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
报告共计:144页
《AI大模型与异构算力融合技术白皮书》指出,AI大模型参数规模从亿级迈向万亿级,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全球AI算力需求每3-4个月翻番,远超传统摩尔定律,训练成本激增,如2025年训练Llama 4成本超3亿美元,较2020年GPT-3训练成本增长66倍,单一架构算力难满足需求,异构算力成为必然选择。异构算力集成CPU、GPU、FPGA、ASIC等计算单元,CPU+GPU适合通用训练,CPU+FPGA适配定制化加速,CPU+ASIC用于大规模推理,能针对不同场景优化性能与能效,如GPU擅长并行训练,ASIC能效比高适配推理。技术架构上,硬件有主流AI芯片对比及国产芯片(寒武纪、华为昇腾等)技术路线,高速互联依赖PCIe 5.0/6.0、CXL、NVLink等技术,存储采用分层架构应对大模型容量与带宽需求。关键融合技术含软硬件协同优化(算子融合、编译器优化等)、并行训练(数据、模型、混合并行及MoE架构)、推理加速(模型压缩、KVCache等)及异构资源调度(统一管理、任务调度、弹性伸缩)。国内企业实践中,华为昇腾芯片在互联网大厂规模化部署,寒武纪思元系列、阿里平头哥含光芯片等各具特色,国家级智算中心与商业云服务商(阿里云灵骏、腾讯云智算等)构建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涵盖互联网AIGC、金融智能风控、医疗影像、自动驾驶、工业质检等,未来面临算力供需缺口、软件生态成熟度、能效与数据安全挑战,技术趋势指向Chiplet封装、存算一体、光量子计算及多模态大模型,产业将完善国产产业链与开发者生态,推动算力普惠与行业渗透。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