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晒上半年收入账单:11省份人均收入超2万元,广东或今年破5万元
创始人
2024-07-30 19:36:23
0

随着各省份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一并公布的,还有最能直接反映民众生活水平与社会福祉之一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目前,31省份已全部公开了2024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北京、上海是唯二在上半年迈入4万元大关的省份。其中,上海继续稳坐榜首,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735元,紧随其后的北京为43084元,浙江则继续以35982元位居第三。

图源:图虫创意

分省份来看,今年上半年31省份中有11个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大关,其中重庆(21036元)、辽宁(20312元)是首次在上半年突破2万元关口。

与一季度不同的是,上半年,包括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山东和重庆在内,共有9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线”。而从增速来看,至少有15个省份的名义增速跑赢了全国线。

重庆人均收入跑赢全国线

毫无疑问,重庆是2024年上半年表现最为亮眼的省份之一,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仅跨过了2万元关口,还成功超过“全国线”。

重庆在人均收入上的“吸睛”,离不开其经济上取得的“高分”成绩。上半年,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38.2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领先幅度较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对社会经济与收入水平均有着较高拉动的工业水平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上半年,重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5.1、2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5位。工业投资增长达15.2%,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4.2%。

除了整体经济发展较为强劲,重庆此前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押注,也为人均收入的提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当前的高薪行业,重庆多有布局。(图源:智联招聘)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2024年一、二季度,平均月薪过万的高薪行业主要分布在高技术制造业、金融业和互联网行业。而这些恰恰也是重庆近些年大力投资发展的行业。

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例,早在2023年年初,重庆就有出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按计划,重庆将组织实施汽车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大(重点)专项,突破一批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到2027年,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要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双倍增”,分别超过1.28万家和8.6万家。

从目前来看,该计划已取得一定成效。今年一季度,重庆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总数分别达到7565家、61465家,按百分比来看,已完成上述目标的59.1%和71.5%。

相关企业明显增多,在产出方面也有所体现。根据重庆市统计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重庆市的重点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9.14万辆,增长1.5倍;集成电路30.17亿片,增长81.5%;液晶显示屏1.82亿片,增长26.3%。

此外,在兼具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的汽车产业上,重庆也表现极为亮眼。上半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更是增长30.3%。而根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上半年汽车产量达121.4万辆,重回全国“汽车第一城”。

前重庆已重回全国“汽车第一城”。(图源:图虫创意)

金融方面,作为偏居西部的省份,重庆也不遑多让。事实上,金融早已是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支柱。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达2591亿元,占GDP比重达8.6%;截至2023年末,重庆本外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36万亿元、5.67万亿元。

此外,在中央部署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中就明确提出,支持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2022年8月,重庆更是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不能再用刻板印象看待重庆了,”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时代财经,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内各地区间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重庆作为中央部署的“战略大后方”,在基础建设与产业项目上都迎来了新机遇,且相较于其他省份,有着一定工业产业历史基础的重庆,也能更快反映,更好承接。而经济与产业上的快速进步也必将带动居民收入的增长。

不过,曾刚也提醒道,作为直辖市,重庆较高的人均收入也得益于其大比重的城镇率。“尽管当前重庆的经济增速与居民收入增速均较为可观,但也仍需推动落后产业,及时推动转型升级,前沿科技经济高地仍需积极抢占。”

广东全年有望突破5万元

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的广东省,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否在今年突破5万元关口,同样备受关注。

2023全年,广东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27元,距离5万元的大关仅一步之遥。受益于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今年以来,广东的居民人均收入也得到较为可观的增长。2024年上半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27元,同比增长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

这一增速不仅高于上海、北京,也高于广东自身的GDP增速。仅从数据差距来看,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今年突破5万元大关似乎已成板上钉钉之事,但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却提醒道,当前仍不能掉以轻心。

丁力向时代财经表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发展。尽管广东已初步培育了以汽车产业、绿色石化产业、智能家电产业等为代表的先进产业,但广东开放程度高,与外部环境联系紧密。而当前欧美等极端右翼势力发展迅猛,逆全球化大行其道,下半年广东经济仍需攻关克难。

△图源:图虫创意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4.37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1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比重稳定在20%左右。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增长78.3%,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分别增长14.6%、26.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未来,全球国际贸易增长前景仍不明朗。

但曾刚认为,尽管下半年广东面临的外部挑战并不轻松,但当前广东在部分核心竞争力上仍保持优势,产业集群较为上游,利润较为丰厚,且地区有着重视民生的传统,而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消费的促进,从而反哺经济发展,形成正向循环。

“对广东而言,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完全是可以够到的。”他预计。

这样的信心,来自于当前广东在多项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指标上,都保持了较为可观的增速。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的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1%、13%。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5.7%、23.4%、31.1%、37.6%。

不仅如此,作为消费大省,广东较高的人均收入增长,也推动了居民消费的快速攀升。

根据广东统计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的八大类消费支出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广东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更是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20.1%、13.6%、12.1%。即便是增长相对慢的居住消费支出,也保持着3.6%的增速。

记者丨李益文

编辑丨梁 励

值班丨森

相关内容

吸引277万人次中外观众,...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吸引...
2025-09-29 05:03:11
原创 ...
从古至今,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英勇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在某个时代独领风...
2025-09-29 05:03:01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
□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周英东 中国人民抗...
2025-09-29 05:02:59
原创 ...
出生背景与流亡之路 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的王子之一。他...
2025-09-29 05:02:45
原创 ...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李世民自己就是最...
2025-09-29 05:02:43
原创 ...
这组拍摄于一百年前的清末社会场景的老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扇透视历史...
2025-09-29 05:02:20
原创 ...
知道美国为什么从来不挖文物,也不考古么。你说你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
2025-09-29 05:02:16
原创 ...
文/袁 帆 “天津英租界”( British concession...
2025-09-29 05:01:59
原创 ...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光复节80周年的讲话中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声明:“...
2025-09-29 05:01:54

热门资讯

中国人寿的科技进化:数字基因重... 来源:每日甘肃网 当数字化转型从顺应潮流的口号转变为企业决胜未来的关键,具有金融央企、行业头雁等多重...
多个城市土拍热度延续 政策利好... 人民财讯9月27日电,在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多个城市的土拍热度仍在延续。自9月以来,热点城市...
从降噪到转写:AI 技术如何破... 一、智能会议市场加速扩张,AI 技术成核心驱动力 近年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远程办公常态化推动智能会议...
银河磁体:拟购买京都龙泰100... 银河磁体9月26日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华强睿哲、唐明星、徐刚、福州启赋、华强睿...
金融圈大消息!刚宣布,林朝晖履... 【导读】中国人寿党委委员、副总裁林朝晖兼任广发银行党委书记 中国基金报记者 嘉合 9月28日,据广发...
国际金价涨势迅猛 机构提示回调... 本报记者 王宁 进入9月份,国际金价持续走高。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12月合约陆续...
香港第一金:黄金高位震荡,周一... 下周一策略: 多单策略 3745 - 3750 3740下方 3770 - 3775 价格回踩关键支...
深度|“债市投资难度加大”!多... 季末,又见债市多空博弈激烈。与2024年债市单边牛市不同,今年以来的债市处于宽幅震荡格局(十年期国债...
力诺大健康的AI转型 记者 种昂 2025年9月28日,正值力诺集团成立31周年之际,力诺集团旗下宏济堂智慧中药房端到端A...
首届电力AI技能竞赛鸣金,南方...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董思 通讯员 叶兆康 9月26日,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职业技能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