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完整报告,公众『数字化新机遇』阅读原文或点击菜单获取。
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高标仓市场报告》总计:45页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高标仓市场报告出炉,这份报告可是满满的干货,对仓储物流行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报告的数据来源于物联云仓天镜大数据平台和中国土地市场网等,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大城市的非保税高标仓市场情况。
报告指出,降本增效正在为仓储物流行业创造新的机遇。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比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现在,仓储物流行业正在经历数智化改造、物流网络完善、绿色化升级等一系列变革,这些变化不仅提升了物流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非保税高标仓市场总存量达到了1.68亿平方米。江苏、浙江和广东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存量超过了2500万平方米。而上海、天津、湖北和四川紧随其后,存量也在900万到1000万平方米之间。苏州更是以接近1400万平方米的存量稳坐头把交椅。上海和天津的存量也接近1000万平方米。
不过,市场并非一片繁荣。过去一年,空置率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到了这一季度,空置率继续下降,达到了18.80%。租金方面也不太乐观,有效租金环比下降了3.85%,降至22.20元/平方米/月。很多省市都采取了以价促量的策略,租金普遍下降,但这也带动了市场的去化。
在需求方面,三方物流、电商和制造业成为了需求的主要力量。特别是三方物流,表现尤为活跃。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需求主力各有不同,比如广东主要是电商、快递快运和制造业,重庆则是三方物流、制造业和零售批发业,北京则以电商为主。
未来两年,全国非保税高标仓市场将迎来近3000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广州、佛山、上海、嘉兴和北京将是供应最多的区域,尤其是广州,新增供应可能超过600万平方米。
京津冀城市群的情况比较特殊,空置率仍然很高,达到28.56%,北京的空置率更是飙升到了30.78%。虽然有一些新项目入市,但市场需求并没有跟上。相比之下,长三角城市群的表现要好一些,租金下调带动了市场的去化,空置率有所下降。上海虽然也有两个新项目入市,但空置率还是微升到了30.94%。
珠三角城市群的空置率虽然不高,但未来两年将面临较大的新增供应压力。广州的空置率略有上升,但有效租金基本保持平稳。广州的新增供应主要集中在增城区,占比超过五成。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租金降幅逐渐收窄,空置率基本持平。武汉的空置率持续下降,新增供应集中在东西湖区和蔡甸区。成渝城市群的租金下降带动了稳步去化,空置率也有所下降。成都的空置率下降到了8.30%,新增供应主要分布在双流区、简阳市等地。
总的来说,全国高标仓市场在未来两年将面临较大的新增供应压力,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租金和空置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仓储物流企业来说,如何应对新增供应的压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这份报告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以下为文档部分内容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