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最近正式签署了一项战略互防协议。这份协议的内容是,如果其中一个国家遭到攻击,另一个国家也必须参与反击,等于双方共同承担防卫责任。 巴基斯坦的官员表示,他们会动用所有军事资源来协助沙特,甚至包括核武器。这意味着这项协议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作,它直接将巴基斯坦的核力量纳入了中东的安全格局。对于以色列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那么,为什么两国会突然达成这样的协议呢?这主要是因为在9月9日,以色列空袭了卡塔尔境内的哈马斯目标,导致几名哈马斯的领导人被炸死。而这次行动是在美国默许下进行的,美国不仅没有制止以色列的行动,反而还限制了卡塔尔的自卫权。此举让阿拉伯国家特别是逊尼派国家感到愤怒,沙特等国认为美国已经不再可靠,而以色列的行为也越来越过分,必须依靠自己寻找新的盟友。因此,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非常好,早在冷战时期,两国就有了密切的合作。巴基斯坦的军队曾帮助沙特训练士兵,甚至派遣兵力参战。1991年海湾战争前,巴基斯坦向沙特派遣了1.5万名士兵来防范伊拉克萨达姆的威胁。进入21世纪后,巴基斯坦也成为了沙特军队的常驻军事教官,沙特的陆军装甲部队和空军战术也深受巴基斯坦影响。
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也不是没有实力的,经过三次印巴战争的磨砺,巴基斯坦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尤其是在边境摩擦中,巴基斯坦空军表现突出。例如,在今年5月7日的空战中,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成功击落了印度的阵风和苏-30MKI战机。 此外,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且还装备了远程导弹,这使得巴基斯坦成为沙特眼中的重要战略伙伴。此前也有传闻称,沙特曾为巴基斯坦的核计划提供资助,作为交换,巴基斯坦承诺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核威慑支持。 在协议签署后,9月18日,巴基斯坦的国防部长阿西夫公开表示,巴基斯坦可以提供核技术支持给沙特,虽然他随后有所收回,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这份协议让两国之间长期以来的地下合作浮出水面,巴基斯坦将在防御以色列方面提供帮助。 巴基斯坦对沙特的核威慑方式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从巴基斯坦本土发射导弹,比如射程达到2750公里的沙欣-3弹道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足以覆盖整个以色列,而沙欣-2和高里-2的射程则足以应对印度,因此沙欣-3的远程能力显然是专门针对以色列的,这也让外界猜测沙特可能为此出资。第二种方式是巴基斯坦的军队直接进入沙特,部署导弹和空军。由于沙特与以色列之间隔着约旦,约旦的纵深只有100到200公里,因此,从沙特中南部山区发射高里-2或沙欣-2导弹,就可以轻松打到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和海法。此外,巴基斯坦还可以派出枭龙战机,携带雷霆-2导弹进行打击,这种导弹灵活性高,且能携带核弹头,这对以色列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显然,以色列对这份协议并不满意。内塔尼亚胡政府清楚,这份协议限制了以色列的先发制人策略。过去,以色列空军可以随意空袭周边国家,但如今必须考虑到巴基斯坦的核力量。虽然以色列没有公开承认其拥有核武器,但外界普遍认为它大约有90枚核弹头。此次沙特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改变了中东的战略格局。沙特不仅要防范以色列,还要应对伊朗的核威胁。尽管沙特表示,如果伊朗真拥有核武器,他们也会跟进,但现在借助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显然更加省心。 这项协议可能会引发中东地区其他国家的效仿,尤其是一些逊尼派国家可能会加强合作。伊朗方面则感到十分不安,认为这种合作会加剧地区的威胁。以色列则加强了边境的警戒,内塔尼亚胡在议会中表示要审慎应对,并加强约旦河谷的检查点。至于美国,虽然表面上没有强烈反对,但私下里却对核扩散问题感到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