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韩国要求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冷静有序”的磋商。据报道,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正寻求在7月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加征关税。在华盛顿举行的“2+2”会谈中,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Dukgeun Ahn,会见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詹米森·格里尔。双方将争取在7月前达成协议,这一天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90天关税暂停令到期。
特朗普(资料图)
4月在韩国智库主办的“2025峨山全会”上,美国前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要求韩国以造船业为条件与美国磋商,并要求日韩两国都要配合美国的涉核武等相关决策。然而韩国外长赵兑烈当着坎贝尔的面,却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提出质疑,表示支撑多边贸易体制的是携手实现共同繁荣的信念,而非零和博弈,但是如今这一国际秩序却出现了裂痕。
大家都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他在不断逼迫一些国家妥协,这再次说明中国不主动谈判是对的。在众多国家中,美国对韩国的控制力越来越强,甚至有人评价称“韩国是美国的傀儡”。近些年来,随着美国不断推行亚太战略,希望通过加强对韩国的控制,让其充当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马前卒,突出表现就是不断联合韩国进行军演。
韩国外长(资料图)
尹锡悦2022年提出的“全球枢纽国家”构想,本质是通过强化美日韩同盟提升国际地位。但2023年访美时,他将台湾问题类比朝鲜问题、宣称“世界已分裂为民主与共产主义阵营”,这种意识形态化言论不仅引发中国强烈反对,更导致韩国对华贸易逆差扩大至31年来首次全年逆差。如今面对中美关税博弈,韩国半导体出口的60%仍依赖中国市场,而美国要求其供应链“去中国化”,暴露了其“枢纽”叙事的脆弱性。
韩国政府在这个节骨眼上保持战略模糊,是符合韩国利益的。毕竟现在尹锡悦已经成为平民,而韩国大选还得在6月初才能举行,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在新总统正式上台前,为保持韩国政府的对外稳定性,韩国外长的言论也理应保持谨慎,不能站队是关键。但话又说回来,无论谁在韩国大选中胜选,对华态度肯定都比尹锡悦要客观,所以现在韩国外长也正在对中国释放一定程度的善意。
韩美军演(资料图)
不久前,韩媒还在担心,与美国的关税会变成当前执政党和在野党斗争的政治工具,执政党会急于谈成,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执政党大概也看懂了,现在谁冲在前面和美国达成协议,不仅得不到美财长贝森特之前画的“最好条件”的大饼,还会被当成案板上的鱼狠狠宰一道。所以也不着急和美国达成协议,也不想在中美之间二选一,而是告诉中国,它也不同意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在国会露面并发表讲话,谴责尹锡悦政府紧急戒严事件是“国家倒退”。此外,文在寅同日还就自己涉嫌受贿被检方起诉一事表达立场,称这起诉讼本身就是“不公正的”,让人感觉检方在一味按预设方向强行推进。报道称,这是文在寅2022年卸任以来首次访问国会,也是其因涉嫌受贿遭起诉后首次公开露面。文在寅在讲话中表示,结束任期回到故乡已满三年,但始终未能安心。作为前总统,感到格外沉重。他希望新一届政府能与国民一道,恢复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