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企业上市法商研究)
11月14日,上交所上市委举行2025年第54次审议会议,北交所上市委举行2025年第32次审议会议,共审议2家企业,恒运昌、农大科技IPO审核均获通过。2家企业合计拟募资18.82亿元。
两家企业均于在审期间调减了拟募资规模:
恒运昌招股书申报稿中,公司原计划募资15.50亿元。而上会稿中拟募资规模缩减至14.69亿元,调减了补流规模。
恒运昌募资计划前后对比
农大科技招股书申报稿中,公司原计划募资5.52亿元。而上会稿中拟募资规模缩减至4.13亿元,删除了年产15万吨微生态制剂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并调减了补流规模。
农大科技募资计划前后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恒运昌科创板IPO于2025年6月13日获上交所受理,递交IPO申请才20天,就被监管拉进现场检查名单,堪称 “最快被查纪录” 保持者!此外,恒运昌是2025年第二批IPO现场检查企业中首家上会者。
另外,农大科技在2024年1月报送的上市辅导材料中提到其拟申报板块为沪主板。但新“国九条”以来,IPO审核明显对各板块差异化定位更加看重,且主板申报财务门槛提高。该背景下,2024年9月13日农大科技披露称,决定调整企业上市规划,拟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变更为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
一
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等离子体激发装置、等离子体直流电源、各种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并引进真空获得和流体控制等相关的核心零部件,围绕等离子体工艺提供核心零部件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产品Bestda系列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可支撑28纳米制程,第三代产品Aspen系列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可支撑7-14纳米制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公司产品已实现量产交付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微导纳米、盛美上海等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商,并配套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国内晶圆厂,在国内半导体领域系首家出货过亿元和首家实现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支持半导体先进制程)量产的国产厂商。公司打破多年来海外巨头在国内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领域的垄断格局,能与海外巨头同台竞争,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市场规模为65.6亿元。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市场仍呈现海外巨头MKS和AE高度垄断的竞争格局。公司半导体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于2018年开始研发、2020年下半年开始批量交付,报告期内已实现大规模收入,产品性能获得市场认可。2024年在中国大陆半导体行业国产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厂商中,恒运昌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市场地位领先。
等离子体射频电源系统的自主可控对我国半导体产业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承担了国家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任务,先后承接3项国家级重大专项课题,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A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B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课题,助力提高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108项,在申请发明专利133项。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集成电路零部件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科创中国”射频开关电源创新基地、广东省2024年制造业单项冠军、广东省射频开关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得第六届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IC创新奖”、广东省真空科技进步一等奖、2024年“湾芯奖”之“核心零部件创新奖”、中芯国际“零部件模组战略供应商”、拓荆科技“超卓伙伴奖”和“最佳交付奖”、微导纳米“最佳合作奖”等荣誉。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恒运昌投资持有公司25.8179%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乐卫平直接持有恒运昌11,721,312股股份,直接持股比例为23.0866%,并通过恒运昌投资、投资中心、投资发展中心分别间接控制恒运昌25.8179%、20.7787%和3.1895%的股份表决权,合计控制恒运昌72.8727%的股份表决权,乐卫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主要财务数据
2022年至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3.25亿元、5.41亿元和3.04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1.17万元、6853.38万元、1.29亿元和6476.31万元。
公司选择上市的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募集资金运用
此次IPO,恒运昌拟募集资金14.69亿元,分别投向沈阳半导体射频电源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半导体与真空装备核心零部件智能化生产运营基地项目、研发与前沿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营销及技术支持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上市委会议现场问询的主要问题
1、请发行人代表结合发行人所在行业市场需求、主要客户收入占比、客户开拓等情况,说明公司是否具有较强成长性,相关业绩波动风险披露是否充分。
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2、请发行人代表结合行业特点、客户集中度高、主要客户持有公司股份、与客户合作情况、在手订单及收入下滑等,说明公司与主要客户的业务是否影响公司的独立性,与主要客户的合作是否稳定、可持续。
请保荐代表人发表明确意见。
需进一步落实事项
无。
二
山东农大肥业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肥料及新型肥料中间体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以自有知识产权的腐植酸活化技术、包膜控释技术等核心技术为基础,主要产品包括腐植酸增效肥料、控释肥料、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及包膜尿素等新型肥料中间体。2020年至2022年,经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认定,公司包膜尿素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一;经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认定,公司腐植酸复合肥料产销量位居行业第二。2018年以来,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连续评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深耕于新型肥料领域,不断研发创新产品、优化生产工艺,向广大种植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在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和产品的同时,公司将新型肥料中间体应用推广至同行业企业,推动肥料行业企业向绿色化、科技化转型,为我国农业的绿色生态贡献力量,在新型肥料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公司核心产品腐植酸增效肥料市场地位突出,公司的控释肥料创新采用可降解物质作为包膜材料组成部分,自主研发的双流体喷涂、原位成膜技术,增强了产品控释性能,养分利用率高。公司通过将多项核心技术的功能交叉融合、拓展应用,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布局,产品兼具节约肥料、平衡营养、改良土壤、提升地力等功能。公司客户包括品牌农资生产企业、中国邮政、政府客户、农资流通客户以及广大种植户,公司新型肥料中间体推广应用到了云天化、美盛农资、中农集团、中化化肥、云图控股、新洋丰、天禾股份、史丹利等大型品牌农资生产运营企业,带动肥料产业链企业绿色转型。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铭泉投资持有公司3,257.56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4.29%,系公司的控股股东。马学文及其一致行动人马克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4,565.9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6.10%,且马学文担任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马克担任公司的董事、董事会秘书,二人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主要财务数据
2022年至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6亿元、26.37亿元、23.63亿元和14.95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68.41万元、9645.33万元、1.42亿元和1.22亿元。
公司选择上市的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2,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
此次IPO,农大科技拟募集资金4.13亿元,计划用于年产30万吨腐植酸智能高塔复合肥项目、年产15万吨生物肥生产线建设项目、环保低碳生物研发中心、补充流动资金。
(素材来源:上交所、北交所、尚普、汉鼎、公司公告、IPO合规智库、网络公开信息等)
上一篇:中国白酒,一场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