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聪明人已悄悄将50%存款转移至这四样,原因很现实
创始人
2025-10-10 19:40:32
0

聪明人已悄悄将50%存款转移至这四样,原因很现实

周末和朋友喝奶茶时,她翻着手机银行余额叹气:“这两万块活期存了大半年,利息才几块钱,感觉钱放着就是‘躺平贬值’。”我笑着说我妈更有意思,前阵子拉着我算账,说把家里一半存款取出来,分了好几份存,还买了点“跟国家走”的产品,现在每个月利息比以前多好几百。

其实不止我妈,身边不少人最近都在调整存款方式——不再把钱全塞在银行活期里,反而拿出50%左右,分散放到几样东西里。你可能会疑惑:这不是瞎折腾吗?万一有风险怎么办?但仔细了解就会发现,他们选的这四样,都有官方背书或明确规则,既不是高风险的“投机”,也不是没谱的“偏方”,背后的原因特别现实:无非是想让钱“不贬值”,还能有点稳定收益,哪怕不多,总比活期“躺平”强。

1. 储蓄国债:财政部盖章的“保本王”,稳到不用慌

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很多长辈爱抢的“储蓄国债”——这东西是财政部发行的,相当于“国家向你借钱”,安全性拉满,根本不用担心理财暴雷那套,而且利息比银行活期高不少。

就说2024年,财政部一共发行了12期储蓄国债,其中3年期利率2.65%,5年期2.75%,虽然不算特别高,但胜在“保本保息”,而且可以提前支取(按持有时间算利息,满2年提前取不扣手续费),比定期存款灵活。根据财政部数据,2024年储蓄国债发行量超5000亿元,每次发行都被抢着买,尤其是老年人,宁愿早起去银行排队,也愿意把一部分存款转过来。

大家选它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很多人怕风险,不想碰股票、基金,但又觉得活期利息太低,储蓄国债刚好卡在“安全”和“有收益”中间,而且有国家背书,哪怕市场有波动,本金和利息都不会少。比如我妈就买了10万5年期的,她说“这钱放这儿,比活期多赚一千多利息,晚上睡觉都踏实”。

2. 优质银行定存/大额存单:50万内保本,利息比活期高一大截

第二个方向,是把钱转到优质银行的“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里——不是随便选银行,而是挑那些网点多、口碑好的大型银行,或者当地政府支持的城商行、农商行,重点是认准“存款保险”标识,只要本金在50万以内,就算银行出问题,国家也会兜底。

比如2024年,央行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不少银行调整了存款利率:大型银行1年期定存利率1.95%左右,3年期2.5%;城商行、农商行利率更高点,3年期能到2.8%,大额存单(20万起存)利率还能再上浮0.1%-0.2%。对比活期0.3%左右的利率,同样存10万,3年期定存比活期多赚近7500块利息,差距特别明显。

为什么有人愿意把存款转过来?一是安全,有存款保险兜底,不用担心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二是灵活度适中,虽然是定期,但很多银行支持“部分提前支取”(比如取5万,剩下的继续按定期算利息),急用钱时也能周转。我同事就把20万存成了“1+3年期”组合:10万存1年,10万存3年,既保证短期用钱,又能拿长期利息,比全放活期划算多了。

3. 宽基指数基金+黄金ETF:抗通胀的“组合拳”,普通人也能上手

第三个方向,是拿出一小部分存款(比如50%里的10%-20%),买“宽基指数基金”和“黄金ETF”——这俩听起来像“投资”,但其实风险不高,而且有官方规范,适合普通人。

先说说宽基指数基金,比如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的基金,简单说就是“跟着大盘走”,不用自己选个股,风险分散。证监会早就明确规范了指数基金的运作,要求基金公司严格跟踪指数,不能随便调仓,而且费率低(年费率0.15%左右)。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2024年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突破8000亿元,很多年轻人会每月固定投一点,当作“长期存款”,比如每月投1000,坚持5年,平均收益能跑赢通胀(2024年CPI涨幅0.5%左右,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约4%)。

再说说黄金ETF,比如跟踪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价的基金,1元起买,随时能卖。黄金的作用是“抗通胀”,比如2024年国际金价上涨,国内黄金ETF平均收益超10%,就算其他资产跌了,黄金也能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而且央行也在增持黄金,2024年我国黄金储备增加200多吨,说明黄金确实是“稳资产”。

普通人买这俩,不用追求“赚大钱”,而是用小部分钱应对通胀——比如把5万存款里的1万,分成5000买沪深300指数基金,5000买黄金ETF,就算短期有波动,长期来看,比钱放着贬值强,而且操作简单,在股票APP上就能买,不用懂复杂的投资知识。

其实说到底,大家把50%存款转移到这四样里,不是“贪心想赚快钱”,而是现实逼的:活期利息太低,通胀会慢慢“吃掉”本金,与其让钱“躺平贬值”,不如选些安全、有官方背书的方式,让钱能“慢慢增值”。当然,这不是让你跟风全买,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比如怕风险就多放国债和定存,能接受点波动就少放指数基金和黄金ETF。毕竟存钱的核心,从来不是“赚多少”,而是“稳得住”,还能跑赢通胀,这就够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永乐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少数几次繁荣的时期之一,但为何这一时期...
2025-10-11 05:02:52
原创 ...
在古代有“战国四公子”,在近代北京城里也有“京城四少”。其实在民国...
2025-10-11 05:02:32
原创 ...
一提到解放时期的“四大野战军”,很多熟悉近代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2025-10-11 05:02:15
原创 ...
冈村宁次,一个令全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日本战犯,曾经死于他屠刀之下的...
2025-10-11 05:02:14
原创 ...
川军名将:为国捐躯,英勇抗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川军总计有...
2025-10-11 05:02:08
原创 ...
中国排球协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举办2025-2026中国排球超级联赛...
2025-10-11 05:01:59
袁绍临终遗言:一代枭雄的最...
"吾不听田丰之言,致有今日之败!" 袁绍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把锋利...
2025-10-11 05:01:53
原创 ...
在辽阔的北漠,旌旗猎猎,一队人马正在艰难地行军,迎着刺骨的寒风。尽...
2025-10-11 05:01:52
原创 ...
缅甸代总统敏昂莱大将结束出访归国 9月29日下午,缅甸国家代总...
2025-10-11 05:01:43

热门资讯

两家龙头央企,迁驻雄安 (原标题:首批疏解央企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正式迁驻雄安) 今天上午,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
Z世代爱上华强北,以“共情运营... 年轻人的消费逻辑,正在重写商业公式。在“性价比”不再唯一的时代,他们更愿意为“情价比”买单——为情绪...
工商银行、宁波银行上榜!英国《... 【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10月8日,英国《银行家》杂志披露了一份由全球市场研究机构Kantar提供...
市场预期美联储10月份降息概率... 本报记者 韩昱 据新华财经10月9日消息,北京时间当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摩根士丹利取消对高净值客户持有...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核心要点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获悉,摩根士丹利(Morgan...
中央结算公司、同业拆借中心联合... 【大河财立方消息】10月10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与全国银行间同业...
金价、油价,都跌了 据央视财经消息,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联邦政府“停摆”持续,原定于当日公布的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开盘:美股周四小幅高开 市场关...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北京时间10月9日晚,美股周四小幅高开。上一交易日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创下历史新...
不到2个月连开5家店,肯律轻食...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郝楠楠】在郑州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迈进的过程中,首店经济正成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的新...
原创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作者 | 高远山 编辑丨高岩 来源 | 野马财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