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吉卫东
进入七月中旬的峰峰,到今天老天爷还没有入伏,然而“桑拿”天已经来临。人们纷纷“吐槽”天热,稍微一动就汗流浃背,处处都是“蒸笼”啊!此时联想到陆游有诗句云:“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古人描写得多么形象生动,至今还有生命力,古今一样的感觉!
屋里电扇、空调也不能长时间嗡嗡地老吹,燥热与苦热交织啊!吃块西瓜,喝瓶冰镇冷饮,吃饭炒个肉丝苦瓜,喝碗绿豆汤,那只是解决一时的不爽,心里还是感觉燥!一出门,走在街头巷尾,日头那叫一个毒!热浪滚滚,扑面而来。你说去哪纳凉?赶紧找块凉快地儿。
往哪里逃?只有奔向河边,漫步龙洞珠泉,哎呀,放眼望去,那场景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是这里的主旋律,热闹非凡是这里的经典曲目。还能看到岸边有情侣开来了露营房车,在车旁悠闲地品茶观景;一大片绿荫树下,有人在放声歌唱豫剧选段,陶醉其中;有些人围坐在一起打扑克;还有一些在大树间挂起了好多色彩各异的吊床,大人和孩子躺在里面,悠哉游哉,好不惬意。看得出,在此处纳凉的人们轻摇着蒲扇,或坐马扎子闭目养神,听手机里传来滔滔不绝的什么“冬病夏治”讲座;或席地而坐闲聊,有人说你知足吧,现在是老天爷免费供暖,到冬季供暖也到不了这个温度,还收取暖费。天下大事,网上八卦,家长里短,侃侃而谈,其乐融融,各得其所。
跳水台上亮点纷呈,勇士入水身影矫健,水花四溅,晶莹的水珠在隆起的肱二头肌上闪烁。围观者发出阵阵喝彩声,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精彩瞬间。
更多家长和孩子们在戏水、游泳和跳水,真是举家出动,孩子们扛着大小色彩斑斓的泳圈,看样子好多还是二胎,身穿泳衣、泳裤,炎炎烈日也抵挡不住他们的活力四射。这里俨然成为孩子们玩水的天堂和乐园。此情此景,笔者又联想到古人诗句:“不求殿阁千间庇,却喜岩泉一线通。”在滏阳河的主源头,日夜喷涌的清澈泉水,水温常年摄氏18°,捧入手心,一股丝丝清凉。你看,孩子们像“下饺子”一样,泡在凉彻骨的泉水里,戏水、游泳和跳水不愧是夏季最佳的降温、娱乐方式。
还是那句话,最终还靠心静自然凉。喧闹声中,夹杂着林间的蝉鸣蛙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世事纷扰,职场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驻足岸边,亲身感觉河边吹过的一缕风,泉边的一片绿藻和水草,静观锦鲤们的云间逍遥。漫步林间幽径,在冥想之中,笔者耳中好像传来一曲古琴《高山流水》,旋律和曲调高古,让浮躁消散,驱除烦乱的思绪。慢下来,静下来,通过自我调理气息,让自己的心在泉水中轻轻洗去那层尘埃,在心中逐渐构建起一幅清凉的山水画卷......
话说回来,马上就要入伏天了,请各位还是要注意点饮食养生。俗话说得好:“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认真搞好一天三顿饭,身体好,一切就好。
诚然,借鉴古人的智慧,以静心观世界,暑气自消,此言不虚。
编审:朱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