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蜿蜒绵长的G331吉林段,从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的现代化口岸到长白山天池的壮美景区,从珲春的三国交界到通化的乡村院落,一群移民管理警察正用忠诚与温情,为这条串联起东北亚风情的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注入平安注脚。
国门芳华:熙来攘往中的温情守护
盛夏晨曦漫过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的落地玻璃,天边鱼肚白渐次晕染开来。巾帼建功先进个人、长春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李阳阳用流利的英语协助一名外籍旅客完成入境登记,转身又投入到跨境游团组的分流引导中。这样的场景,在她16年的边检一线生涯中早已成为日常。
“我们的专业文明,是外籍旅客触碰中国的第一缕温度。” 李阳阳常对身边同事说。
进入6月,龙嘉机场的出入境大厅仿佛被按下快进键。随着免签政策扩容,入境旅客如潮而至:近200个外籍团组接踵而来,日均入境旅客达1300人次,免签入境外籍人员同比增长 35%。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通关 “大考”,李阳阳带领团队精准施策——推行外籍旅客生物信息前置采集,组建韩语、英语的青年服务队,一系列举措让外籍旅客通关时间缩短 20%以上。
数百公里外的珲春公路口岸,全国先进工作者、珲春边检站民警郑明亚正半跪在救护车旁,为突发心脏病的旅客办理出境手续。七月的阳光炙烤着边境线,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郑明亚的额头流下,几乎遮蔽了她的双眼,但丝毫未影响动作的精准。珲春口岸作为全省唯一对俄开放口岸,今年以来,郑明亚和战友已经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超27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3.2万辆(列)次,保障铁路超150万吨货物顺畅通关。
“最初,提升口岸通关速度单凭我的个人经验,现在要将大数据运用到工作中去。”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郑明亚不断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探索总结出“现场查验五步法”“重点人员八步核查法”等20余个查验管控妙招,让境外旅客真切感受着中国速度。
社区暖阳:寻常巷陌中的心手相望
鸭绿江风掠过集安市麻线乡的江岸,村口老柳树的枝丫沙沙作响。7月8日,几名穿红马甲的身影蹲坐在柳树下,为78岁的独居老人刘奶奶测量血压。全国道德模范、麻线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王铁映一边擦汗,一边对刘奶奶说:“血压比上个月升高了,要少盐少油。”这一幕,是“麻线帮帮团”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个在2023年9月成立的“公益联盟”,将农电、民政、司法、企业等20多个领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用细水长流的温情互助,将G331沿线的万家灯火紧密相连。
去年春节前,乡里接到下活龙村的求助:村民想办台“文艺村晚”,可缺资金、少人手。“帮帮团”微信群里一合计,全国劳模钟敬英带着团队送来音响设备,民政部门协调来米面油,民警帮忙搭舞台、排节目。晚会当天,73岁的村民赵大爷激动地说:“这些年轻人把人心焐热了!”
这样的故事,在“麻线帮帮团”的台账里记得满满当当:协调修缮房院3处,为高龄老人跑腿送货192次,化解邻里纠纷43起……更关键的是,曾经“小事没人管”的角落,如今都有了“帮帮团”的“责任田”——每个村屯都有固定的志愿者联系户,每月至少上门2次,把服务送到炕头、送到地头。如今,一幅政通人和的和煦画卷正在鸭绿江畔徐徐展开。
面对花样翻新的电信诈骗,刘峻池梳理出情感、刷单等 6类高发诈骗案件特征,推出 “案例靶向宣讲”。她写剧本、做 PPT,带领所内民警开展 “反诈快板” 巡演,增强了群众识骗拒骗能力。
景区清辉:山水画卷中的平安护航
5月29日至31日,当长白山千年崖城的篝火映衬着夜空时,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长白镇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正穿梭在人群中。“请大家看管好随身物品,带小孩的游客请注意脚下台阶。” 扩音器里的提醒温和有力,民警荧光绿的反光背心在火光中格外醒目。这个夏天,G331吉林段重要途经地的长白县迎来旅游高峰,该所创新的“驻点+巡逻”警务模式,让每个景点都有警务力量值守,3天内就帮3名走失儿童找到家人。
6月20日上午,该所无人机巡逻时发现茂源小区外有名老人摔倒。民警背着老人往医院跑时,雨水顺着警帽檐往下淌,却没人放慢脚步。“多亏你们及时救助,使我母亲转危为安。”家属握着民警的手再三道谢。这是派出所立体防控体系的日常写照——无人机巡查、路面巡逻车、景区监控室联动,已累计为游客提供紧急帮助60余次。
炎炎夏日,长白山南麓热浪灼人,在长白山边境管理支队横山边境检查站执勤卡点,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该站政治教导员黄义正将一杯杯清甜的绿豆汤分发给过往游客。这个夏天,黄义贴心地将执勤卡点升级为传递温情的“清凉驿站”,并配备藿香正气水、跌打药油,先后救助中暑、摔伤游客17 人。
12分钟找回游客遗失的手提包,是黄义和战友创造的“速度纪录”。6月12日,北京游客张先生将包遗落在南坡观景台,黄义立即启动快速联动机制:主峰执勤民警沿游览路线搜寻,山门警力协同景区工作人员对过往游客进行询问,黄义则亲自带队调阅景区监控。多线联动让失主在发车前取回物品。这套快速联动机制,如今已成为长白山南景区的安全标配,今年以来,已累计找回游客遗失财物41件,协助3名走散游客平安归队。
在长白山南景区警务室的留言簿上,一名广东游客写下“警察同志的守护,比天池的景色更令人难忘。”这句话或许道出了所有旅客的心声。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G331吉林段的路牌,吉林移民管理警察的身影仍在边境线上延展,他们的故事在验证台前、社区炕头、景区山间流转,成为沿边旅游大通道上的动人“枫警”。
作者:孙罡 记者 郭小宇
编辑:迟瑞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