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投融资模式创新经验——对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资金分析框架的借鉴与参考
报告共计:98页
《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投融资模式创新经验》对百山祖国家公园的资金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 背景与意义
- 国家公园建设:中国设立国家公园是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重要举措,百山祖国家公园是具有代表性的候选区。
- 资金机制重要性:国家公园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多元化的资金机制有助于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 百山祖国家公园现状
- 资金来源:包括公共渠道的政府资金、社会渠道的捐赠和其他形式资金、市场渠道的特许经营和门票收入、其他渠道的绿色金融等。
- 资金支出:主要集中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监测和社区发展等方面。
- 创新实践
- 地役权改革:通过与村民签订协议,限制林地使用,提高生态补偿,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资金和管理支持。
- 绿色金融产品:如“益林贷”,通过生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盘活了林业资源,支持了国家公园的发展。
- 国际案例借鉴
- 多元融资方式:介绍了哥斯达黎加的永久性项目融资模式和美国蓝森林保护公司的混合融资模式,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多元化融资的思路。
- 创新投融资模式:包括澳大利亚珊瑚礁信用体系、英国氧气保护公司的灵活偿还方式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犀牛债,这些模式为国家公园创新投融资提供了参考。
- 结论与展望
- 关键因素:百山祖国家公园创新投融资应考虑生态保护目标、可持续发展、财政可持续性、社会参与度等因素。
- 发展方向:未来应加强绩效管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创新等,实现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该报告为百山祖国家公园及其他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有助于推动中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