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战争的最后战役终于在龙州展开。龙州,位于中国广西与越南的交界处,是一座著名的重镇,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座城市坐落在左江上游,自东邻崇左县,南接宁明、凭祥,西边则与越南接壤。龙州的地形南北较高,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穿行而过,形成了开阔的河谷平原。该地区的地貌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特色明显,包括峰丛洼地、峰丛谷地以及强烈的峰林地貌,适合进行防守作战。
在这场战争中,桂军所有败退的部队最终都聚集到龙州,打算凭借地形的优势与粤军展开激烈的对抗。陆军指挥官谭浩明被任命为总司令,马济则担任副总,唐纪慧则负责前方指挥,三人共同领导桂军与粤军的力量进行抗衡。与此同时,陈烔明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减轻两地的损失,自进入桂林以来便采取了一系列招抚政策,成功说服了多位桂军重要将领投降,然而龙州的桂军却对缴械毫不妥协,誓言要抵抗到底,陈烔明不得不放弃和平愿望,转为剿灭对手。
1921年8月29日,南宁行营召开重要军事会议,商讨对龙州的进攻策略。经过一番讨论,决议分兵行动,一路由上思发起进攻,另一路则从扶南出发,预定将龙州逐步包围。镇南关(现友谊关)成为了粤军转运兵员的重要通道。
桂军在龙州的防线由谭浩明的主力负责正面抵抗,左路军则由马济指挥,右路军则由陆裕光与韩彩凤协同抗击。与此同时,前锋申葆藩在宁明高山上布置了大炮,重要的通道和隘口上则架设了机关枪,以增强防守。粤军率先攻打宁明山,迅速占领了各个要塞。粤军在亭亮、海渊等地长途进军,与桂军的战神申葆藩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在弥漫的硝烟和冲击中苦战到物资匮乏,最终桂军被迫退入龙州城中。
经过长达二十余天的鏖战,陈烔明的部队最终成功攻陷龙州,缴获了数十门大炮和机关枪,步枪及子弹更是数不胜数。桂军在战斗中除了向粤军投降,其他士兵纷纷在镇南关一带落草为寇。粤军投入两万兵力,经过20余天的奋战,成功地将桂军彻底击溃,粤桂战争宣告结束。
粤桂战争的意义非凡。粤军不仅实现了两广的统一,还稳固了广东革命政权,为孙中山的北伐创造了条件。这场战争同样为国民党的改组奠定了基础,为建立国共两党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促进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成为了现代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