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夏日,文化热潮涌动。2025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接待百万游客,暑假期间(7月6日至8月31日),以44.2万人次跻身全省博物馆观众量前八。暑期日均接待近万人次,更于7月27日创下单日2.2万人次的客流新高。
在8月3日公布的2025年新“羊城八景”名单中,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入选其中。作为广州市新中轴线上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凭借特色展览、服务升级与多元艺术体验,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正持续彰显出深厚的文化魅力与广泛的公众影响力。
暑假期间,艺博院精心打造艺术展览,共展出13个展览,其中推出8个新展,从明清金石名家之作、到近代书画精品,再到当代艺术大家的多元创作、乃至新锐青年艺术家的先锋探索,国画、油画、书法、雕塑、装置、数字影像…… 艺术精品荟萃,触达多元观众口味。
漫步展厅,可沉浸式体验“穿越”古今的艺术旅程:“百廿风华 播芳六合”携西泠印社百年金石书画珍品首次南来,方寸之间尽显文人雅韵;“别开生面——许固令的艺术之旅”首次系统梳理广东旅外艺术家许固令横跨65年的艺术生涯,多元展现其融汇中西的当代水墨艺术创作;“齐物自有序——方家八人作品展”则展现出三代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艺术实践;“造化为我——赖少其与现代山水画创作研究展”循赖少其师古与变法之路,解读古今山水的内在蜕变;踏入“超验之域——爻·钟蔚帆”抽象雕塑、诗歌与影像交织的现场中,感受观念的边界。
观众也可在艺博院的展览里感受新锐青年的艺术叙事:“首届湾区当代双年展——时间的新剧场”借粤港澳艺术现场,重构时间、记忆与文化的交织图景;“何以为家——2025许钦松创作奖优秀作品展”聚焦青春视角,寄寓对家园与生态的深远关怀。科技赋能艺术展示方式:“中华诗词盛会·全交互国潮沉浸展”、“星空画意”数字艺术展厅以科技复活诗境与画境,引领观众步入一场可游、可感、可思的数字幻梦。
艺博院为市民送上的“文化大餐”不止展览——今夏,艺博院共推出20余场公共教育活动,以多元形式开启深度艺术体验、焕活文化基因。现场抽取“色彩小卡盲盒”和“展册盲盒”、收集展览主题精美印章、篆刻拓印体验……互动性与趣味性十足,市民看展的同时,亦深度参与了一场可玩可感的文化之旅。
一直以来,艺博院持续深化公教品牌,以系列活动引领观众深入艺术奥妙。暑假期间,艺博院共推出9场学术讲座,为观众带来文化“干货”:“读懂艺术史”系列讲座凭借超700万全网热度演绎实力“出圈”;“画中说乐”、“艺博与共”系列讲座亦场场爆满,好评不断。
这个夏天,艺博院的活动还凸显出“跨界”特色,联结不同艺术门类,让公众在跨媒介的对话中感受展览与日常生活的深刻共鸣。7月26日下午,“有戏”许固令展览联袂粤剧名家跨界演出在展厅及中庭上演,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掌声雷动;8月14日,篆刻、昆曲、粤剧同场相会,上演西泠印社展览“艺博美遇”现场演出,展现传统非遗文化在当代的新活力。
除此之外,艺博院注重发挥社会美育功能,在活动中体现红色教育、青少年美育、社区美育的社会责任,推出“执笔绘初心”党员专场活动、“艺童说画”小小讲解员活动、“艺海联珠”公益书画课、少儿艺术班等多场活动,为市民群众播撒美育种子,延伸艺术辐射力。
在全国热门美术馆的榜单中,艺博院持续保持前十名的热度。把握暑假的人流与宣传良机,艺博院在新媒体平台持续推出精品内容,共推出30支视频、7场直播,内容涵盖展览预热、看展攻略、艺术家专访、展品赏析、活动现场、讲座回放等,收获超70万观看,公众号及小红书平台超百万浏览,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良好传播效应。
市民关注的热度背后,艺博院也正通过实践与尝试,力图打破传统单向输出的宣传模式,将公共教育与品牌宣传深度结合,借力自媒体打造“公教+宣传”破圈式传播。首次推出的“艺博院体验官”探展及体验活动,平均每场吸引活动当天超3万浏览热度,实现良好的公众带动效应;而通过开放式互动打卡活动、新媒体话题引导设置等方式,吸引社交平台近万自发讨论,实现双向互动、参与式沟通的新路径。
公众服务方面,艺博院以人性化举措推动观众体验从“观展”迈向“享展”全面升级。通过延长暑期开放时间、增设寄存处、强化安保与清洁等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保障;配合地铁开通,设置12处指引牌,升级无障碍设施,提供轮椅、母婴室等便民设备,细致满足多元需求。此外,升级智能硬件设备,增设应急呼叫终端、手语翻译系统及充电宝租借等设施,有效提升服务效率与覆盖维度。
暑假期间,讲解员与志愿者团队累计提供共计515场次讲解服务,陪伴超1.2万观众沉浸于艺术世界中。志愿者与工作人员除提供导览、答疑服务外,还可提供披肩、卫生巾等暖心物品,彰显人文关怀。
为应对暑期客流量持续攀升并屡创新高的情况,我院迅速启动分级高峰客流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场馆安全运营保障机制。通过实时动态监测入馆及在馆人流量,对重点热门展厅实施精细化限流与引导,设置单向参观动线,有效避免人员拥挤和通道堵塞,确保观众参观安全有序。
此外,我院持续开展多项应急实战演练,包括定期组织最小应急单元现场拉动演练,不断提升一线人员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与此同时,积极推动跨单位协同演练,与广州市地震局联合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演练模拟真实灾情背景下的人员疏散、险情处置与信息联动,显著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及多部门协同处置效能,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也为广州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作为广州市首批文创试点单位之一,艺博院今夏持续发力,推出多个文创IP及创新产品,将观众体验延伸至文创领域,让艺术融入生活日常。以院藏特色文物为灵感、结合十五运主题的“哇小魁”IP,“观色”传统色主题IP,东方美学艺术市集……通过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断拓展博物馆与美术馆的社会功能,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重构。
以“镇馆之宝”文同《墨竹图》为灵感推出的数字藏品、帆布袋、水杯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一经推出,便吸引游客争相选购,更有不少品类抢手到“断货”。其中,画作中的墨竹元素更出现在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馆服中,由合作品牌“EXCEPTION例外”设计,向世界传递东方美学理念、诠释“虚心有节”的中华文化精神。
盛夏风起,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交出的这份亮眼的“暑假成绩单”,不仅体现了观众的认可,更折射出馆方多维联动创新实践的成效。通过精心策划主题展览、拓展公共教育边界、创新宣传方式、提升服务体验与推动文创融合,艺博院成功打造今夏城市文化热点,进一步彰显出其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未来,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将继续坚持以艺术赋能城市、以美育浸润人心,与广大公众一道,携手书写城市美学与文化共荣的新篇章。
宣传统筹丨罗心敏
撰文丨黄碧茱 罗心敏
排版丨翁梦榕
审核丨吕成林
审定丨冯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