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中国经济不需要强刺激、也经受不住强刺激
创始人
2024-09-24 09:15:36
0

关于中国经济下一步怎么办?经济学界有很多讨论。近日,李稻葵视频号发布视频,讨论了当前中国的经济问题和解决办法。

基建周期叠加房地产周期导致经济偏冷

中国经济怎么下一步会怎么样,会有什么调整,这是一个重大问题,我跟大家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讨论一下。我首先告诉大家,中国经济目前是两个大周期的因素叠加在一块,相互影响、互相交织所产生的一个经济过冷的一个结果,一叫基建周期。过去十几年将近二十年以来,我们在大规模的搞基建,这些基建是非常好的,非常必要的修桥修路、机场高速,它拉火了经济。但是问题来了,这个基建一完成,各种需求就会下降,所以一下子出现了经济过冷。更重要的是在基建火爆的时候,大家热情很高,大家都很乐观,实体经济投资者也愿意去找银行借钱,但是他借的钱大部分是不超过10年的短期资金,现在搞了十几年将近二十年的基建,很多短期的资金到期了,实体经济下滑,但是到期的短债还期的压力是上升,这两个东西一碰到一块,现在就碰到了资金的困难了,然而银行里面堆了一大堆的现金贷不出去,于是形成了一个冰火两重天的趋势大周期。这个大周期在美国、在英国等等国家都发生过,比如说在美国1837年之前搞了一大轮的基建,修运河,修各种各样的道路,但是到了1837年,美国出现了它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长达5年的经济衰退,就跟咱们这个情况非常像,GDP下降了30%,比咱们厉害多了。

第二个大周期是什么?是地产周期,就是说过去这二十多年以来老百姓买房,城镇化在推进,很多人从农村搬到城里,或者从小城市搬大城市,拉动了房地产建设的高涨,但是现在基本上告一段落,现在的房地产的建筑量,还有销售量下降了40%以上。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房地产周期也好,基建周期也好,都是长周期,都会回来的。

需要发行长期国债置换地方债

对冲周期影响,打通堵点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只有50%的老百姓是真正融入了城市的生活,在城里面买房子安家了,还有50%或者没进城,或者在城里面没有安家。讲清了这个问题之后,咱们就来谈该怎么应对,既然是一个大周期,唯一能把这个问题解决的、对冲的是谁?地方政府做不了,他没这个能力,他没这个号召力,企业更没有号召力,百姓更不用说了,国家要发行长期债,不是银行里的钱很多吗?没人投资吗?国家发债、银行拿钱买国家的长期债,20年30年的长期债之后,替地方政府先把一部分债给还了,地方政府才能恢复他应有的经济的活力。而且国家发行的长期国债,在资本市场上极受欢迎的,这种长期的低风险的很容易流动的资产现在是严重短缺,我们现在存量的国债也就占GDP的25%左右,经济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国家都是在70、80、100%以上,日本是220%以上。所以,现在的解决之道,必须国家站出来,来应对、来对冲这两个长期的周期。这个道理我们学者包括我在内已经讲了很久,总体上讲我还是有信心的,绝对不像很多人那么悲观。

中国经济不需要强刺激、

也经受不住强刺激

那么现在给中国经济一些强刺激是否可取呢?恐怕未必。中国经济不需要强刺激也经受不了强刺激,这就好比一个虚弱的病人身体很虚的时候吃很多补药,反而发挥不了作用,反而容易引起新的问题,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基建方面已经搞得相当完善了,继续搞基建肯定不是出路,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水平当然需要提高,但是这是一个细活,如果突然一下子花大量的钱去搞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话,会形成一个不一定可持续的一个预期,后续的财力就跟不上了,会埋下长期隐患!所以,中国经济现在是不需要也不能进行强刺激的。中国经济当下的问题是流转不通,堵点不通,类似人体的经络不通,就是一边是实体经济现金流极其短缺,另一方面则是银行资金大量囤积。

发行长期国债由这些金融机构来购买长期国债,既安全流动性又强。中央政府拿的长期国债去通过某种方式去置换地方债,这是打通冰火两重天的这个困境的办法,本质上是打通循环。

有朋友们讲,为什么不能由央行发行钞票直接购买地方债呢?我认为这个办法不是不行,救火可以,比什么都不干要好的多!但央行直接买地方债远远不如发行长期国债好,因为作为中央银行,它手里持有的资产必须是流动性很强的,随时可以变现的。这样在未来,它货币政策需要收缩的时候,它可以把这些标准化的金融产品给卖掉。国债恰恰是这么一个金融产品,如果央行印了钞票,买了大量的地方债,如果未来中国出现了比较高的通货膨胀,那么中央银行要通过卖资产收回货币,到那时,这些地方债是很难及时出售的,更不用说地方债放在央行的手里,央行完全没有能力去管理这些地方债。因此,发行长期国债才是当前问题的解决之道。

来源: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

相关内容

重庆代表队在全国第十二届残...
9月22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
2025-09-23 12:53:56
“桦加沙”即将登陆,广东江...
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9月23日19时起,广东江门全市交通运输...
2025-09-23 12:49:14
北京旅游5天4夜多少钱,和...
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
2025-09-23 12:39:40
运城河东美食荟开启!打造舌...
打造舌尖上的欢乐盛宴 运城河东美食荟开启 作为本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
2025-09-23 12:39:14
看重庆秋日的限定浪漫
经过了“立秋”、“处暑”、“白露”,转眼间已经到了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2025-09-23 12:37:22
贺兰山麓,万年史诗与光影传...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银川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人们敞...
2025-09-23 12:36:59
旅游出生公证费用
2025-09-23 12:36:30
原创 ...
今年休赛季,赵继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无疑是他常去打高尔夫球。尤其在遭...
2025-09-23 12:35:24
潮汕国庆旅游跟团全指南,潮...
潮汕五日慢行记:在烟火与海风之间 说来惭愧,我对潮汕的初印象,不过...
2025-09-23 12:33:47

热门资讯

多家银行赎回“二永债” 利率下行背景下,银行赎回高成本旧债并以更低利率发行新债,可有效降低利息支出,缓解净息差压力 本报记者...
你为“痛金”买单了吗? (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邵丹红 “氪金了,氪了真金”“可爱又保值,直接拿下”“万...
【浙商银行FICC·贵金属】美...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浙商银行FICC) 行情回顾 2025/09/15-2025/09/19 ...
潘功胜:“十四五”期间,实现了... 9月22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
【立方早知道】格林美赴港上市/... 第 722 期 2025-09-23 焦点事件 继深交所、瑞士交易所后,格林美再次递表港交所 ...
刚果(金)以配额制替代钴出口禁... 证券时报记者 张一帆 在全球钴库存临近见底的情况下,持续了7个月的钴出口禁令将于10月15日结束,配...
福州自贸片区携手奇富科技启动台... 中国网财经9月23日讯 9月22日上午,“智融两岸・创享未来”——福州自贸片区·奇富科技助力台青创业...
原创 A... 从去年的“924行情”启动以来,A股的牛市行情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去年9月24日至去年10月...
中年男人的「衣中茅台」,卖不动... 「核心提示」 面对业绩下滑,比音勒芬能否摆脱“老钱风”困境,找到新的增长点? 作者 | 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