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最会玩”的夫妻:卖光北京家产周游世界,8年后回家发现竟赚2亿
创始人
2025-07-05 17:03:47
0

“你是否想过放下一切去周游世界?”

很多人都曾闪过这个念头,却鲜有人付诸行动。

但有一对夫妻将这个疯狂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还被大家称为 “最会玩” 的夫妻。

为了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他们果断卖掉了北京的房产和公司,筹集资金开启旅程。

在旁人眼中,这一举动简直疯狂至极,可他们接下来的经历更是令人咋舌。

他们耗费 1.8 亿购置破冰船,在零下 40 度的南极举办婚礼;

穿越亚马逊雨林时,饱受蛇虫叮咬之苦;

参与巴米扬大佛修复工作时,甚至遭到塔利班的追杀,一路充满艰难险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八年的环球旅行,这对夫妻不仅没有亏损,资产反而净增 2 亿。

这场看似疯狂的冒险背后,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与玄机?

从童年到人生伙伴

1977 年出生的张昕宇,6 岁时遇见了小他两岁的梁红。

那时的梁红扎着两个小辫子,一双小眼睛格外明亮。

两人的故事,便从这初遇开始悄然埋下伏笔。

学生时代的张昕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好学生”。

因成绩不理想留级后,他意外与原本低他一级的梁红成为了同学。

这个意外的转折让张昕宇欣喜不已,从此能与梁红整日相伴玩耍。

他们的玩耍方式充满奇思妙想,甚至有些 “疯狂”。

有一回,张昕宇骑着从垃圾站淘来的破旧摩托,兜里仅揣着几十块钱。

便带着梁红从北京,一路狂飙至北戴河看海。

年少时的贫寒并未削减他们的快乐,这段不计后果的 “冒险”,成为了两人记忆中闪光的片段。

19 岁时,张昕宇踏上了军旅之路。

1998 年抗洪期间,他因表现出色立下战功。

却在退伍返乡途中遭遇严重车祸,腿部重伤几乎面临截肢。

整整一年的休养期里,他的体重飙升至 270 斤,“270” 这个外号也随之而来。

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梁红始终陪伴在侧,对眼前这个身形大变的 “小伙伴” 未有丝毫嫌弃。

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细水长流的陪伴。

这份默默坚守的情谊,成为了张昕宇人生中最珍贵的温暖。

从摆地摊到亿万富豪

1998 年,张昕宇退伍后拒绝了工作分配,一头扎进创业浪潮。

他开过小吃店、卖过冷饮羊肉串。

甚至承包公厕、扫街摆摊卖豆腐,却始终在温饱线边缘打转。

直到那天,他在菜市场撞见一台进口 “即食豆腐机”。

商户门前排着长队,机器铭牌上的外文让他瞳孔发亮。

从小泡在父亲修理铺的他,对着机器琢磨了整整一个月。

趁老板不注意时,他用小尺子量遍每个部件,回家后在台灯下画满草图纸。

当第四万块钱砸进自制模具时,梁红看着满屋子零件直叹气。

却在机器运转出第一块豆腐时,看见丈夫眼里重新燃起的光。

可卖豆腐的生意却遇冷。

正当梁红发愁时,来买豆腐的商户却频频打听机器:“这玩意儿哪儿买的?”

张昕宇一拍大腿,连夜把招牌改成 “豆腐机直销”。

原装 17 万的进口货,他卖 8 万还附赠调试教程,订单像雪片般飞来。

那年除夕,他数着银行卡里的 100 万。

窗外的烟花映得梁红眼角发亮 , 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桶金。

凭借豆腐机赚到的资本,两人一头扎进银饰生意。

从北京潘家园的小柜台,到云南瑞丽的翡翠矿场,他们用五年时间把资产滚到八位数。

搬进朝阳公园旁的别墅时,梁红摸着玄关的水晶吊灯叹气:

“现在连吵架,都在争该去巴黎还是东京度假。”

改变发生在 2008 年汶川地震。

当张昕宇开着新买的路虎冲进灾区时,眼前的废墟让他握方向盘的手发抖。

他和梁红在绵阳帐篷区当了半个月志愿者,亲眼看见小女孩抱着断腿的布娃娃哭哑嗓子。

也看见老教师用开裂的手,扒了三天瓦砾救学生。

返程路上,梁红突然说:“我们赚这么多钱,到底为了什么?”

车载广播里,救援直升机的轰鸣盖过她的哽咽。

窗外的群山掠过,张昕宇突然踩下刹车 。

后视镜里,两人脸上还沾着灾区的尘土,却比任何时候都笑得明亮。

这场天灾像一把重锤,敲碎了他们用财富堆砌的壳。

露出藏在深处、早已蠢蠢欲动的另一种人生。

一场救灾,改变一生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大地的剧烈震颤。

震碎了无数人的生活,也震醒了张昕宇与梁红的人生。

当举国陷入悲痛时,张昕宇火速组建 “北京希望救援队” 奔赴灾区,梁红则留守北京筹措物资。

在都江堰的废墟上,张昕宇的双手沾满泥土,指甲缝里嵌着血丝。

他记不清搬开了多少块预制板,只记得那个穿粉色凉鞋的小女孩,被挖出时凉鞋已被钢筋穿透。

父亲跪在旁边,手中还攥着半块没喂完的糖果。

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他坐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里,看着雨水顺着帐篷缝隙滴在笔记本上。

纸上歪歪扭扭写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返程的飞机上,他望着舷窗外的云层,想起废墟中那位父亲颤抖的背影。

突然转头对梁红说:“我们卖了所有东西吧。”

梁红正在整理救灾物资清单的手顿住,窗外的阳光掠过她眼角的细纹。

两人沉默对视的瞬间,听见了彼此心跳声里的共振。

卖房卖公司的决定遭到全家反对,张昕宇却在车库里摆满了登山装备。

他白天跟着直升机教练学悬停,晚上在书房啃《世界潜水手册》。

手指因反复练习,打绳结磨出老茧。

梁红则把珠宝店账本换成了飞行日志,在三亚的烈日下练习起降。

当她第一次驾机掠过海平面时,咸涩的海风灌进座舱。

突然明白丈夫说的 “活着” ,不是数字堆砌的安稳。

2010 年春天,他们拖着两个塞满装备的集装箱站在天津港。

张昕宇的冲锋衣口袋里装着汶川带回的碎石,梁红的背包侧袋露出半本《全球探险路线图》。

远处的货轮拉响汽笛,惊起一群海鸥 。

这对曾在菜市场研究豆腐机的夫妻,即将驾驶着改装后的帆船,驶向比北戴河更遥远的海域。

出发前那晚,梁红摸着床头的相框笑了。

照片里是 2008 年在灾区,两人戴着防尘口罩,站在临时搭建的 “希望小学” 木牌前。

身后是孩子们,用粉笔在废墟墙上画的太阳。

极限探险,挑战生命边界

2010 年深冬,奥伊米亚康的寒风像刀片割过护目镜。

张昕宇跪在齐膝深的雪地里,冲锋衣拉链结着冰碴,温度计显示 - 40℃。

梁红睫毛上的冰晶,折射着极夜微光。

当那枚刻着两人名字缩写的戒指触到指尖时,眼眶涌出的热泪瞬间凝成冰珠 。

这个被称作 "北半球冷极" 的村落,因这场零下四十度的求婚,成了他们冒险地图上的第一枚坐标。

四年后的南极夏季,"北京号" 帆船停靠在乔治王岛。

梁红的婚纱内衬塞满加热毯,头纱在时速 50 公里的暴风雪中硬成金属片。

当她踩着冰爪走向临时搭建的雪制祭坛时,身后企鹅群摇摇摆摆列成队列,像极了童年绘本里的画面。

"这是我们 15 岁时在北海公园聊起的傻话。"

张昕宇的誓词被风雪撕成碎片,却在交换戒指的瞬间,被南极科考站的摄像机永远定格。

2012 年的瓦努阿图,马鲁姆火山口的硫磺味呛得人睁不开眼。

张昕宇背着 30 公斤的采样设备,顺着耐高温绳索下降时,能看见岩浆泡破裂时溅起的火星。

当他在 1190℃的熔岩湖旁展开国旗时,隔热服内层的汗水已冻成冰粒 。

这个曾在豆腐机前画图纸的退伍军人,此刻正用颤抖的手指采集火山岩样本。

对讲机里传来梁红的提醒:"注意硫化氢浓度!"

这些样本后来被中科院火山研究所,列为重要研究资料。

而他面罩上被高温灼出的焦痕,成了探险日志里最烫的印记。

那艘花 1980 万改造的 "北京号" 帆船,在 2013 年穿越合恩角时遭遇 12 级风暴。

浪高 20 米的夜里,梁红死死攥着舵盘,听着龙骨发出濒临断裂的吱呀声。

张昕宇在甲板上加固桅杆,突然看见一道闪电劈亮夜空,照亮船舷上刚刷的 "北京" 二字 。

这两个汉字在惊涛骇浪中颠簸,像一片固执的树叶,漂向未知的海域。

2015 年的伊拉克摩苏尔,他们跟着反政府武装穿过废墟时,子弹擦着头盔飞过。

梁红的摄像机记录下,一个卖茶男孩空洞的眼神。

张昕宇则在军火库遗址捡到半本《一千零一夜》,书页间夹着干枯的玫瑰。

在哥伦比亚毒枭营地,戴着骷髅头项链的武装分子用枪口抵住张昕宇胸口。

却在看见他手机里女儿的照片时,突然挥挥手放他们离开。

这些镜头后来剪成纪录片《侣行》,让观众在枪林弹雨中,看见文明断裂处的人性微光。

2017 年,国产运 - 12E 飞机的螺旋桨切开塞班岛的云层。

张昕宇戴着降噪耳机,注视着仪表盘上的 "中国制造" 标识。

当飞机降落在西安咸阳机场时,机身上的彩绘 "长城" 被阳光镀上金边 。

这是人类首次用中国国产飞机完成环球飞行,而驾驶舱里的导航图上,密密麻麻标着他们用十年时间踩出的航线。

从冷极到热极,从活火山到战地,从冰川婚礼到毒枭谈判,每个坐标都刻着 "活着就要见天地" 的注脚。

如今在他们北京的工作室,一面墙陈列着火山岩、毒枭营地的子弹壳、南极企鹅的羽毛。

梁红摸着奥伊米亚康带回的冰芯标本说:

"有人问值不值,其实我们只是把银行账户里的数字,换成了眼睛里的星光。"

窗外的车流声隐约传来,与十年前写字楼里的喧嚣并无二致。

但桌上的地球仪却泄露了秘密,那些被红绳标记的航线,早已在他们心里铺成了比金钱更辽阔的财富。

让世界再看它一眼

2001 年,塔利班炸毁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这片世界文化遗产沦为废墟。

此后十余年,德、日等国专家尝试修复,都因战火与技术难题无功而返。

2015 年,张昕宇提出用投影和光影技术重现大佛的构想。

10 万平方米的投射面积,在战区实施谈何容易?

但计划获批后,他和梁红立即行动,四处收集文物资料、反复调试灯光。

当地工人得知他们的目的,自发自掏腰包加固脚手架:“我们盼着大佛能再亮起来。”

投影启动那晚,1000 多名当地人聚集山谷。

光束亮起,大佛轮廓重现岩壁,现场爆发出欢呼。

阿富汗国家自行车队在光影下穿梭,几位老人颤抖着伸手触碰 “佛像”,泪流满面。

张昕宇说:“这是中国人送给巴米扬的礼物!”

然而光明引来塔利班仇视,悬赏令随即发出。

危急时刻,当地民众冒险帮助他们乔装,穿越山路躲过追捕。

离开前,团队将设备留给当地政府。

如今,巴米扬大佛每年亮灯三次,其中一次纪念着这次 “重生”。

张昕宇团队也被世界文物保护大会授予特殊荣誉,这段故事成了文明守护的见证。

从环球探险到科技公益

张昕宇和梁红,卖掉家产 1 亿元开启环球探险。

因自媒体记录意外走红,"侣行" 系列播放量超 30 亿次,商业价值增长至 2 亿元。

如今他们在杭州建 "侣行基地",研发探险装备与技术。

便携式净水器用于非洲缺水地区,轻便装备获专业团队认可,还与大学合作极地科研项目。

基地以全实景模拟灾难现场,如台风体验课程,帮助参与者掌握自救技能。

他们持续践行公益:在非洲建学校、清理海洋垃圾、向战乱地区捐赠物资。

目前启动 "探访全球濒危文明" 项目,计划 5 年记录保护传统文化。

同时,他们筹备太空旅行与海底探险,定制潜艇已在研发中。

从探险者到科技创新者、公益实践者,他们用行动诠释:

探险不仅是探索世界,更是用经历和技术解决人类问题的过程。

结语

张昕宇和梁红这两口子的活法,真挺让人佩服的 。

卖了房子环游世界,从看风景的人变成了改变风景的人。

用冒险的经历搞研发、做公益,把日子过成了既能折腾又有意义的样子。

要是换成你,难道不会想在年轻的时候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等攒了点经验和故事,再找个像建灾难体验基地这样的事儿。

把自己的见识变成能帮到别人的东西吗?这不也是一种挺酷的活法吗?

相关内容

原创 ...
往往是最普通的人,最终成就了历史上的种种伟大事件。耶佩尔市的老一辈...
2025-07-05 12:33:53
原创 ...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二战史》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
2025-07-05 12:33:38
原创 ...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世界的各项能力都得到...
2025-07-05 12:33:34
原创 ...
俗话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当强势的希腊王后弗里德里克与西班牙...
2025-07-05 12:33:28
原创 ...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之一...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话说罗成枪挑十二太保,靠山王杨林败退二十余里,收拾起残兵败将,正欲...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早在西汉时期,一代名将霍去病率军千里奔袭,在漠北之战重创匈奴人,饮...
2025-07-05 12:33:02
原创 ...
1842年大家都知道这个日子,也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我国的国门就这...
2025-07-05 12:32:54
原创 ...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
2025-07-05 12:32:52

热门资讯

立省40%!预订量飙涨30%!... 暑期旅游旺季已到 很多人选择出国旅行 今年暑期有哪些热门目的地? 怎样购买国际机票更划算? 刚刚大学...
青岛财神美食文化盛宴,美食与文... 青岛财神美食文化是一场美食与文化的交融盛宴,汇集了丰富的菜谱和美食,这里展示了青岛独特的饮食文化,让...
法国“勃艮第风土”入选世界文化... 7月4日是法国“勃艮第风土”(Climats de Bourgogne) 被UNESCO列入世界非物...
广西商务厅发布“购在中国—20...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大力提振消费,响应商务部“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安排,更好满足区内外消费者暑期期间...
跨越四千公里的雪域答卷 第一缕阳光刺破喜马拉雅的雪峰,照亮雅鲁藏布江畔的田野,也映照着桑珠孜土地上悄然生长的幸福画卷。 桑珠...
不“卷”了,想躺“营”!一起到... 夏天是最热烈的 也是最鲜活的一个季节 万物此时繁盛至极 本期百千万·周周荐 来台山! 开启一场慢节奏...
张家界必玩景点介绍,张家界路线... 2025年的初夏,我终于实现了向往已久的张家界之旅。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的奇峰异石、云海雾凇一...
乐高乐园开园热,平安志愿者“护... 7月5日,中国首座乐高乐园正式开园迎客。同一天,乐园配套主题商业街——爱琴海·缤纷里也一起对外营业。...
出行同意书公证如何办理?(办理...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孩子要跨出国门,父母没法全程陪着的时候,这心里的牵挂就得变成一份文书。好多朋友...
美丽中国|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 兴安盟阿尔山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著名避暑胜地。近年来,当地依托秀美的生态环境资源,积极拓展夏季避暑特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