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犀哥这篇财经评论,主要聊一个华尔街传奇人物的故事:约翰・保尔森。
这人可是个狠角色,在2008年次贷危机里赚得盆满钵满,特朗普都想请他当财政部长,结果人家直接拒绝,现在又一门心思押注黄金,说2028年金价能涨到5000美元一盎司,他能预知金融吗?
连特朗普都想将他收入麾下
先说说他拒绝权势那事儿,真的挺让人佩服。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后,立马就盯上了保尔森,想让他做财政部长。
这职位啥概念?相当于美国经济领域的“一把手”,手握调控大权,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要,但保尔森想都没想就拒了,理由是自己“难堪重任”,还顺带吐槽了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战,说这纯属“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糊涂账。
换作一般人,碰到这种一步登天的机会,早就乐开花了,但保尔森不这么想这正是他能成大事的关键,不被名利牵着鼻子走。
金融圈里太多人追名逐利,最后栽在权力和欲望里,但保尔森心里知道自己真正擅长的是投资,不是搞政治,一旦进了权力的圈子,就很难保持客观冷静的判断,而这恰恰是投资的生命线。
拒绝当官后,保尔森也没闲着,转头就扎进了黄金市场,从2023年开始,他就疯狂买入金矿公司的股票,跟当初做空房地产时一样果断。
2025年4月底,他更是放出狠话,说2028年黄金价格能冲到5000美元每盎司,很多人觉得他疯了,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背后肯定有他的逻辑,全球经济衰退的苗头越来越明显,地缘冲突也没停过,黄金作为避险资产,自然会受到追捧。
其实不管是做空房地产还是做多黄金,保尔森的核心思路从来没变过:不跟着市场瞎起哄,自己看准了就干到底,这种逆向思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保尔森就是靠着这股劲儿,在华尔街站稳了脚跟。
保尔森的闻名之战
接下来咱们聊聊他最传奇的一战:2008年次贷危机的做空狂潮,这事儿的起点,说起来挺有意思,竟然是一次换房经历。
2005年的时候,保尔森想卖掉自己的公寓,换一套大点儿的房子,结果房子刚卖出去没几天,房价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他要是想再买回来,得额外多掏好几万美元。
这事儿让保尔森心里犯了嘀咕:房价怎么能涨得这么离谱?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他跟自己的员工保罗・佩莱格里尼吐槽这事儿,没想到保罗直接拿了张房价走势图给他看,一下子就点破了关键。
保罗说,表面上美国房价涨了几十年,但把通胀因素去掉后就会发现,1989到1999这十年,房价其实是跌的,2000年之后开始疯涨,到2005年年均涨幅达到7%,已经比正常趋势线高出40%了,一旦跌下来,至少得跌40%。
这一下就让保尔森警醒了,他觉得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早晚得破,但他之前没接触过房地产领域,没敢立马动手。
而这时候,《大空头》的原型迈克尔・伯里已经开始行动了,跟华尔街巨头签了做空对赌协议,相当于给保尔森趟了条路。
保尔森没有跟风,而是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做调研,他的团队买了600万份次贷违约的数据,还雇了不少人线下走访,去打听借款人和放款机构的真实情况,这一查可不得了,他们发现2005年的次贷占比达到了历史最高。
所谓次贷,就是给那些信用不好、还款能力差的人放的贷款,利息还特别高,这些人之所以能还上钱,全靠房价上涨,用房子的增值部分再贷款,借新还旧,说白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跟庞氏骗局没两样。
摸清了这些情况,保尔森做空的决心就更坚定了,但选什么标的做空,又成了个难题,最后还是保罗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买CDS,也就是信用违约互换。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给CDO(担保债务凭证)买的保险,要是CDO跌了,就能拿到巨额赔偿;要是涨了,也就亏点保证金,但杠杆能达到100倍左右,而且成本还低,特别适合长期持有。
保尔森立马砸了1亿美元进去,结果刚买完没多久,2006年8月美联储宣布暂停加息,房价又反弹了一下,他的仓位直接亏了不少。
这时候,投资人开始骂街,同行也跟着嘲笑他,说他自不量力,换作别人,可能早就慌了,赶紧平仓止损,但保尔森偏不,他觉得自己的判断没错,反而越亏越买,继续加仓。
他这股“轴劲儿”吸引了金融巨鳄索罗斯的注意,索罗斯觉得保尔森的思路靠谱,就给了他一笔钱,说是给自己的房贷业务做对冲,其实相当于帮了保尔森一把。
有了这笔钱,保尔森缓过劲儿来,开始调整策略。他发现之前做空的CDO,底层房贷大多是2005年之前的,那些房子买入价低,还有涨价空间,违约率不高,于是他转而做空2005和2006年发放的房贷资产包,这些资产风险更高。
他的金融“天赋”
同时他还发现,CDS这东西太冷门,流通性不好,重仓的话容易被套住,刚好那时候出了个次贷指数ABX,流通性好,虽然价格贵点,但做空也能赚钱,保尔森干脆分了一半仓位做空ABX,相当于多了个保障。
为了避免后续有合规方面的麻烦,保尔森还耍了个小聪明,找了高盛帮忙,他把自己筛选出来的一堆垃圾次贷资产交给高盛,让高盛包装一下卖给别人。
高盛当时特别看好房地产市场,觉得保尔森肯定会输,就爽快地答应了,把这些资产包装成CDO,卖给了ACACapital保险公司,还没说这是保尔森定制的。
结果后来ACA亏了9亿美元,把高盛和保尔森告上了法庭,最后高盛被罚了5.5亿美元,保尔森因为没隐瞒情况,啥事没有,完美脱身。
2007年下半年,好戏终于开场了。评级机构的丑闻被曝光,欧洲的投行开始暴雷,次贷指数ABX暴跌,CDS的价格疯涨。
保尔森当初20亿美元的仓位,最后赚了150亿美元,一下子成了次贷危机最大的赢家,而华尔街早就乱成了一锅粥,高盛赶紧把手里的垃圾资产甩给同行,这事儿还被拍成了电影《商海通牒》。
保尔森的成功,真不是靠运气,而是有一套自己的投资逻辑,首先他特别敢独立思考,别人都觉得房价会一直涨,他偏偏觉得有泡沫。
其次他做事特别踏实,花一年时间做调研,把情况摸得透透的,不是瞎赌,最后他抗压能力极强,面对亏损和质疑,能坚持自己的判断,不轻易动摇。
现在他又开始押注黄金,很多人等着看他的笑话,但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保尔森的投资思路都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里,跟风永远赚不到大钱,只有保持独立思考,深入调研,敢于逆向布局,才能穿越周期,赚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