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风景
文/玉吊钟
电话里接到少年玩伴同亮的邀请,说是在村里的水库边上建了一个民宿,取名"清风滟语”,环境幽美,约我去玩。"清风滟语”的名字甚是好听,似乎身临其境站在水库边上,阵阵清风从湖面上迎面徐徐吹来,清澈的水面上泛起涟漪,......令人心旷神怡。2024年五一假期回老家,那天下午,我带了家人驱车前往。
出发时,家人提仪带上工具去山上挖些杜鹃花回来,种在院子里。这主意甚好,故乡的山上长满了杜鹃花,每到开花季节,满山遍野的殷红窦绿,让本就山清水秀的故乡,披上了华丽的霓裳。
水库离村里很近,山路婉延盘旋,我们的车子开得比较慢,约莫二十来分钟的样子便到了。故友相见,分外欢喜,我们一边喝茶叙旧,一边欣赏着窗外“清风滟语”的风景。
从窗户望出,远近的青山连绵起伏,把水库包围其中。阳光照在水面上,银光闪闪……刹时好看,颇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灵虚意境。
民宿的阳台上建了一个泳池,由于没有栏杆,让水库与泳池在空间上融为一体,水天相接,没有了视觉阻拦,蓝天白云如镜子一般映照在清澈的泳池里,会不会让人迫不及待想下水游泳呢。坐了半个来小时,我记挂着挖杜鹃花的事情,便和家人先去山上挖杜鹃,同亮先去准备晚饭。分别时同亮客气地说:"没什么好招待的,晚上有几条本地自养的田鱼。”我说:“田鱼留着我来烧吧,你先把其他菜烧上。”
五月的杜鹃花刚谢,枝头上还挂着闭月羞花的花朵,满山都是,要是早点时间来,估计这漫山遍野的殷红窦绿,与山里的莺莺燕燕一起,装饰了这一湖静水,让这里的风景顿时喧闹起来,动静自如了。那天下午,我一共挖了六颗杜鹃花,最高的一颗有一人来高,收获满满。
挖花回来时,同亮把其他菜烧得差不多了,呼我去烧田鱼。我去厨房看了材料,发现没菜籽油,只有色拉油、猪油。我联系了还没来的初中同学久足,让他带来。
厨房与客厅连在一起,通过窗户,可览整个水库风貌。同亮把窗户做成落地窗,整面墙都成了窗户,如此把外面的景色装入其中。人在里面吃饭,窗外水库的风景一览无遗。
等久足把菜籽油送到的时候,我便一显身手了。烹饪讲究“荤菜易用素油,素菜易用荤油。”我喜欢烧鱼时,用菜籽油和猪油合起来烧,这样烧出来的菜品不但颜色金黄好看,也夹杂着菜油的清淳香味,和猪油特有的味道。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同亮给我准备了两条田鱼,每条约一斤左右,这样大小的鱼肉鲜嫩程度正好。将鱼油煎过后,我留一条在锅里红烧。另外一条捞出来做汤品,虽然厨房没有增加鲜味的菌菇,不过放点香菜,加入山里甘甜的山泉水,不需要放味精,估计这道汤品就已经很鲜美了。山里的水质好,鱼肉鲜美,没有泥醒味,不需要太多调味品。
待我把田鱼汤和红烧田鱼两道菜端上桌时,久足忙着用手机拍下桌上的美食。我们在欢笑声里举杯交措,各自吹牛,忘乎所以地虚度了那个下午的光阴。
同亮好几次重复了先前的客气话“没什么招待大家的”,感觉这些年他变得客气了。我接过话说:“在这美丽的环境里用餐,像是在西湖边吃饭一样,吃什么不重要啊。”
倒不是替他圆场,我是有感而发的。那天我坐的位置正好面对窗户,把一湖水库的风景看个干净,名副其实地秀色可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也。
我给每人盛了一碗自己做的田鱼汤,说实话,论价格,这道菜比不上山珍海味,我稍稍放了白糖、当地自酿的料酒,就已经别具清淳的鲜味。家乡的田鱼很少这样做汤的,一般都是做红烧。
酒过三巡,我突然想起还没品尝自己烧的红烧田鱼,发现盘子里已经被夹得一片狼藉了,我将鱼翻了身,让大家继续吃完。
而我只需继续欣赏这一窗的风景,享受故友相见的欢乐氛围。窗外山里的清风,掀起了湖面层层的涟漪,像似跟我们述说着这些年的乡间巨变,或是离别愁绪,……这滟语会不会在嘲嗤我呢,放着故乡这么美丽的风景不顾,这些年东奔西走,浪迹天涯。
那天,大家都是认识几十年的少年玩伴,在同亮"清风滟语”的民宿里,玩得开心,喝得尽兴。估计那一晚,大家将那清风,那滟语,……那一窗风景,连同我烧的田鱼美味,一起载入梦乡了吧,会不会在梦里说着一些让人脸红的酒话呢。第二天清晨刚醒,我在床上创作了这篇《一窗风景 》:
一窗的风景一一
能不能让你心甘情愿地放慢脚步,凭栏处,
或凝视,或倾听,或遐思、发呆……
放松心情些许呢。
一窗的风景——
能不能让你豁达一些,
专注于窗外的绿肥红瘦,
坦然面对过往,悦纳了青春岁月。
……
至少这一窗风景,装饰了我的生活,我的似水流年。
让我得以抛开时空的追堵,
专心于当下的平静与安详,静默和无想。
那天整理衣束,我欲习惯性地夺门而出,
加入了匆忙的洪流......
是那莺歌燕语,是清风一缕及时提醒了我,
让我放弃了出行的念头,放慢了脚步。
我看到院子里的叶子绿了,黄了,
花儿开了,谢了,……雨下了,停了,
哦,原来这一窗风景,
可以装得下一个季节,一段流年,和许多故事,……岁月静好。
2024年5月21日晚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