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督办代表建议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闲置荒地蝶变房车基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素有“中国天马之乡”“中国油菜之乡”“中国褐牛之乡”等美誉。这里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禀赋优越,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不断“升温”,到昭苏的游客量逐年倍增。其中,不少游客选择自驾房车到昭苏打卡,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房车基地,游客为了方便,往往将房车停放在县城的公共区域,对当地群众生活造成困扰的同时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基地建设前
2024年年底以来,在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的持续监督和有力推动下,一件《关于解决昭苏县旅游旺季期间停车难,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代表建议高效落地,今年7月,昭苏县在原火电厂西侧闲置荒地上建起房车基地,现代化的设施让游客感受到“家”的温暖,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昭苏一观“天马浴河”奇观、骑乘“昭苏天马”探秘、感受“昭苏天马”赛事,见证万马奔腾的壮观盛景。
倾听群众“心中事”理好“任务单”
“每年旅游旺季,来我们这儿的游客特别多。乌孙广场、天马博物馆周围、新和家园广场等各个公共区域都停着外地游客的自驾房车,晾晒的衣服、随意搭建的简易帐篷、随处乱放的生活物品……公共场所被挤占,县容县貌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昭苏县居民王新国曾经的担忧,道出了当地群众的心声。
2024年12月5日,昭苏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房车基地建设召开专题会议。
群众的揪心事,就是代表的心头事。2024年,昭苏县人大代表朱凤艳在参加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活动中发现,每逢夏季旅游高峰期,每天都有好几百辆房车在县城各个公共区域停放,有的还会一停数日。朱凤艳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对游客停放自驾房车没有具体的安排措施,对当地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且安全隐患大,随着昭苏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管理服务工作亟待提升。在汇总民意的基础上,2024年12月初昭苏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朱凤艳提出《关于解决昭苏县旅游旺季期间停车难,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建议》。建议在昭苏县修建一个能让游客自驾房车“居住”的基地,让房车有“家”可“回”,既能解决车辆乱停放影响县容县貌和安全隐患的问题,还能让游客体验到当地政府提供的暖心服务,以科学统筹规划为当地旅游业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
2025年1月10日,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围绕房车基地选址、功能建设开展调研。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这件承载着群众期盼的代表建议得到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的重视。为切实解决外来游客自驾房车停放的问题,县人大常委会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常态化开展为契机,持续开展建议督办工作,确保建议办理合民意、顺民心。2025年1月初,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房车基地选址开展调研。调研组发现,2023年昭苏县原火电厂西侧住宅片区拆迁后,有一块4.2公顷的闲置荒地一直未被规划利用。平时经常有人在那里随地方便,不文明现象时常发生,牧民养的牲畜也在那里乱窜,周边群众随意乱丢生活垃圾,环境脏乱差,导致附近居民苦不堪言。调研组认为,如果对这一片区进行科学规划,建设游客房车基地,既可以解决车辆乱停放的问题,又能有效破解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一举多得。
围绕功能布局,调研组多次邀请县建设局规划室和县旅游局专业人员开展实地勘察,紧紧围绕基地垃圾中转站建在哪里适宜、超市设置多大面积能满足游客需求、建多少个车位、每个车位建多大规格等功能需求设计方案。一个星期后,昭苏县外来游客自驾房车基地功能布局建设示意图“出炉”。围绕资金来源怎么解决,县人大常委会先后5次召集县财经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和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商议,结合财政资金实际情况,形成建议意见。关于基地如何命名,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征集,经过一个月的集思广议和各部门讨论,最终结合地域特色将基地命名为“昭苏县彩虹停车场基地”。结合调研结果,昭苏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一份《关于在昭苏县原火电厂西侧闲置片区建设“昭苏县彩虹停车场基地”缓解外来游客自驾房车停车难的建议》的调研报告交县政府研究解决。
聚焦群众“期盼事”绘出“幸福图”
2025年3月5日,昭苏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
2025年2月5日,昭苏县人大常委会将调研报告交县政府后,县政府高度重视。3月5日,昭苏县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要求县财政、县援昭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县住建、县环境保护、县消防等部门做好协同办理工作,要求承办单位加快工程质量和进度,高度重视《关于解决昭苏县旅游旺季期间停车难,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的建议》办理工作,将该建议当成全县民生工程抓好落实。
昭苏县彩虹停车场基地建设项目于2025年3月开工,为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建设过程中,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县人大代表不定期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视察活动,对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全程跟踪监督。
2025年6月20日,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彩虹停车场基地对代表建议落实情况开展视察。
6月20日,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组织20名县人大代表对彩虹停车场基地建设情况开展视察活动。代表们深入了解基地功能建设、布局、运行等情况,并与游客交流,征求各方意见建议后,围绕提升基地文化服务和生活垃圾及时清运等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同时,人大代表针对取水用电分离未设置成一体桩、取水用电未生成扫码、区域垃圾场分布设置不科学等情况现场向施工方提出建议,经协商后将问题一一解决在萌芽状态。人大代表倾力督办,全力推动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经过紧张施工,7月初,一座由昭苏县援疆办投资1950万元、占地4.2公顷、设置238个房车位的昭苏县彩虹停车场基地拔地而起,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各地游客面前。基地每个车位都配备了独立的集生活用电用水一体桩、污水排污接口和不锈钢材质的“围墙”。整个基地划分为5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均设置了垃圾中转站、一次性可供10人次单独洗浴的洗澡间、晾晒区等。基地还设置了约3000平方米的超市。现代化的设施、科学的配置、优良的服务,房车基地犹如新建的小型社区。
2025年7月,昭苏县彩虹停车场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7月20日,昭苏县政府召集相关单位和人大代表及群众,为彩虹停车场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举行了揭牌仪式,游客及附近居民脸上的“愁容”变“笑容”,大家奔走相告,纷纷为人大常委会倾力推动及政府部门为民办实事点赞。
办成群众“满意事”画好“同心圆”
今昔对比,民心舒畅。昭苏县人大常委会心系民生福祉,推动政府部门在闲置土地上为游客建起了“新家园”,缓解了自驾房车到昭苏观光打卡时停车难的问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曾经的荒地变得热闹起来,每天前来基地的游客近万人次,房车“入驻”率达到100%。
“昭苏县彩虹停车场基地自7月初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我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接到基地游客的订单,特别开心,现在每天的收入比以前要多出上百元。整个基地区域从里到外都是柏油路,标识也特别清晰,为我们外卖员节约了不少时间成本。”外卖小哥阿曼说,“彩虹停车场基地的建成为各地游客提供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了创收。”
昭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努尔古丽·居马德力说:“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切实将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这篇文章做大做强,满足外来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服务需求,昭苏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努力将‘民意’变‘满意’,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履职效能。”努尔古丽·居马德力表示,今后,昭苏县人大常委会将定期围绕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代表建议真正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从倾听群众“心中事”到理好“任务单”、从干好群众“期盼事”到绘出“幸福图”、从办成群众“满意事”到画好“同心圆”,昭苏县人大常委会及人大代表持续跟踪问效,政府职能部门闻令而动、主动作为,汇聚合力,推动闲置荒地蝶变为功能齐全的房车基地。这道亮丽的风景线架起了一座连接代表初心、群众期盼与政府担当的坚实桥梁,是昭苏县人大常委会用脚步丈量民情的折射,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开花结果的生动写照。
来 源:人民代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