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距2028年甬舟铁路开通尚有3年,舟山已布局海洋文旅产业升级。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70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星辰大海”计划聚焦滨海岸线,打造世界级海岛理想生活风情海岸带,力争2027年全域旅游接待人数达3000万人次,收入达1200亿元。
022022年《舟山市城市海岸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计划实施方案》提出“星辰大海”计划,将295公里海岸线科学划分为十大主题功能区,以“三湾两岸”最美滨海岸线为驱动,加速从传统旅游城市向全域旅游城市跨越,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品牌。
03“天空之城”作为“星辰大海”计划标杆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预计2026年底建成,将突破舟山旅游产品结构,成为长三角滨海度假新标杆与国际海岛休闲新标识。3年来,“星辰大海”已招引产业项目50个,签约金额超100亿元,引进新业态近30个。
04电影《东极岛》等影视作品让舟山文化持续破圈,超100部热门影视剧取景舟山,20余家影视企业落户。“星辰大海”计划将“海岛赛事之城”纳入重点布局,与“海上音乐之城”“海上影视之城”构成“三城建设”核心骨架,常态化的配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05“星辰大海”计划推动舟山文旅从分散管理转向系统集成,实现“1+1>2”的价值跃迁。今年,“星辰大海”将嵊泗纳入规划蓝图,舟山正带着愿景加速奔跑,邀请游客赴一场“星辰大海”之约。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舟山风光旖旎的海岸线。 通讯员 王佩玉 摄距2028年甬舟铁路呼啸而至尚有3年,舟山早已抢先布局海洋文旅产业升级。回溯16年前舟山跨海大桥开通,岛城旅游界人士曾担心便捷交通会导致游客分流,但事实证明,凭借海岛风情与普陀山等景点,舟山不愁没有游客,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70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当下,舟山更深远的叩问在于:如何让游客收获不止于风景的沉浸式体验?由此,“星辰大海”计划应运而生——
聚焦城市滨海岸线,打造一批海洋景观设施、文化标识工程、精品文旅产业项目,打造“观星、揽月、望海”的世界级海岛理想生活风情海岸带。
推动打造文旅产业和舟山城市滨海岸线融合共生的发展新格局,到2027年,力争全域旅游接待人数达3000万人次,全域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1200亿元,力推海洋文旅产业跃升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主题引领
统一规划海岸线
295公里蜿蜒的海岸线,是舟山硬核的文旅资本。
这里山海城岛同框,拥有众多优质海洋旅游资源,遑论普陀梵音、朱家尖金沙、沈家门渔火等文旅“王牌”。海岸线,本就是舟山文旅“王牌”的天然秀场。
然而,对标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片海岸仍有成长的空间。细心的游客会发现,不少海滨地段仍以海堤的标准建设,文旅融合缺乏系统规划,与心中“必打卡”的胜地还有一段距离。
破局之笔早已落下。2022年,《舟山市城市海岸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星辰大海”计划,加速将这条“可观星、揽月、望海”的诗意岸线,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文旅工程。
“‘星辰大海’计划核心,就是把特色文旅缝合进不同地貌的海岸,打造一批海洋景观设施、文化标识工程、精品文旅产业项目,实现串珠成链、串链成带、串带成环。”舟山市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海解释,为精准对接游客的多元需求,海岸线还被科学划分为海舟佛渡、十里海港、如意港湾、古卫新生、零碳乐野等十大主题功能区。
这绝非简单的资源整合。手握一手好牌的舟山,意欲以“三湾两岸”最美滨海岸线为驱动,加速从传统旅游城市向全域旅游城市跨越,并构建起覆盖全城的旅游公共服务品牌。
项目赋能
串联海岛资源
以文旅工程为纽带串联散落海岛,自然对文旅项目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规划需系统前瞻,建设需品质匠心,运营需活力持久。
“星辰大海”计划的标杆项目,“天空之城”正是典范。它将普陀螺塘线西侧的废弃矿山变身为总投资约22亿元、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文旅新地标。这里枕山面海,与普陀山隔海相望,预计2026年底建成,集旅宿、温泉、矿山艺术、餐饮娱乐于一体。
“‘天空之城’让工业遗存涅槃重生,将突破舟山旅游产品结构,成为长三角滨海度假新标杆与国际海岛休闲新标识。”徐海坦言,文旅项目往往投资大、回报周期长,起初大家对这个项目有顾虑,但看到投资人先后5次专程实地考察,最终重仓投入,这份对项目价值的笃定与坚持,让舟山文旅人深受触动。
这恰恰印证了舟山文旅的深厚潜力,也让舟山文旅人坚定了对优质项目“精挑细选”的决心。
3年来,“星辰大海”已招引产业项目50个,签约金额超100亿元,引进新业态近30个。如今,海那边的朱家尖、保利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长乔海洋世界,即便是工作日也游客众多,有效平抑滨海旅游的季节性波动;海这边的定海东海云廊获评“中国天然氧吧”“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成为城市“生态绿肺”。
沿着黄金海岸线一路漫游,游客从山海秘境直抵市井街巷,一键解锁N种舟山“新玩法”。
文化注魂
提升产业能级
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星辰大海”自然被赋予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不久前,取材于舟山东极岛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真实事件的电影《东极岛》,亮相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并计划于8月8日正式上映,将大众目光引向这座充满故事的海岛。而此前,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让东极岛一夜爆红,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更让海岛历史记忆走向国际。
一部部电影如同文化纽带,让舟山的山海风光与人文故事持续破圈。“自2022年以来,超100部热门影视剧取景舟山,20余家影视企业落户,影视产业渐成舟山文旅版图上的增长极。”徐海表示,正是看到文化赋能的强劲动能,“星辰大海”计划顺势将“海岛赛事之城”纳入重点布局,使其与“海上音乐之城”“海上影视之城”共同构成“三城建设”的核心骨架,为传播舟山文化搭建起更立体多元的舞台。
另一方面,一场场常态化的“星辰大海”配套活动让文化触手可及。“海岛生活节”里渔歌与海浪共鸣,“星空下的音乐会”让音符随海风流淌;舟山群岛马拉松、环舟山自行车赛等赛事,让运动爱好者在山海间感受活力与诗意。截至今年6月,这200余场活动已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成为连接游客与舟山文化的鲜活纽带。
“星辰大海”计划从纸面蓝图走向实景落地,看不见的深刻变革也悄然发生。
“我们已习惯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思维,系统思考舟山文旅产业发展。”徐海坦言,过去文旅系统侧重行业管理和规范,产业多依赖门票经济,而“星辰大海”推动团队从分散管理转向系统集成,实现了“1+1>2”的价值跃迁。
锚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航向,舟山正带着“岛屿可赏读、岸线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愿景加速奔跑。今年,“星辰大海”将嵊泗纳入规划蓝图,点亮更广阔的长三角海岸线。
海风轻抚,阳光洒满金沙。这个夏天,何不来舟山,赴一场属于你的“星辰大海”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