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自然景区行业深度报告:二次消费项目带动景区内生增长,多元客流贡献未来业绩
报告共计:28页
《自然景区行业深度报告:二次消费项目带动景区内生增长,多元客流贡献未来业绩》剖析自然景区行业,梳理上市公司业务,剖析发展推动因素,给出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推荐,助投资者和从业者把握行业动态与趋势,为决策提供参考。
1. 自然景区上市公司业务分析
- 经营情况与韧性:自然景区上市公司多在2019 - 2023年展现经营韧性,营收、净利润等指标虽受疫情影响但逐渐修复。如黄山、峨眉山营收复合增速早期较慢,天目湖近年表现较好;部分公司净利润曾下滑,2023年起多公司ROE改善。
- 业务拆分与特点
- 索道业务:毛利率最高(43% - 89%),如黄山旅游索道业务毛利率达88.52%,在山岳景区客流运输中具垄断性,游客依赖度高。
- 景区业务:毛利率较高(35% - 70%),资源稀缺性是关键,门票定价影响大,如天目湖景区业务因兼具自然与休闲属性,毛利率超70%。
- 酒店业务:稀缺性低、竞争激烈,黄山旅游景区内酒店因位置优势毛利率近40%,其他公司酒店业务表现分化。
- 客运业务:毛利率平稳(28% - 60%),渗透率取决于景区游览范围与路况,如西域旅游、长白山客运业务毛利率较高。
- 旅行社业务:进入门槛低、同质化高,毛利率普遍低(5% - 18%),长白山旅行社因高端定位毛利率近48%。
2. 景区长期发展推动因素
- 门票经济转型:A级景区数量增但营收降,门票价格下调促使景区转向“旅游经济”,注重二次消费创新以提升体验,如增加休闲娱乐、旅游商品消费等,推动景区可持续发展。
- 入境游客增长:免签政策使入境人次攀升,国际航班恢复,外国游客多前往代表性景区,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吸引力强,如2024上半年免签入境人次占比高,主要机场国际航线客流上升。
- 银发客流潜力:人口老龄化使银发群体成为重要客源,其出游意愿和消费力强,规模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中旅游休闲占比高,出游频次较高,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增长。
- 研学客流兴起:研学旅行市场规模超千亿且增长迅速,受政策推动,研学群体客流大、重游率高,中小学在校生数量增加为其提供广阔客群,自然景观探索和文化历史研学受青睐。
3.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推荐
- 投资建议:2023年景区板块复苏,2024年分化,部分景区受极端天气等影响业绩波动,估值修复逻辑未完全兑现,部分公司估值约20X,投资安全属性较高。
- 重点公司
- 天目湖:与国资合作获支持,营销创新强,中长期计划明确,预计2024 - 2026年EPS和PE表现良好,维持“增持 - A”评级。
- 黄山旅游:自然资源优,交通改善,国资背景,索道业务成熟且在建新索道,预计2024 - 2026年EPS和PE良好,给予“增持 - A”评级。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