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汝瓷遇见插花
鲁山花釉羯鼓表演
遇见好物
锔瓷,又被称为给瓷器精灵“第二次生命”的手艺
纳凉、休闲的民众被“恋瓷集”活动吸引
女高音独唱《汝瓷赋》(平顶山民乐团伴奏)
青年瓷人现场雕刻
□选题 策划 统筹 张鸿飞
□张鸿飞 文/图
“清凉避暑,低碳露营,非遗体验,吉祥疗愈。”7月3日晚,平顶山夏季文旅(郑州)推介会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举行,这四句话16个字通过现场演出及线上直播,更擦亮了平顶山近年重点打造的三张文化名片——陶瓷文化、三苏文化、说唱文化,成为极具平顶山鲜明特色和吸引力的文化IP。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耀霞在致辞时说,平顶山在全省文旅发展大会后,第一个走进郑州开展夏季文旅推介,抢抓文旅消费风口,为郑州市民提供了优质暑期旅游目的地。她还重点推介了汝瓷文化、三苏园、尧山漂流、宝丰说唱艺术等。
汝瓷的高光时刻
现场
这场推介会持续两个多小时。舞台上,旅游活动推介、抽奖与音诗画共融的《千里共婵娟》等节目轮番上演,由平顶山民乐团伴奏的女高音独唱《汝瓷赋》将活动推向高潮;舞台下,同期举办的“恋瓷集”活动成为当晚推介会的高光时刻。
参加“恋瓷集”活动的陶瓷企业和机构一共有45家,其中既有平顶山学院的,也有平顶山市新华区和宝丰县的。报到登记册显示,更有39家的字号带有“汝州”二字,且以年轻企业和青年瓷人居多。
这45家企业和机构从舞台右边的地面一层,沿着看台向上依次布展到二层、三层平台,吸引了不少来来往往消暑纳凉的民众,他们或和摊位上的中青年瓷人交流汝瓷文化和心得,或询价、扫码支付,整个情景透出优哉游哉乐逍遥的诗情画意。
此次“恋瓷集”活动由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主导,也是汝州、宝丰两地及两地之外与汝瓷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在平顶山之外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参加同一活动,和谐共赢、相映生辉的典范之一。
心在汝窑原无分古今汝州名冠天下何必辨汝州宝丰
观点一
“心在汉室原无分先主后士,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副对联如今仍悬挂在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门两旁,系清代咸丰年间南阳知府顾嘉蘅题写。襄阳人顾嘉蘅在南阳做知府期间,南阳人士要他证明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的隐居地,顾嘉蘅颇感为难,就写了这副对联。
至今,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仍有两种说法,一为河南南阳卧龙岗,一为湖北襄阳古隆中。
“不避讳地说,在汝瓷界,也有汝州和宝丰之争。”一位资深瓷人说,宝丰、汝州两地关于汝官窑,甚或是汝瓷原产地等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大可不必。
他认为,汝瓷因产于汝州而得名,但现在的“汝州”,在地理和管辖区上的概念比宋代的“汝州”小得太多。如今的汝州这一名称是面积为1573平方公里的县级市“汝州”独享的,并非宋朝时的汝州概念。当年,宋徽宗赵佶在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醒来之后,便命人烧制这种“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的天青色瓷器,从而使汝窑名满天下。
尚自昌持有同样的观点。他是汝州当地的知名文化学者、汝州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2025年2月,省政协在平顶山召开“三苏文化与平顶山”研讨会,尚自昌在发言中说,在宋代,国家实行的是州县两级管理,全国共有260多个州级单位,州辖县少的有两三个,多的超过10个,当时的“州”与现在的省辖市差不多。
宋代,州分九大类,或称九个级别,四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归德府)为第一类,辅州为第二类,有三个,分别是南汝州、西郑州、北滑州。
隋代,为保障洛阳的安全设立汝州,作为拱卫洛阳的东南屏障。
汝州北靠嵩箕山,南依伏牛山,中有外方山,共有三道东西走向的山脉。东西分别有黄河支流伊河和淮河两大支流汝河、颍河,都是南北向穿境而过。这三条河流的水道是许(昌)洛、宛(南阳)洛路道的主道。
汝州以其独特的地理单元、古道的战略地位、依两京的区位优势,在隋唐宋金时期成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要地。
隋代,汝州辖7县,含阳翟(今禹州)。唐代,仍是7县,将南阳叶县划入,阳翟划出。宋金时期辖6县,有梁县(今汝州)、郏县、襄城、鲁山、宝丰、叶县,州府驻梁县。
尚自昌说,隋唐宋金时期,汝州的管辖范围与今天平顶山市的管辖范围相当,所以说,现在的平顶山就是历史上的汝州,历史上的汝州就是现在的平顶山。
在此,仿顾嘉蘅的对联出对:心在汝窑原无分古今汝州,名高天下何必辨汝州宝丰。
古汝州地域内烧造的陶瓷即为汝瓷
观点二
赵俊璞是当代陶艺家,现任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他在汝州市工作期间,曾撰文《从保护文化生态多样性角度谈汝窑的定义与分类》(见大河报2020年4月9日版面),文中称:“汝窑”一词为后人所定,未见于北宋文献中。
在谈到“汝州陶瓷、汝窑与汝瓷的定义浅析及意义”时,赵俊璞认为,汝州陶瓷是指历史上在当时汝州范围内烧造的所有陶瓷的统称,包括陶器时代和瓷器时代的所有陶瓷品种和类型。汝窑的定义相对复杂,按类型,可分为广义的汝窑、狭义的汝窑。广义的汝窑与汝州陶瓷的概念相同,狭义的汝窑则专指北宋末年进贡皇室的专用汝窑器,即所谓传世汝窑器。汝瓷的定义,广义上讲是指汝州陶瓷概念里的瓷器部分,与汝陶概念相区分,狭义层面与汝窑相同。
赵俊璞在这篇文章中说,汝州瓷器烧造始于唐、盛于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地位显赫。唐宋时期,汝州境内窑厂密布。特别是北宋时期,汝州成为北方烧造青瓷的中心,因当时汝州管辖有鲁山县、龙兴县(今宝丰)、郏县、汝阳县(今伊阳)等地,四方烧造瓷器的古窑遗址众多,仅青釉色系就有天蓝、月白、天青、豆绿、翠绿等丰富多彩的釉色。尤其以“官命烧造、玛瑙入釉”,烧成后青如天、面如玉,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天青色汝瓷最为珍贵,成为一代名瓷,使汝州陶瓷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
愿如今的瓷人不以现时的行政区划来看待汝瓷,出自宝丰与汝州的汝瓷本属同源文化体系。简明扼要地说,“汝瓷”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亮丽名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如果单单以现今的行政区划区分、判断是不是汝瓷,就显得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