔,0.5% 的人是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裔新西兰人(MELAA),1.9% 的人是其他族裔,其中包括将自己的种族填写为“新西兰人”的人。人们可以认同自己拥有多个种族。 |
_ |
教育
Buckland School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小学(1-8年级),在校学生254人。 该校于1894年开办。
Pukekohe Christian School基督教学校是一所私立综合学校(1-13年级),在校学生321人。 该校位于Buckland 东北约1.3公里处。
两所学校均为男女同校。
小镇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制,而且这些学校的历史悠久,都已经超过百年。
新西兰各地的小镇学校基本都有百年的历史,因为当年欧洲人移民来新西兰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教堂和学校。然后才是邮局商店医院警察局等各种机构。由此可见当年的移民对信仰和教育的认识。
新西兰小镇不因为是小镇而显得简陋和落后,相反,小镇的各项设施包括房子,都是相当美,有的甚至堪称豪宅。而小镇上都有市政厅下属的村镇服务中心,小镇和小镇附近的人经常会在服务中心聚会,包括举办各种活动。而小镇集市也通常会在服务中心前面的空地上举办。所以说,小镇的人际关系很单纯,保持适度的距离,同时也有密切的联系,这就是小镇人际关系的总结。 另外城乡无差别应该算是一个发达的国家的象征吧。 新西兰就是如此。每个小镇都干净整洁,一眼过去就是非常舒服的感觉。 我们一起来看看Buckland的房子吧。对了,这里的房子非常便宜,一般三房的大地大房只需要70-80万,而占地3公顷的农场和农场上的房子一起,也就一百三十多万,真是超级便宜的。 |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