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上旬举办的2025江西·崇仁输变电产业供需对接会上,崇仁县政府与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崇仁输变电项目及相关业务“走出去”,推动崇仁输变电企业在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投资落地。
作为我省首个获批的境外省级经贸合作区,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自2023年10月正式运营以来,已吸引江西、广东、浙江、福建等地企业的19个项目入驻,引资总额达1.93亿美元,累计为当地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带动就业人数超3000人。
从不毛之地到兴业沃土,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正成为江西企业投资非洲的重要平台。
“随着入驻企业越来越多,我们计划再建造几栋厂房,开展新一轮招商,并探索更多合作模式,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总经理叶季说。
为助力江西企业对接国际资源、融入海外市场,近年来,江西国际充分发挥“走出去”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围绕我省“1269”行动计划开展目标化、清单化精准招商,并通过项目合作、业务指导、专家咨询等方式,协助更多江西企业“走出去”,探索构建“江西企业+江西园区+东道国资源”共赢发展模式。
“我们依托在中南部非洲的商务资源和市场网络,在赞比亚推进公共海外仓业务,计划今年11月底挂牌试运行。”江西国际海外贸易公司负责人林宁介绍,建设赞比亚江西国际营销服务公共海外仓,是我省深化对外开放、融入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
作为江西最早“走出去”的国企,江西国际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聚焦国际工程承包主业,久久为功,持续深耕,打造赞比亚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医院、肯尼亚加里萨5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有效助力“China Jiangxi”品牌“出海”。
今年8月,由江西国际实施的莫桑比克太特城市卫生改造项目顺利完成近3000个家用卫生间建设,提前1个月完成施工任务并正式移交。作为当地重要民生工程,该项目覆盖太特市5个主要社区,直接惠及当地近2.4万居民。
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江西国际全力做好民生改善项目,树立了江西企业的良好形象。今年以来,江西国际实施的中国政府援乍得供水项目,在工作人员的攻坚克难下,项目完成工程量超70%,多口水井已投入使用,让当地民众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全长约280公里的刚果(金)2号国道,是当地重要的经济命脉,贯通该国3个省级行政区,建成后将惠及沿线数百万居民,激活沿线农业产区活力,推动人流物流畅通。
近年来,江西国际一方面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加快从传统施工总承包向工程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业务领域拓宽升级,用好在肯尼亚、博茨瓦纳、纳米比亚等国家实施新基建、新能源项目的经验,前瞻性布局数字基建、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公司与纳方签署了纳米比亚罗什皮纳100兆瓦太阳能光伏电站EPC项目商务合同,这是纳米比亚迄今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3.1亿千瓦时,推动年碳排放量减少2.6万吨,有效缓解该国10%人口的电力紧张问题。”江西国际驻纳米比亚办事处负责人邓炎说。
据介绍,为持续完善市场布局,江西国际将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较大的北部非洲,力争实现非洲市场全覆盖;以老挝、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亚洲市场的业务占比;积极开拓沙特、俄罗斯、蒙古国及中亚五国等市场,努力构建覆盖广泛、结构合理的全球业务网络。截至目前,江西国际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800余个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和中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累计完成合同额超200亿美元。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晖
作者:陈晖
编辑:冯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