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干了十三年销售的老哥感叹:“谁能想到,这才几年,马云说的‘房价如葱’就成真了。”
刚刚闭店的中介老板李总也跟着唉声叹气:“以前一个月卖七八套是常态,今年上半年总共才卖两套房,实在是扛不下去了,只能关门。”
曾经房市里风光无限的“王者”,如今却深陷低迷的泥潭,再看看全国二手房,抛售狂潮席卷各地?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社会转型的信号,又会带来啥后果呢?
01.二手房抛售狂潮席卷各地?
这情况具体如何,咱们还是看数据:
财经网消息:
9月全国百城二手房全线下跌,截至2025年9月底,全国二手房连续41个月环比下跌,尽管一线城市深圳、北京和上海通过调控想要激活市场,但效果并不理想,三座城市分别下跌了0.5%、0.6%和0.48%,房产不仅缩水严重,变现周期也拉得更长。
据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8天假期重点8城日均成交量为239套,较去年日均成交量下跌38%。
另一边,全国二手房市场挂牌量730多万套,武汉突破19.4万套,北京突破16万套,上海约11.4万套,成都27万套,南京挂牌量增加322%…而且,多数城市挂牌量都达到历史新高。
为啥会出现抛售潮呢?三大因素影响:
①人口形势变了,买房的动力直线下降。
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新生儿数量不到十年前的一半,老年人却突破3亿。未来十年,主力买房的年轻人预计还要减少近3000万——刚需市场正在萎缩。
②口袋压力太大,很多人房贷压力大。
以前大家收入稳定,就算房贷占收入一大半,也敢买。现在经济环境变了,收入下降甚至失业的人,还房贷越来越吃力。不少人怕断供,只好降价卖房。
据说近几年房贷逾期率上升到1.7%,比如深圳老乡刘总,每个月还贷1.2万,三个月前被公司优化,担心扛不下去,房贷断供,于是只能降价卖房。
以前大家都豪赌房子,因为房子能赚钱,现在这个逻辑彻底破灭了,买房不再能升值,大家反而担心它继续跌。
③好房子和普通房子差距拉大
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很多,房子依旧保持着坚挺,比如上个月上海市黄浦区的豪宅楼盘,120套房源开盘半小时就售罄,平均单价20.5万元/㎡,最贵一套房的单价为32.68万元/㎡。
而在很多三四线地区,很多楼盘空置率超高,投资者加速“跑路”,价格加速波动。
尤其是郊区房和学区房,差距也是十万八千里,郊区很多楼盘一到晚上点灯率不足20%,像个“鬼城”;核心区学区房热闹非凡。
杭州的姜先生,在郊区买的房子空了足足四年,现在终于熬不住,打算降价30%抛售,直言“不想再往里砸钱了”。
02.抛售潮会带来啥连锁反应呢?
对于个人:清华有报告说,房价跌10%,家庭财富就缩水60万。毕竟普通家庭70%,甚至以上的财富都压在房子里,一旦房价下跌,资产缩水,心里怎能不难受?
深圳的王海丹,房子从最高峰1300万跌到现在的800多万,一谈到房子就止不住伤心,“赚钱变成烧钱”。
一旦看到手上的资产不断的缩水,消费力就会受挫,大家只愿意捂着钱包,都不愿意乱花钱。
对于地方来说:一旦卖盘太多,卖不动,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收入减少,有的地方连公共服务的预算都紧张,年轻人一看机会少,更想离开。
对于银行:房价若持续下降,买了房的人供不上贷,逾期率飙升,金融风险也暗藏隐忧。但银行在救市存款和贷动现实之间,左右为难。
当然,现在咱们的情况也没达到那么恶劣的程度,上面已经全面提升,稳定房地产市场。
03.全面出手了
面对这几年的市场抛售潮愈演愈烈,最近全国超过80个城市推出了各种利好:降首付、降利率、发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等…
有的地方试点“负利率”房贷,买房还能返钱。还有支持异地公积金互通、商品房转保障房等。
市场如何?目前来看效果有限。很多年轻人要么没钱买,要么观念变了——从“一定要买房”变成“宁愿租房也不愿被房贷绑住”。
利好加持,但年轻人只想“自由”,问题可能就更深了。
04.未来咋应对
①买房不跟风
买房自住随时都可以进场,但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来判断,不要盲目跟风。选房时一定要看准地段配套,核心区域为了保值增值潜力更强。
②别把所有钱都押在房子上。
房子稳赚不亏已经成为历史,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多元化资产配置,比如:理财,基金,债券等等…
如果不懂投资,不如投资自己,多学技能,提高赚钱能力。只要你能赚,以后还怕买不起房吗?
写在最后
市场的调整不是末日。对普通人来说,变化中藏着危险,也藏着机会。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选对房子,才能在风浪中站稳脚跟。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