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往昔,2017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一片沸腾,房价扶摇直上,购房者趋之若鹜,开发商疯狂圈地盖楼,整个行业都沉浸在极度亢奋之中。就在这片喧嚣声中,马云语出惊人,预言“未来房价如葱”。当时,许多人对他的预言嗤之以鼻,认为他并非地产界人士,其言论不足为信。然而,时至今日,回望当年,马云的预言竟惊人地准确。
自2022年起,中国房价便开始步入下行通道。起初,天津、郑州、石家庄等二三线城市率先出现下跌。进入2023年,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也难逃房价下跌的命运。截至目前,全国平均房价已较历史最高点下跌了30%。环京三四线城市,如涿州、廊坊等地,跌幅更是超过50%。
与此同时,鹤岗、铁岭、阜新等城市的房价已跌至“白菜价”,只需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就能拥有一套住房。总的来说,中国房价正朝着马云预言的“如葱”趋势发展,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甚至已经跌至“白菜价”。
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业内人士指出,若无意外,2025年房地产市场将迎来重大变革。具体而言,以下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房价将出现显著分化。此前,环京城市群如廊坊、燕郊等地房价跌幅最为惨烈,较历史高位下跌了60%至70%。随后,郑州、天津、武汉等二三线城市也出现较大跌幅。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这些前期跌幅较大的城市跌势将逐渐放缓。
然而,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很可能出现“补跌”行情。这一下跌趋势最早从郊区房屋开始,逐渐蔓延至市中心的老旧小区,最终甚至波及核心区域的次新房。未来,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将被打破。
其次,刚需购房数量将明显减少。过去,房价持续上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购房,人为制造了购房需求。然而,如今中国城镇化进程已接近尾声,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购房的现象将不再出现。
此外,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年轻人口逐渐减少。老年人大多已拥有自己的住房,无需再购房。而城市里的年轻人,只要继承父辈的房产,也无需另行购买。随着刚需购房数量的减少,住房“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再次,开发商将面临大洗牌。2025年,房地产企业将迎来一轮残酷的洗牌。主要原因是,当前开发商正处于偿债高峰期。据统计,百强房企今年需偿还的债务高达3万亿元。头部房企尚且债台高筑,中小房企的处境更加艰难。导致开发商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前些年他们疯狂借贷拿地建房,而现在手中积压了大量商品房却难以售出,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因此,许多房企将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或被其他房企兼并重组。
最后,保障性住房入市步伐将加快。早在2024年,中国高层就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推出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以满足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的价格将低于附近的商品房,从而大幅降低低收入群体的购房成本。未来,中高收入群体可以购买商品房,而城市低收入群体则可以申请保障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大量入市,将分流商品房市场的需求,从而加大房价下行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