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铂(Platinum, Pt)、钯(Palladium, Pd)期货与期权合约。这是继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之后,又一类重要新能源金属衍生品将在广州期货交易所“登场亮相”。铂、钯期货期权上市,不仅是期货市场新品种的扩容,更标志着我国在铂族金属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国际定价话语权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为产业风险管理提供“护身符”
铂和钯,同属铂族金属。铂族金属在地壳中含量稀少,提炼困难,却在现代工业体系中无处不在,与工业应用深度缠绕。钯是汽车 “尾气净化三元催化剂”不可替代的关键原料;铂则在石油化工、电子器件、玻璃制造、氢能等多个领域保持稳定需求。可以说,从汽车到芯片,从玻纤到氢能,都闪烁着铂钯的微光,将其称为“工业维生素”并不为过。
当前,全球铂、钯供给高度集中于南非和俄罗斯两国,受地缘政治、气候、运输等因素影响频繁,铂、钯价格大幅波动。2024 年,国际市场价格长期在每盎司 900—1100 美元之间剧烈波动。这种波动,对上下游企业而言,犹如悬在头顶的一把“隐形之剑”。
中国作为铂、钯最大的需求国之一,进口依存度相对较高,形成“买全球、用国内”的格局。资源的稀缺,也带来了价格的敏感:原材料价格一旦大幅上行,成本受压;若剧烈下行,又可能扰乱已有长协合同、库存定价、回收体系。平安期货副总经理简翔表示,铂钯价格一旦剧烈波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被牵动。产业呼唤一个价格“稳压器”,期货市场的作用由此凸显。
期货,是风险管理的“安全阀”。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在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上锁定成本或利润,从而减少原料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期权,被称作风险对冲的“减震器”。它让企业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拥有更多策略选择,既能防范极端风险,又能保留收益空间。有了这两件期货工具,相关企业可以更有底气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算得清成本、稳得住利润、看得见未来。
“广期所上市铂、钯期货及期权,恰逢其时。一方面,这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厂商可借助期货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成本或利润,规避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期权产品的推出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风险对冲策略,特别是在价格剧烈波动时,具备更强的风险缓释能力。” 简翔说。
南华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朱斌认为,铂、钯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将打通“矿山—冶炼—深加工—循环回收”全链条,促进铂族金属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价格发现更加透明,信息传递更加顺畅,有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出一条“产业引导、金融协同、双轮驱动”的稳健路径,为我国金属衍生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从“跟随价格”到“创造价格”
长期以来,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铂、钯消费国之一,但定价权长期掌握在伦敦、纽约等海外市场手中。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在采购、销售、融资环节普遍以外盘报价为准。此次广期所推出的铂、钯期货期权均以人民币计价,在亚洲时区形成连续交易,将在伦敦、纽约之外,为全球市场增添了“第三条价格主曲线”。这条曲线的出现,不仅能更真实反映我国铂、钯市场的供需变化,也让“中国价格”开始在相关产业链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民币计价的期货期权品种,还将推动“人民币定价—清算—交割”一体化闭环,提升我国大宗商品贸易的金融自主性。“随着境内交易量的增长,广期所铂、钯品种将成为亚洲地区的重要参考价格,促进全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透明化。同时,对于金融端,丰富大宗商品配置,增强我国期货市场的吸引力。”朱斌表示。
期货之笔描绘产业新图景
铂、钯期货期权上市,改变的远不止定价机制,它还像一支笔,正在重绘产业格局。
在上游,矿山和精炼企业可通过期货锁定销售价格,对冲国际市场波动风险,同时利用标准仓单盘活库存,拓展融资渠道。南非、俄罗斯等主要供应国的PGM(铂族金属)产品,未来有望直接进入中国市场进行人民币计价交割,增强我国对国际资源流向的吸引力。
在中游,冶炼、回收、催化材料等企业可通过套期保值稳定原料成本,仓单融资、远期销售等模式缩短账期、改善现金流,实现“生产更稳、资金更活”。
在下游,汽车、化工、玻纤、氢能等行业能够更科学地管理金属价格风险。以氢能为例,铂是燃料电池关键催化剂,期货市场的引入,有助企业在技术扩产、资本开支阶段稳定预算。
“期市为实业服务”,这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初衷。铂钯期货期权上市,还是一次制度型创新。
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
交割方式更贴近产业实际。广期所设置“锭+海绵”双形态、“仓库+厂库”双通道交割模式,既兼顾产业链物流特征,又促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
制度设计更注重稳健运行。广期所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涨跌停板幅度、保证金比例等风险参数,让新品种“稳中求进”。
市场生态更开放多元。铂、钯期货及期权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国内新能源金属板块期货期权上市品种,吸引氢能等新能源客户群体参与,扩容期货行业客户池。“产业+金融+外资”多方共振,将让市场活力与韧性兼备。
贺利氏贵金属是全球铂族金属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业务覆盖包括铂、钯、黄金和白银等八种金属。贺利氏贵金属中国区总经理胡敏接受采访表示,中国铂钯期货市场会吸引来自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参与。广期所铂、钯期货上市会推动形成反映国内供需关系的价格基准,以此传导并影响海外价格,增强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外,符合标准的铂、钯库存可以注册生成标准仓单,对于上下游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对冲价格风险,还能盘活资金。
展望未来,市场预测铂市场在 2023—2025 年间维持紧平衡格局,缺口可能扩大;钯市场受“电动化”“铂替钯”等影响中期偏弱,但短期仍有反弹空间。无论涨跌,新的期货、期权市场将成为产业观察价格、把握趋势的重要“风向标”。“从长远看,如果铂钯的期货价格曲线稳固、交易活跃、与现货贸易深度挂钩,广期所远月曲线或将被产业广泛采纳为预算、采购基准。”专家表示。
专家也提醒,新品种上市虽然蕴含机遇,但企业和投资者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必须“吃透规则、算清风险、看准方向”。期货市场的健康,离不开理性参与。唯有规范交易,才能让新工具真正成为产业风险管理的“护身符”,而非风险“放大镜”。
铂、钯期货期权上市,是中国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从国家战略看,这是保障关键资源安全、增强全球话语权的重要一步;从产业角度看,这是推动高端制造业、绿色能源发展的必要支撑;从金融体系看,这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