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为您详细阐述派遣员工在埃及工作前后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相关注意要点。内容会着重介绍埃及的入境规定、基本生活要素、当地习俗与职场文化等方面,助力您顺利开启在埃及的工作之旅。
出发前必备物品清单
服装与配饰
埃及属典型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温常达35℃以上,冬季较温和,最低温约10℃。春秋季建议携带轻薄长袖衬衫和薄外套,夏季适合穿轻便短袖和宽松裤装,冬季则需准备外套或毛衣。防晒帽、太阳镜和围巾必不可少,既防晒又适合进入宗教场所。舒适的步行鞋也是旅行必备。
证件材料
护照有效期需至少6个月,且有足够空白页。务必准备好工签或工作许可的纸质及电子版,并备份复印件。签证应提前办理完毕,携带多份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分开放置以防丢失。
国际驾照
埃及驾车需要国际驾照,建议提前办理。国际驾照不仅方便租车,还能应对当地交通检查,确保你的驾驶合法合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你计划在埃及长期居住或工作(如持工签/居留许可),可以携带中国驾照及其阿拉伯语翻译件,在埃及交通局申请本地驾照换发。
电子产品与转换插头
埃及使用220伏特、50赫兹电压,插座主要为C型和F型,建议携带多功能转换插头。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源必备,记得备份重要文件。可以在当地购买SIM卡或租赁便携WiFi设备,保证通讯顺畅。
医疗药品
建议带上常用感冒药、止痛药、肠胃药及晕车药,同时准备防晒霜和蚊虫叮咬药膏。携带处方药时,应准备足够量及英文处方说明。埃及气候干燥,带润肤霜保湿很重要。饮用水需注意卫生,最好带便携净水片或选择瓶装水。
抵达注意事项
证件要求
抵达埃及前务必确保所有重要证件齐全并随身携带,尤其是护照、有效签证或工签文件、雇佣合同复印件和入境卡等。护照需有至少6个月有效期,并保留至少两页空白页供入境和签证使用。建议提前打印和保存电子版复印件,以防证件遗失。此外,在住宿登记、银行开户或办理居留手续时,通常需要提供护照首页复印件、签证页复印件、雇主邀请函或雇佣合同等材料,因此建议在行李中多备几份纸质复印件。
入境手续
抵达埃及后,首先需要在入境检查处排队接受护照和签证检查。若是以工作目的入境,需出示有效的工作签证或在护照中贴有“Work Visa”标识的长期签证页。移民官可能会简单询问入境目的、停留地址和雇主信息,建议提前准备一份雇主邀请函或雇佣合同打印件,以便说明入境意图。入境卡通常在飞机上填写,需准确填写在埃及的住址、联系电话和入境理由。对于尚未获得工签但计划转换签证的人,务必确保所持签证类型允许在埃及境内办理转换手续。在旅游高峰期或宗教节日前后,排队等待时间可能较长,因此建议预留充足时间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海关申报
因安全原因,埃及海关对入境游客携带物品管理比较严格,建议游客入境时慎重携带超出个人所需的物品。严禁携带航拍器、遥控无人机等无线通讯设备入境。严禁携带象牙制品、海参、海马类珍贵海产品出境。出境时个人可携带不超过5000埃镑或10000美元的现金。
支付方式
埃及的官方货币为埃及镑(Egyptian Pound,简称EGP),在当地日常交易中普遍使用纸币和现金支付。多数大型商场、酒店、机场、国际品牌门店均支持Visa、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但小型店铺、市场、出租车或本地餐馆通常只接受现金支付。因此,建议刚入境时可在机场或正规银行兑换一部分埃及镑应急。请注意,虽然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部分旅游景点已有试点,但在大多数场合尚不普及,外籍人士需准备现金+银行卡组合支付方式。同时,部分银行或商户刷卡会收取2%-3%的国际交易手续费,建议使用无外币手续费的信用卡。
风俗与工作文化
职场文化
埃及职场整体较为正式,尤其是在政府机关、大型本地企业及传统行业中,着装应保持保守和端庄。男性通常穿着西装或至少衬衫+长裤,女性则建议穿长裙或长裤搭配长袖上衣,避免过于暴露的服装,尤其是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场所或开会场合中。在多元化的国际企业中,着装可能相对宽松,但依然应遵守基本职业礼仪。在与埃及同事或客户开会时,务必准时到达,表现出尊重和专业,但也要做好会前寒暄延长或会议延迟的心理准备。在上下级关系中,埃及文化偏向“等级明确”,要表现出对年长者或上司的尊重。
社交礼仪
埃及人热情友好,初次见面时通常握手,但男性与女性之间是否握手需尊重对方宗教或个人习惯,如对方为保守穆斯林女性,则避免主动伸手,可以微笑点头代替。称呼方面,应使用“Mr.”、“Mrs.” 或“Dr.”等尊称加上姓氏,除非对方主动表示可以用名。在社交中,埃及人很看重礼貌和面子,表达方式较为含蓄,应避免直接拒绝或提出批评。在正式邀请别人吃饭或见面时,对方即使客套说“不需要”,也常含“你应再坚持一下”的意味,适当的“坚持礼貌”是社交的一部分。此外,在谈话中涉及宗教、政治或女性话题时应格外小心。
饮食文化
埃及饮食深受阿拉伯和地中海文化影响,主食以面饼(如Aish)、米饭、豆类和蔬菜为主,常见菜品有豆泥(Ful)、烤肉(Kofta)、炖菜(Tagine)等。穆斯林占大多数,因此不吃猪肉,且在宗教节日(如斋月)期间日出后禁食。外籍人士在斋月期间应避免在公众场合饮食,以表示尊重。茶和咖啡在社交和商务场合常被用作待客饮品,拒绝饮用可能被视为不礼貌。甜点(如Basbousa、Kunafa)通常甜度较高,可尝试但不必强求。在正式场合用餐时要注意用右手进食,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尤其在传统场合这一点需特别注意。
风俗习俗
埃及是一个宗教氛围浓厚、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多数埃及人信奉伊斯兰教,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宗教教义影响,如每日五次祷告时间、节日安排(如斋月、宰牲节)、女性穿着保守等。外籍人士应尊重当地宗教习俗,如在斋月期间避免在白天吃喝或抽烟。在家庭或传统社区中,男女界限更为明确,女性在公众场合不宜穿着暴露或独自深夜外出。进入清真寺或宗教场所时,应脱鞋并着装整洁,女性需佩戴头巾遮发。此外,埃及人注重家庭关系,休闲时间多与家人度过,不太鼓励加班文化,因此在工作安排中应合理尊重其私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