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飞机,去学习如何开飞机,9月6日,19岁的河南信阳小伙曹子建飞往山东济南学习飞行技术专业,追逐他的飞行员梦想。
前一天,曹子建的河南老乡詹竟,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飞行。笑称自己是被学习“耽误”的脱口秀演员,詹竟即将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启自己的大学生活。
十天前,山东济南男孩刘家良,第一次坐上前往新疆克拉玛依的飞机,“起飞和降落的推背感有点像坐过山车,很新奇的体验。”他即将去学习石油勘察专业,未来扎根一线油田。
8月底9月初,去哪儿旅行“人生第一张机票”活动再次起航,帮助大学生完成第一次飞行,见证又一批大一新生飞向自己的下一站。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19-22岁的青年,是首次乘坐飞机群体中增幅最高的群体,同比增幅达到两成,他们的出发地覆盖超200个机场,其中,机票预订增幅前10的出发地分别为:新疆吐鲁番、湖北十堰、广东揭阳、河南安阳、青海玉树、云南丽江、贵州贵阳、浙江湖州、广西梧州、江苏徐州。
第一次坐飞机,去学开飞机
曹子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在我们家乡,飞机都很少见到。”曹子建来自河南信阳的一个山区,他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飞行员。
想当飞行员的梦想可以追溯到初中。曹子建在电视上看大阅兵。飞行员看起来英姿飒爽,驾着飞机,翱翔蓝天,梦想就萌芽了。
但是梦想比较遥远,曹子建没有和人提及,自己默默努力准备。
“做一名飞行员,需要非常好的视力和英语能力。”曹子建在这两方面尤其努力,平时写作业、看手机,会间歇停下来,定期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睛;学习英语也有自己的心得,晚上下完晚自习,回去不停地背单词、背典型句,睡前在脑海里巩固。
最终曹子建得偿所愿,考取了山东交通学院飞行技术专业。今年开学季,去哪儿旅行为曹子建送上了从武汉到济南的机票。“我以为要等到上学、实习的时候,才有机会接触真飞机,没想到现在就第一次坐飞机了。”带着对飞行独特的情感和期待,曹子建的第一次飞行“非常开心,尤其在起飞、高空中转弯的时刻,不仅有失重感,还收获了从万米高空俯瞰的绝美风景。”
曹子建是个目标明确的人,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规划和期待——“毕业前拿到飞行执照,尽早签约航空公司,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带父母坐我开的飞机出去玩一趟。”
回看自己的飞行员梦,曹子建说到,“勇敢去追自己的梦想,Just do it,万一实现了呢。困难肯定会有的,一个个去克服就好了。”
被学习“耽误”的脱口秀演员
詹竟:走出大山、尝试喜剧,一步步接近梦想
“我期待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在比山更高的地方看世界,会有什么不一样。”詹竟来自河南信阳,家乡山比较多,小时候帮忙放羊、种花生、掰玉米,春天到了摘茶叶……詹竟高中就很清楚自己要好好学习,走出去。
詹竟性格非常开朗,从小有一个喜剧梦,笑称自己是被学习“耽误”的脱口秀演员。“小学我就很喜欢看小品、喜剧节目,上中学更自信了,拉着同学一起演小品”,即将要上大学的她,时间安排更加充裕,希望更多尝试脱口秀。
这个暑假,詹竟从信阳来到父母打工的地方:江苏太仓。她在月饼厂做礼盒包装、物流中心打包服饰、加工厂制作人工麦穗……尝试了各种打工,“一天要站10多个小时,还是很累的”,现在已经攒了一千多块钱,算是她上大学的“第一桶金”。
今年开学季,去哪儿旅行“人生第一张机票”为詹竟送上从上海到哈尔滨的机票。此前她经常一个人坐10多小时的长途汽车去看望在外打工的父母,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直呼“特别开心”,因为提前做了攻略,詹竟乘机非常顺利,“也很有成就感,第一次飞行的体验很新奇,从上往下俯瞰,我有一种心灵上的放松和豁达感。”30小时的路途也一下子缩短到了3个小时。
谈及大学生活,詹竟期待的是一种全新、充实的生活,她认为人要时刻保持清醒,有自己的目标。现在她已经立下了将来要考研的目标,等工作后攒够了钱,希望尝试喜剧,这是她更大的梦想。
离家3000多公里去克拉玛依下油田
刘家良:去一线当工人,是骄傲的事
当一家人得知录取结果的时候,“我妈直接哭了,她说不想让我走那么远,我爸也放狠话说不送我,让我自己一个人去学校。”来自山东济南的刘家良说道,他即将要就读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克拉玛依和他的家乡相距3000多公里。
尽管如此,也没有动摇刘家良想要“独自闯一闯,看看外面世界”的决心。他耐心和父母沟通,“其实他们都是支持我的。只是我从未离开家生活,一下去这么远,心里不好接受,”最后,刘家良爸爸还是陪伴儿子一同飞往克拉玛依。
“未来计划读研,也可能去一线油田工作,年轻应该多历练。”受到《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角色影响,刘家良认为“去一线当工人是骄傲的事。”
这次开学,刘家良从山东济南飞往克拉玛依。为了首次乘机,他提前到机场踩点,研究安检、值机和托运流程。第一次坐上前往克拉玛依的飞机,刘家良感觉很新奇,“起飞和下降有点像坐过山车,推背感非常强,甚至有点刺激,飞机引擎的轰鸣声让我的耳朵有点胀,头有点晕,第一次有这样新奇的体验。”
乐队女孩,成为村里第二个211大学生
杨舒斐:只要没到最后一刻,我就还有机会逆袭
来自广西梧州的杨舒斐一直想考北京的学校。村里第一个211大学生,就是她的堂哥,也一直是她学习的榜样。
高中期间,杨舒斐平时成绩一般,高考前的模考表现也不佳,考取北京高校“有些遥远”,当时,她决定不再去想远大的目标,集中精力好好学习。虽然难度很大,但她坚信自己是“乐观且不服输的人,只要还没到最后一刻我还有机会逆袭。”
高考结束后,杨舒斐也不敢看答案,没有估分。查分时网络太卡,杨舒斐索性玩了会儿游戏。突然看到屏幕上自己的分数,快速往下滑动看到总分,完全出乎意料,“激动得哭了”。
现在,她成为了堂哥之后,村里第二个考上211高校的大学生,乡亲们期望她成为村里“第一个博士”。
高考后的杨舒斐“捡起”她的音乐爱好。暑期一边在便利店打工,一边自学吉他。高二时她曾和同学组建“拖拉机乐队”,上大学后她也希望加入吉他社团,参与更多音乐活动。
开学前,杨舒斐从广西梧州飞到北京,这是她的第一次飞行体验,“飞机上的一切我都十分好奇,起飞像坐电梯的失重感,起飞时我看着窗外,从平地、来到了山丘,然后变成了高空的云层,飞机越来越高,视野也不一样,一切都特别神奇。”对于更长远的未来,杨舒斐也有自己的期待,她计划本科毕业后读研、读博,目标是成为一名大学老师。
“高四”自学,圆梦北京
地力木拉提·亚森: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放弃
地力木拉提·亚森来自新疆喀什伽师县,在这个盛产西梅的地方,地力木拉提一家以摘西梅为生。“摘一斤西梅只能挣1元,只有努力学习,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父亲的话,始终鞭策地力木拉提努力学习。
高中时,地力木拉提通过选拔到郑州读书。坐50小时绿皮火车硬座往返郑州高中求学,路途中几乎无法入睡,这样的路程,他走了15次。
去北京上大学是地力木拉提的梦想。但2024年高考,他发挥失常。后来他下定决心复读,但学费又太高。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地力木拉提决定在家自学一年。“即使最困难、最辛苦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放弃”,通过2025年的高考,他最终收获中国地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圆梦北京。
今年开学季,去哪儿旅行为地力木拉提送上了从新疆喀什到北京的机票。这一次,只需要5个小时,地力木拉提就可以到达梦想的目的地。第一次坐飞机的他,俯瞰自己的家乡喀什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飞行很开心,我用手机纪录了起飞的全过程。”
因为喜欢数字,地力木拉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会计学专业。他的目标非常清晰,希望毕业后回新疆的银行工作,建设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