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
两江新区2024知识产权明月湖论坛
在礼嘉智慧公园白云湖会议中心举行。
期间,4位行业“大咖”
围绕“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
作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教授
易继明
“知识产权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具有要素资源和法权双重属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北京大学教授易继明认为,知识产权既是新型生产要素,又是把握未来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
易继明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要注重本土资源开发与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要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通过健全知识产权专门化审判体系,强化司法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领域的促进作用,营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法律环境。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孙海龙
“知识产权作为生产要素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而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角度则是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作分享。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孙海龙认为,司法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重要力量。伟大判决是法官最好的名片,要把“纸面上的法”变为“行动中的法”,努力创造符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企盼、引领规则导向的判决。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
李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李明分享了该中心在以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方面的工作实践。其中提到,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通过两江新区知识产权工作服务站联合开展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明专利集中审查,通过加强双向沟通,审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助力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明表示,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具有催化和杠杆作用的新型生产要素,通过发挥知识产权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绿色转型等作用,可以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提供强大而持续的动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胡军建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军建在主题报告《打造专利转化环境》中提到,要以专利产业化为导向,鼓励支持企业运用专利技术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一批掌握好专利的企业成长壮大,获取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发展。在此背景下,努力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合体,是打造专利转化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
胡军建认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落实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同时,不断完善培育促进产业知识产权联合体发展的支持政策,持续加强对产业知识产权联合体的业务指导。
(摄影 张玮真)
总编:杜术林 | 副总编:张科
主编:付斯颖 操梅 | 编辑:杨力川
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