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人觉得全国的古城都一个样,无非是青砖灰瓦配红灯笼,再摆些义乌小商品,那可就大错特错啦。
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安徽徽州、四川阆中、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那都是历经千年的“老戏骨”,在历史长河里一路披荆斩棘,活出了各自的精彩。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四大古城各自有什么独特之处。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坐落在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打秦朝就建城了,浑身透着“文化课代表”的范儿。
古人建城特讲究布局,徽州古城分内城外郭,东西南北四个门一个不少,瓮城、城门、古街、古巷样样齐全,简直就是古代城池的标准模范间。
但真正让它“封神”的,是超强的文化输出能力: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菜……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文化IP,实力杠杠的。
站在许国石坊下抬头瞧,这全国独一份的“八脚牌坊”可不是浪得虚名。
八根柱子撑起的立体结构,其实是把“忠”字给建在了地上,斗拱间24组镂空雕饰,对应着二十四孝故事,堪称一本立体的儒家教科书。
往渔梁坝走去,新安江上游这座最古老的拦河坝,沉默中自有千钧之力。
当年徽商们就是从这儿登船,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留下了“无徽不成镇”的传奇。
如今坝上还能看到本地大爷在钓鱼,钓竿一甩,仿佛就能钓起半部明清商业史。
阆中古城
四川阆中古城,都2300多岁了,天生就像个“风水锦鲤”,运气好得没话说。
四周青山像抱孩子似的围着它,嘉陵江绕着城流淌,“石黛碧玉相因依”,活脱脱一幅水墨画摆在那儿。
古人建城讲究“天人合一”,阆中就是这方面的教科书级例子。
棋盘式的布局,建筑群融合了南北风格,连杜甫都写诗夸它“阆州城南天下稀”。
这儿最厉害的名头是“春节文化之乡”。
一到过年,全城就变成了大型民俗秀场:画门神、亮花鞋、舞草龙、春倌说春……
特别是“亮花鞋”,姑娘们把绣花鞋摆出来比谁的手工巧,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时尚发布会。
除了上面这些,三国迷到这儿肯定激动得不行。
汉桓侯祠里供奉着张飞像,毕竟张飞曾在这儿驻守了七年。
当地的美食也很有特色:“凉面热着卖,馒头盖章卖,醋当饮料卖,牛肉熏黑卖”。
尤其是那块黑乎乎的张飞牛肉,撕开里面却是暗红的纹理,就着能当饮料喝的保宁醋吃,那酸爽劲儿,仿佛能听见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声怒吼。
平遥古城:金融巨鳄的退休生活
平遥古城,是山西“老钱风”的代表。
都2800多岁了,却凭着“金融业祖师爷”的身份稳稳占据C位。
走在南大街上,要知道清代的时候,这儿掌控着全国50%以上的金融机构,号称中国“华尔街”。
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日升昌”就藏在这儿。
当年晋商在这儿搞出了票号,终结了镖局押现银那种玩命的操作,商人拿张汇票就能在全国通兑,堪称古代版支付宝。
如今柜台上的算盘还留着墨迹,好像掌柜刚去后院吃刀削面了似的。
平遥的城防设计堪称古代版堡垒之夜。城墙总周长6163米,高12米,从上空看像只巨大的乌龟趴在那儿,所以得名“龟城”,寓意着坚如磐石。
城里藏着不少门道: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布局就像个巨型八卦阵。
迷路了也别着急,跟着醋香走就行,平遥人特别爱吃醋,家家户户门口都晒着醋缸,空气里都飘着酸味。
再切上半斤平遥牛肉,这可是连慈禧都点赞的贡品,就着汾酒下肚,金融巨鳄的退休生活也就这样了吧。
丽江古城:叛逆偶像的成名之路
丽江古城在四大古城里绝对是个“叛逆分子”。
别的古城都高筑城墙,它偏不设防,传说因为世袭统治者姓木,筑了城墙就成了“困”字,不吉利。
结果这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反倒凭着八百年的自由生长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水是它的灵魂。
从黑龙潭发源的水系像蜘蛛网一样流过全城,穿墙过户,“逆水进城,顺水出城”是辨别方向的好办法。
清晨在四方街吃碗鸡豆凉粉,看纳西族老奶奶穿着“披星戴月”,真的!她们的传统服饰就叫这个名,任游客人来人往,自个儿气定神闲。
真正懂行的人都会去木府。
“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这座土司府邸藏着半部纳西族的历史。
《木府风云》剧组当年就在这儿取景,拍出了比《权力的游戏》还真实的家族权谋故事,明代木氏土司统治了470年,宫殿比紫禁城还多了几分野性。
入夜后别老待在客栈里。
酒吧街的灯笼一亮,流浪歌手在柳荫下开唱。点杯“风花雪月”啤酒,听着原创民谣,这会儿的丽江才露出它“文艺疯批”的真面目。
当你在徽州石坊下啃着毛豆腐,在阆中贡院假装成赶考的秀才,在平遥票号里手写汇票,在丽江四方街跳着纳西打跳舞,
这一刻,你就成了历史剧本里的临时演员。
四大古城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能让人在喝着奶茶、买着门票的现代旅行中,撞见一口千年老井,照见自己风尘仆仆却笑意满满的脸。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