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杰辞职前,万科正在进行一轮大规模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调整。
文|《财经》研究员王文彤
编辑|杨立赟
上任不满九个月,辛杰辞任了万科集团(000002.SZ)(下称“万科”)董事长职务。
10月13日盘前,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原董事长辛杰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公司原董事黄力平被委任为第二十届董事会董事长。截至发稿,万科官网尚未更新人事信息。
据澎湃新闻、《财新》等多家媒体报道,辛杰最近一次出席万科的公开活动是在8月底,此后已有一个多月未公开露面。
万科集团对《财经》表示,新任董事长由原董事会成员担任,熟悉公司情况,有利于工作的延续和稳定。个别管理者的调整不会影响企业改革化险的进程。
新任董事长黄力平现年57岁,2021年6月开始任万科董事。此前他曾担任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铁”)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深铁目前是万科的最大股东。根据企查查的信息,深铁的持股比例为27.18%,而辛杰在五年前作为深铁的代表进入万科。
2020年6月,辛杰通过换届进入万科董事会担任非独立董事。最初几年,他并未过多参与万科的具体经营。2023年10月,辛杰当选万科董事会副主席,曾代表深铁表态坚定支持万科。
2025年1月27日,辛杰接棒郁亮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同日,李锋、华翠和李刚出任执行副总裁,此三人均来自深铁集团。时至今日,万科官网信息显示,在14人管理团队中有6人具有深铁背景。
辛杰担任万科董事会主席之后,这大半年以来,万科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严峻的流动性危机。
一方面,因销售额和项目结算规模下滑、计提减值上涨,万科的业绩持续亏损。根据万科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19.4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1.25%。
另一方面,万科依旧面临流动性危机。虽然在股东帮助下,万科上半年按时偿还了243.9亿元公开债,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但据DM查债通统计,在2025年最后三个多月,万科还有五笔境内债需要兑付,存续本金总额高达118亿元。
过去八个多月,辛杰身兼深铁和万科董事长双重职责,深铁已先后10次出手向万科提供了近260亿元股东借款,帮助后者兑付公开债务。借款利率低至2.34%,显著低于万科公开债融资成本。
除了股东借款,万科还在通过新增融资、大宗交易、推进存量盘活及回款等多种方式获得流动性支持。
然而,目前深铁的盈利与流动性也不容乐观。2024年,深铁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净亏损为335.66亿元。2025年上半年,深圳地铁的净利润为亏损32.68亿元。流动性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地铁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约为318.8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8.43%。
在辛杰离职前,万科正在进行一轮大规模人事变动和组织架构调整。
调整后,万科将形成“集团总部、地区公司、事业部”的新格局。在地产业务方面,万科所有区域公司被撤销,由总部直接管理16个城市公司。
一名头部券商的地产分析师对《财经》表示,换帅的过渡期,新任董事长不仅面临经营与市场压力,也面临总部与城市公司之间的平衡问题。
此外,与其他国资入股的房企,如中国金茂、招商蛇口相比,万科的股东主导程度更深,这对于万科来说,既是依靠也是枷锁。如何处理不同背景管理层之间的文化冲突,也是新任董事长将面临的工作。
10月13日截至午间收盘万科的股价为6.54元/股,跌3.11%,总市值为780.27亿元。
责编|陈湘
封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