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亿元个贷“大包”频出,银行加速“清仓”信用卡不良
创始人
2024-09-12 09:13:17
0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从开启至今,已逾三年之久,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在其中的占比逐渐攀升。

9月以来,《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在银登中心挂出大额信用卡不良资产包,其中一家股份制银行单笔转让项目债权金额59.66亿元。

此外,记者根据银登中心简单统计,截至9月10日,年内13家银行挂牌了信用卡透支类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挂牌项目共37单,涉及债权金额共约356.37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面临压力较大,同时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拓宽,整体不良贷款供给增长,市场需求潜力释放,促进交易活跃提升。

信用卡不良资产“大包”出清

近年来,银行信用卡业务正面临交易规模收缩与风险管控升级的双重挑战。

9月4日,一股份制银行在银登中心发布一则信用卡不良债权转让项目公告,其中涉及债权金额较大,债务人数较多。

具体而言,公告中介绍,该不良贷款项目涉及债权金额约66.85亿元,其中本金36.16亿元,息费金额30.69亿元,本次拟转让对应债务人近13万户,债权13.6万笔。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而言,个贷逾期后处置流程通常是电催、调解、诉讼,而上述拟转让资产该行均未发起诉讼,后续清收空间较大。

同时,该资产包中,债务人所属地比较分散,单笔额度较小。其中华南、华东、云贵川地区占比较大,未偿本金余额占比分别为20.03%、18.11%、15.11%,债权本金余额在5万元(含)以下占比较高。

与此同时,8月底,另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也挂牌了一个贷不良资产包,贷款类型为信用卡透支,涉及债权金额约59.66亿元,其中共涉及债务人超30万户,超30万笔债权。其中资产均未诉讼。

该公告还提到,未偿本金小额占比较高,债务人偿还压力可控,催收难度较低;该资产包通过尽调发现一定房产及车辆线索,客户财力线索较佳有助于后续推动诉讼、催清收工作;发卡地及户籍所在地相对集中,有助于催清收工作集中,节约人力。

对于银行来说,信用卡既是高收益来源,又是零售获客的窗口,早已成为各大银行争夺的重点领域。然而近年来,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较大的不良压力,在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中,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占比迅速提升。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年度报告(2023年)》(下称《报告》)中透露出,2023年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在批量个人业务未偿本息总额中占比由2022年的2.05%大幅提升至39.15%。

今年以来,截至9月10日,《华夏时报》记者简单统计,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广州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约13家银行在银登中心挂牌了信用卡透支类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挂牌项目约36单,涉及债权金额共约356.37亿元。

其中,广州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系首次试水挂牌转让信用卡透支类个人不良贷款。

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近年来,国内信用卡市场爆发式的发展,发卡银行为了抢占信用卡市场份额,通过“跑马圈地”的方式,不断降低发卡门槛,对用户以多头授信、高额授信来吸引客户申请信用卡,有些用户通过套现、养卡等虚假交易的违法违规手段达到提升额度的目的,都是从根源上形成了潜在风险。

信用卡资深专家董峥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信用卡回款情况非常差”。前几年,发卡银行不断降低发卡门槛以吸引用户申请信用卡,快速提升了信用卡整体规模,但也造成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积聚,受到经济等因素影响,近两年信用卡出现大量债务逾期。

目前,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已成为银行的工作重点。多家银行高管曾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出,“加大信用卡不良清收化解的力度。”

一名地方性银行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信用卡不良属于信用贷款,无抵押资产、线上放贷,且金额小涉及借款人较多,因此银行催收成本比较高,即使起诉到法院后,借款人名下如果无资产也不能执行。

同时,上述工作人员提到,银行催收受到合规的制约,方法比较有限,因此不少银行愿意将不良直接“打包”转让。但目前大部分地方性银行还在观望,未来参与不良贷款转让的积极性仍有很大空间。

除了供给端,信用卡不良资产的需求也较为旺盛。《报告》显示,2023年每单信用卡不良业务平均合格意向受让方报名数量为5.24家。这也意味着平均每个信用卡不良资产包都有5个以上的机构报名参与拍卖。

从转让结果来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是信用卡透支类不良资产的主要买家。银登中心披露数据显示,不良贷款转让受让方则主要以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为主,占到了业务量的93.5%。

一般而言,不良资产的转让价格相较于债权总额会大打折扣,批量个人业务折扣率集中在10%以下,而这也为收购不良资产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潜在利润空间。

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的不良资产转让折扣率和本金回收率均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具体看来,2024年二季度的批量个人业务平均折扣率为4.1%,批量个人业务平均本金回收率为9%;而2023年同期的上述两项指标数据分别为7%、12.7%。

一名地方AMC内部人士表示,信用卡不良资产包更类似互金等个贷不良包,具备小额、量大的特点,市场此前已有比较丰富的处置经验。

8月27日,境内证券市场唯一以不良资产管理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海德股份发布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90亿元,同比增长7.1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3.50亿元,同比增长6.66%。

同时,2023年海德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30亿元,同比增长15.69%,实现归母净利润8.80亿元,同比增长25.68%。去年,来自金融业不良资产处置的业务收入为11.12亿元,占到总营收的90.43%,值得注意的是,该项业务的毛利率达到了98.07%。

但也有催收公司从业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信用卡催收越来越难,回收率也越来越低。从业多年,能感觉很多信用卡用户真的没钱还,本质上与其个人经济状况有关系。”

随着信用卡不良资产转让火热,银行不良方面有望改善。周茂华认为,从趋势看,随着经济稳步复苏,银行规范开展个贷业务,并加强不良资产处置,风险管理能力提升,预计信用卡业务不良率将有所回落。

相关内容

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下跌0...
金融界8月6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 (HK...
2025-08-07 00:46:25
支付宝,大消息!
【导读】“支付宝碰一下”引入等电梯场景,全国20多个城市上线 中国...
2025-08-07 00:44:30
芯片企业:Q2营收76.8...
【第二季度营收创新高,第三季度指引向好但增速放缓】第二季度,公司营...
2025-08-07 00:43:49
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新规落地...
债券利息收入税收新规实施前夕,政策性银行密集发行金融债。 8月5日...
2025-08-07 00:42:01
激发消费潜能、市场活力 银...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在政策引导下,8月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
2025-08-07 00:41:05
ETF收评 | A股三大指...
格隆汇8月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放量收涨0.45%,...
2025-08-07 00:41:01
暑假去哪儿遛娃?广东推出4...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暑假已过半,孩子们还能去哪儿开心玩...
2025-08-07 00:40:49
暑期昆明茶饮市场火爆,本土...
8月的昆明街头,茶饮店门前蜿蜒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随着暑期旅游...
2025-08-07 00:40:42
甘南旅游 6 天 5 晚住...
甘南6天5晚住宿精选:从藏式民宿到草原帐篷的沉浸式旅行指南 甘南,...
2025-08-07 00:40:18

热门资讯

三个维度“排兵布阵”,浙商证券... 编者按: 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
AI视频赛道升温:两大独角兽R... 在AI视频技术的浪潮中,两大创新企业Runway与Luma AI正积极寻求新一轮融资,以加速其市场布...
盐城:同比增长5.9%!工业智... 盐城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近日已揭晓: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9%,增速稳居苏北前列。 在这份...
珍酒李渡发布业绩预告,摩根士丹... 8月5日,珍酒李渡(6979.HK)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25.5亿元。同日...
8月7日,特朗普要发表重要讲话 美国总统特朗普原定于8月1日生效的关税新政,在最后时刻被推迟至8月7日。 日前,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
原创 人... 汇率波动,与你我息息相关?海外消费、投资理财,这些门道你得懂! 你是否也曾疑惑,看似遥远的汇率变动,...
链+数据·研发费用管理系统终极... 在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今天,企业财务总监与技术高管常面临共同困境:资金去向难以透明追踪、项目成本分摊模...
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下跌0.9... 金融界8月6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 (HK银行,930792)下跌0.93%...
支付宝,大消息! 【导读】“支付宝碰一下”引入等电梯场景,全国20多个城市上线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等电梯时,可以“...
芯片企业:Q2营收76.85亿... 【第二季度营收创新高,第三季度指引向好但增速放缓】第二季度,公司营收达76.85亿美元,同比增长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