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有迹可循,产业升级亦有“信号”可捕。2025年上半年,通信运营商的大数据为广东经济勾勒出一幅鲜活图景,上半年广东省月均常住人口1.15亿,月均流动人口突破5063.8万,构筑起“年轻广东”的坚实基底。6月单月,广、深、莞三城常住人口均超千万,流动人口同比显著增长,深圳更以近千万流动人口领跑。
与此同时,智造转型浪潮汹涌:产业转移园月均常驻人员同比增长3.5%,格力、东古等企业借力5G-A与工业互联网实现效率跃升,一场深刻的产业筋骨重塑正在发生。
广东人口“双增”背后,活力密码与经济引擎双驱动
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董玉整看来,全国人口总量收缩的大背景下,广东常住人口稳中有增堪称独特风景。“这得益于广东相对较高的生育率,对外来人口持续的强劲吸引力,人口向广东聚集的趋势依然清晰有力。”董玉整认为这是广东保持活力的核心密码。
运营商数据为这一判断提供了坚实注脚。2025年1-6月,广东月均常驻人员达1.15亿,月均流动人员高达5063.8万,庞大的人口规模构筑起经济运转的澎湃引擎。
单看6月表现,广州、深圳、东莞三大地市常住人口均超千万,分别为广州1893.9万、深圳1774.0万、东莞1393.6万。形成强大区域增长极。更值得关注的是流动活力。6月广东流动人员4273.2万,同比上升0.4%,较去年末增幅更达7.2%,深圳以969.5万流动人口高居榜首,广州759.1万、东莞405.8万。
当前,广东以不足全国2%的土地承载9%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10的经济体量(2024年GDP 14.16万亿元)。董玉整对此深有感触:“广东的人气是发展的最大底气,是活力的重要表现,更是信心的关键来源。”这份人气不仅来自国内,更辐射全球。2025年1-6月,广东月均入境规模498.6万人次,同比飙升29.4%;月均出境规模521.7万人次,同比增幅32.5%。6月入境575.4万人次中,港澳来源占比过半(52.8%),出境639.6万人次里赴港澳比例近六成(59.3%)。
其中,来自日本的铃木女士正是这出入境大潮中的一员。受益于中国单方面免签新政,她与朋友轻松踏上了广州之旅。“太方便了,免签就能来感受岭南温暖的暑假。”她笑着计划行程,“先去北京路叹茶点,再去打卡小蛮腰!”免签红利的持续释放,为广东吸引全球客流注入强劲动力。
5G+工业互联网:广东产业转型的“金钥匙”与新路径
当人口活力为经济筑基,一场由5G与工业互联网驱动的智造跃迁,正在重塑广东产业的筋骨。据悉,产业转移园区成为观察转型的重要窗口。2025年1-6月,广东全省产业转移园月均常驻人员127.3万,同比增长3.5%;6月当月达135.6万,增幅高达12.7%。人员籍贯结构悄然变化:外省籍占比微升至24.2%,广西、湖南、江西为前三大来源地;本省籍则以梅州、汕头、茂名为主力。广州(清远)、肇庆大旺、广州海珠(丰顺)三大工业园以超5万人的规模领跑。
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生产核心。在珠海,中国联通赋能的格力5G-A“黑灯工厂”贯通质检、物流全流程,实现无人化柔性制造,生产效率翻倍,年产分体空调超1200万套。其搭建的5G公共技术平台更联动产业链300家企业共同转型。
在鹤山,百年老厂东古调味借助广东移动的5G专网和智能叉车系统焕发新生。生产部科长刘建强指着焕然一新的仓储区介绍:“过去装卸台只有10个,现在直接翻倍!”智能叉车通过车载平板与RFID设备实现货物秒级定位、电子核单。
在东莞石排镇,潮玩企业曾饱受网络延迟之苦。“3D文件传半天,跨区协作靠‘人肉’。”一位企业负责人无奈道。而FTTR全光网络覆盖后,光纤直入车间实现文件秒传、数据实时同步,新品开发周期锐减30%,合格率提升20%。“现在广深设计师改完模型,工厂即刻开模,如同在同一个办公室!”技术总监感慨。
广东移动政企客户中心总经理谭丽丽揭示了这场变革的本质:“这不是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系统性数字化重构。”据她介绍,截至2024年底,广东移动已建成24万座5G基站,光端口超5700万,近三年派驻超5000人次专家,为近千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改造。
对此,天使投资人郭涛认为:“传统制造业正从‘机器换人’迈向‘数据赋能’新阶段。东古等案例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路径。”在茂名石化,全国首个5G防爆专网让无人机巡检效率飙升15倍,成本骤降92%;AI驱动的“电子工艺操作票系统”大幅降低安全风险。中山生鱼产业园、佛山顺威、东莞南方中集等不同领域企业,均在“连接+算力+能力”的协同体系中加速蜕变。
文、图 | 记者 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