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资深的自驾游驴友告诉我:“川藏线上经常能见到废弃在路边的汽车,但是千万别打这些车的主意,你以为能捡着大便宜,实际上里头猫腻很多,轻则损失金钱,重则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甚至面临刑事责任,时候有你后悔的!”
如果你自驾游走过318国道线,进入川藏线的时候,你会经常看到各种废弃在路边的车辆,有的甚至是几百万的豪车,有些看上去还非常的新。这个时候有人就会动歪念头了,这些车子就这样废弃在路边多浪费,想办法给它拉走,肯定能大赚一笔,就算是卖废铁也能值不少钱啊。
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动过这种念想。2年前,我开车载着一家老小去西藏旅游,走得正是318国道的川藏线,路上认识了一位老驴友,他的年纪和我父亲一般大,也是自驾游的常客。
老驴友告诉我,他在川藏线往返了不知道多少次,年轻的时候就有步行往返的经历,人到中年的时候,选择骑行入藏,如今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只能选择自驾游出行。
我对这位老驴友是相当的佩服,也感叹他的学识渊博。一路上,我们就跟着他的车子入藏,他停我停,他走我走。跟他闲聊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自驾游的知识,还有沿途美景、美食和人文,真的是受益匪浅。
入藏的一路上,能不断看到被遗弃在路边的车子,有的只剩下车壳,有的被撞得残破不堪,还有一些被泥水覆盖,但是好像都是正常能开的。还有一些比较扎眼的上百万的豪华越野车,对于我这种普通家庭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竟然就这样被遗弃在路边,真的是暴殄天物啊!
当时我就产生了一种荒诞的想法:“如果我能把这些车子拉走,岂不是能发一笔横财,就算是卖废铁也能大赚一笔啊,好一点的花点钱修一修,当作二手车卖掉,那我不就发财了吗?”
当我把这些歪念头和老驴友一分享,老驴友立刻瞪了我一眼,接着气鼓鼓地提醒我说:“你千万不要打这些车子的歪念头,小心贪便宜吃大亏,且不说你能不能拉走,就算拉走了,事后麻烦找上门,你后悔都来不及!”
我听得一头雾水,赶忙递上一支烟,追问道,老驴友这才把事情的真相缓缓道来,原来这里面猫腻如此之深……
老驴友告诉我:“大约在2000年以前,川藏线的废弃车是比较多的。为什么多呢?这就要从为什么人们会把车废弃到川藏线上说起了。”
这个占了绝大部分,而且多集中在山路、险路、人烟稀少地带。车撞了、开不动了,需要换大件,附近又没有,要从很远的林芝或者四川雅安叫救援,费用高昂且费时费力(当时的价格大约是50块钱1公里,单程还有要100块钱1公里的),不要惊讶,就是这么黑!
如果你想等拖车来,首先时间不确定。因为这不像国道,车说来就来,你若是在这里等,可能会遇到野兽或者饥寒交集。就算真的拖到了修理厂,修车的费用已经不能和你所在城市相比了,当地修理厂开口要多少就是多少。
不得已,多数人权衡利弊之后,于是便提起行李,搭驴友的便车离开(遇到这样的,自驾的朋友还是要搭的,这和穷游川藏的人不一样),本来计划有时间回来再修理,但是西藏就是这样,来一次,想再来有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便耽误了,就来不了了。
那时川藏线经常出事,有些车子在路上开得飞快,有撞车的、甩出去的、烧毁的,在路边有摆在那示众的,是交警叔叔给大家的警示作用的。光是事故车,那一路过来大概也有十来辆了,真是惨不忍睹。
有些车,小面包车居多,本来已经到了差不多报废或者已经过了报废年限,或者干脆就是买的5000以内的二手车,本来就计划开一趟就不要的,便扔到川藏线上。回去等一段时间就报失(特别期望有人把他的车偷走),或者干脆也不报废,等再买车,或者报到门上来时,才说是丢了。
川藏线上以前经常能看到扔掉的自行车、摩托车,现在又多了一些板车(上面盖个棚子,平时可以睡觉,雨天遮雨,装着随身用的锅碗瓢盆、书籍、诗和远方),这样的车有的是断轴了,有的是轮毂坏了,拖不动了,就扔在了川藏线上,徒步的驴友可能会在下一站再打造一个,或者干脆就把拖车走川藏,改为徒步走川藏,只是直播起来就困难一些,影响了收入。
一是因为318国道线上越来越繁华。从理塘到林芝,提供自驾游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完善,这其中就包括修车与救援服务(现在的价格也便宜多了,大约是单程15元每公里),以前是又少又贵。
尤其是2016年之后,曾经阻断川藏线的通麦天险全面通车以后(之前的通麦天险有20多公里的山崖边上的路,经常有落石,路窄难行会车危险,后来打通了隧道,架了桥梁,从此川藏线就好走多了),这条线日渐繁荣,除了旺季,平时也是车来车往,在这条线上不仅有汽车维修、保养,还有汽车美容!
另外呢,自驾游的车友们也越来越有经验了,都是从前人的教训上吸取的经验。除了一些极少数恶意的,还开着破二手车,往川藏线上面扔。
老驴友告诉我,这里面的猫腻是甚多的,像你这样动歪念头的,一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因为有些废弃车辆是有人特意为之的,目的就是让你们这些贪小便宜的人上当,好在事后敲诈一笔。为什么没有人敢将这些车子拖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老驴友告诉我,有些车子明明没有坏,或者只是有些小问题,就被人遗弃在路边,往往是故意而为之,目的是为了引人上钩。
比如有一些车子,只是轮胎爆了,或者是没油了,就被人丢在了路边,这时候大概率是一个陷阱,就算是一辆车子真的被撞坏了,开不走,被遗弃了,也有可能是一个陷阱。
老驴友说天天都有捡车的人,可他们都惹上了麻烦。首先,车子都是有GPS定位系统的,只要车子移动,车主就能察觉,他们并不会立马找上门,反而会给你一些时间。
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会通过GPS信号确定你的位置,然后看看车子有没有修好,一旦确定,就会找上门要车,不然就报警,这时候捡车的人就会很被动,要么公了,要么私了。
公了就是捡车的人把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属于违法行为,不仅要把车子归还,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弄不好要坐牢;私了就是私下解决,不仅要归还车子,而且还要赔钱。
无论是哪一种结局,捡车的人都得不到一点好处,时间成本、拖车费、修车费全都浪费了。相当于做了一件好事,帮人家免费拖车、修车,最后还送到了主人手中。
听完老驴友讲的套路之后,我恍然大悟,扭头又看了一眼路边的车子,歪念头瞬间烟消云散,非但不想拖走,还想离它们远点。
老驴友继续说,就算车子真的被人丢弃的,就算车主没有找上门,那么也是个赔钱的买卖!
车子坏在繁华的城市里,拖一次车都要花不少钱,如果是偏远的地方,那么花费更大。川藏线虽然不至于荒无人烟,但是也算得上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偏远地区了,想找一个拖车都费劲,唯一的办法就是高价请拖车。
这里就需要算一笔账了,车子的残值价值,与高额的拖车费比起来如何呢?
假如车子就值2万块钱,还抵不上拖车费,那肯定没人拖走,赔钱的买卖没人会做。
假如车子的价值跟拖车费差不多,那也没人要,一来自己要承担风险,万一捡了一辆黑车。二来太麻烦了,既然价值一样,直接买一个新的就行了,干嘛要费劲拖一辆不知来历的黑车呢?
假如车子的价值远高于拖车费,这时候才会有人起歹念,可原车主也不是傻子,如果车子的价值真的远高于拖车费,人家还会把车子丢掉吗?明显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被丢弃的车子都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没有人会拖走。
我给老驴友点上一根烟,他继续说道:“川藏线上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步行入藏,路上可能会捡车子,步行拖着车子走,去距离最近的修车铺。”
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使不完的力气,真愿意拖着车子走,这样就能省下了巨额的拖车费,看似好像能占到便宜,其实,后面还有高额的修车费等着他们。
老驴友说:“川藏线不是闹着玩的,不是什么车都能跑,普通的私家车根本吃不消,很容易损坏,而且一坏就是大毛病,不是发动机坏了,就是底盘坏了,想要修好就需要花大价钱。”
又到了算账的时候,车子的价值跟修车费比起来又如何?
车子大修本身就需要很多钱,更何况是在偏远的川藏线上,人家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贵也是正常的,大修一次就需要数万元,这时候,真没有修的必要了,只能丢弃。
总而言之,好好的车被丢弃是陷阱,废弃的车没有价值,这就是没有人在川藏线上拖车的原因。
老驴友告诉我,他之前特意路过废弃的车子时,停下来,过去探究过。
首先从外表看,轮胎是肯定没有了,然后再看里面,里面的东西也都没有了,车窗被砸了,座椅是没有了,方向盘也没有了,音响也拆走了,前盖打开着,里面的发动机,还有其它什么的都没有了,只剩下个车壳子。这样就算车子安装了GPS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同时作案的人也不用担心车主找上门,面临法律责任。
上次有见到几个驴友在废弃汽车的车盖前面摆拍,那是一辆丰田霸道,是的,川藏线上这个车子最多,也开得最为霸道,所以出事的也多。
所以大家现在走川藏线的话,你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废弃汽车就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如果你想自驾川藏线,恰巧看到路边有这样的废弃车辆,如果事故车主请求搭便车,便搭他们到目的地。另外,假如遇到无主的废弃车辆,也不要起贪心,想看看里面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你就算是拿一个车上的装饰物,那也是偷,最多拍个照,继续你的旅途最好。
出发川藏线时,车子一定要进行全面保养,带好备胎、机油、带上防滑链、千千顶。最好自己会换轮胎、换机油,经常注意油表。遇到有冰雪路面要注意(有些冰雪下面有泥坑会陷车),弯道一定不要强行超车,不要强行赶路,不要有路怒症和其它司机斗气,还要注意落石。
即使你不想把车子开回来,也要凑合开到一个大一点的地方,现在拉萨托运车辆到成都的话也就是3000元左右。千万不要扔到西藏,以免给当地造成麻烦和污染!大家出来旅游的,走川藏线的,出发点是想快乐地到西藏,欣赏沿途美景,品尝当地美食,并不是想让自己的车子也成为路边那些废弃的车子,或者是交警叔叔挂在那警示的事故车中的一员吧?
写在最后
老驴友告诉我,看待事情不要只看表面,背后肯定隐藏了不为人知的秘密。幸好我当初遇到了这位老驴友,让我知道其中的猫腻,打消了我的歪念头,否则自己可能就会陷入这种困境。
最后再提醒一句,旅游就好好旅游,千万不要碰路途上的事物,废弃车辆也好,动物也好,一旦沾上了,麻烦的事情会不少,会影响你的旅途心情,甚至触犯法律。所以,让我们做好自己,尽情享受沿途的美景、美食、故事和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