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个老朋友给我发微信:
“八月的新加坡,会不会很热啊?是不是没什么特别的活动?”
我笑了笑,回了一句:
“你想听官方攻略,还是我的亲身体验?”
她说想听后者,于是我把最近的旅程跟她讲了一遍。
朋友:你去的时候人多吗?
我:不多,甚至有点意外的安静。滨海湾的长廊上,偶尔才有慢跑的人经过,鱼尾狮公园不需要等位置拍照。可能因为不在假期,这个城市慢下来了。
朋友:那你都去了哪些地方?
我:第一天上午,我在国家美术馆待了快四个小时。那天外面阳光刺眼,美术馆里却凉爽安静。看完展览,我到五楼的屋顶花园喝咖啡,俯瞰市政厅广场。下午去小印度,香料的味道从街口就能闻到,走进去仿佛换了一个世界。
朋友:小印度有什么好吃的?
我:我吃了一家小店的香蕉叶咖喱饭,用手抓着吃,旁边桌的本地人还教我怎么拌才更香。那种交流,比打卡景点更让我觉得旅行有意思。
朋友:那第二天呢?
我:第二天早上下了阵雨,我去植物园走了一圈。雨后的空气带着青草味,湖边的天鹅在水面滑过,偶尔有鸟从树间飞过。午餐是在芽笼吃的椰浆饭,炸鸡翅热乎乎的,配上叁巴辣椒酱,真过瘾。
朋友:听起来挺舒服的,但会不会太闲了?
我:一点也不。以前我来新加坡,总是把行程排满,像完成任务一样。
这次是新加坡金溪旅行社(G K Travel Pte Ltd)帮我安排的,他们建议我放慢节奏,选几个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其他时间随心走。结果发现,原来慢下来才能看清城市的细节。
朋友:细节?
我:比如在咖啡店看店员拉茶,茶水在空气中划出一条漂亮的弧线;比如地铁里一位老人突然递给我一颗糖,说是“路上吃”;比如路过的社区花园里,有人正在修剪九重葛。
这些细节,不会在攻略上写,但它们让你记住这座城市。
朋友:那八月去,要带什么?
我:一双舒服的鞋,因为步行是发现细节的最好方式;一把折叠伞,因为可能会有阵雨;还有一颗不赶时间的心。
朋友:最后一个问题,八月的新加坡值不值得去?
我:如果你喜欢安静、喜欢在旅行中呼吸当地的节奏,那八月的狮城一定适合你。你可能不会收获一堆网红打卡照,但你会带回很多故事和心情。
她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
“那我订机票了,你帮我联系一下你那个旅行社吧。”
我笑了。毕竟,有些风景,真的只适合用脚慢慢走,用心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