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些地方,热闹得近乎喧嚣;而有些地方,却冷清到几乎被人遗忘。人心多半趋利,脚步也随之蜂拥,仿佛只有人多的所在才算值得驻足。可世间的宝物,往往并不在闹市,而是隐在角落。
说起岛屿,厦门的鼓浪屿,怕是无人不晓。有人没去过,却也能凭照片与传说拼凑出一个浪漫的印象。小巷弯弯,琴声隐隐,文艺与繁华在此混杂,连空气似乎都带着名气的味道。可与此同时,在浙江温州的瓯江之中,却静卧着一座江心屿。它与鼓浪屿并列,却像个不愿抛头露面的学者,不为世俗喧闹所扰,安安静静地守着自己的清寂。
江心屿的形状颇为奇特,长而不阔,宛如一叶孤舟。与福建的鼓浪屿、东山屿,乃至台湾的兰屿,共称“中国四大名屿”。名头不小,可说起来,知道它的人屈指可数。鼓浪屿日夜人声鼎沸,江心屿却常常空寂,连脚步声都稀稀落落。几日前,我渡船前往,只消几分钟,瓯江之水尚未来得及翻涌几回,便已靠岸。船行便捷,可岛上静得出奇,反倒更显荒凉。
岛中央的江心寺,是最亮眼的所在。明黄的殿宇,在绿荫之间格外扎眼,像在低声诉说古老的故事。寺门口的对联更是奇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八个“朝”,八个“长”,读来似谜。断句不同,意味各异,平添几分趣味,也教人心生疑问。正因如此,江心寺的名声才透出一股文气与机巧。
江心屿并不只是江心寺。自古以来,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人,皆曾踏足其间,留下诗篇八百余首。诗人们或吟咏山水,或抒发怀抱,于是这座小岛,便成了“诗之岛,古航标”。其名虽未必响彻四海,却承载了太多文脉。
岛上还有东塔与西塔。风雨百年,塔影依旧。石塔斑驳,裂痕如同历史写下的皱纹,沉默地讲述沧桑。它们不言语,却比喧嚣的解说词更能打动人心。
若登高远眺,温州的繁华尽收眼底。钢筋与霓虹之下,是日益昌盛的工商之都。而江心屿呢?仍旧一副沉静模样,仿佛与时代隔着一层薄雾。繁华与寂寞,热闹与孤清,两相对照,叫人心里滋生出一丝说不清的感慨。
江心屿的门票并不贵,交通也不难。可为何,它与鼓浪屿齐名,却始终不敌后者人潮涌动?是因为声名未广?抑或是配套不全?这或许是一道难解的题。可正因如此,它才少了浮躁,多了安然。对那些愿意真正走近的人来说,江心屿并不吝啬,它以古寺、以诗篇、以塔影,为你展开独属于它的宁静画卷。
所以,若有一日你到温州,不妨试着登上这座岛。或许没有熙熙攘攘的热闹,却有另一种心安。愿你在江心屿的静谧里,收获属于自己的清欢,带着这份从容,再回到生活的浪潮中,心里多几分笃定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