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美国曾困惑于如何向中国销售商品,今天,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美国,而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正迎来关键的转折点。最新的数据显示,对西方世界来说,这是一记重击,值得深思。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已经达到6882.8亿美元,是1979年两国刚建交时的275倍。但如今,两国的贸易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年的9月是美国大豆的收获季节,但2024年,农场主们看着堆积如山的大豆,却无处销售。这些大豆的销售困境,令他们感到愁云惨淡。
曾几何时,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占据了美国大豆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但到了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仅为2213万吨,同比下降了5.7%,占比也跌至12年来最低点。
在伊利诺伊州的广阔农田上,约有2000万吨的大豆堆积如山,却无人问津。这些本应象征着丰收的作物,如今成了被遗忘的“珍宝”,静静等待着未来的转机。农场主们对这种现状抱怨不已,认为自己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尽管美国政府承诺提供补贴,但相较于他们的损失,这些补助几乎微不足道。
不仅仅是大豆,五大产业也都在这场关税战中遭受了重创。巴西和阿根廷迅速抢占了大豆市场份额。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高达746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71.1%,巴西在中国大豆市场的地位愈发突出。
此外,东南亚国家也抢走了许多金属产品的订单,巴西接管了中高端的陆地棉,沙特和俄罗斯则纷纷争夺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份额,荷兰也占领了乳制品市场,澳大利亚则得到了杏仁等坚果的供应。这些国家趁着美国的“空缺”获得了市场的优势。
美国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它似乎已经找不到可以向中国销售的有竞争力的商品。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的商品中,以机械、电子、光学和医疗设备等科技产品为主力,占比高达63%,达到5243亿美元。而传统的中低端商品,如家具和玩具的出口占比逐渐减少。
重新审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结构,农产品如植物油、谷物和肉类等,占比为23%,矿物质、石油和天然气的占比为17.6%。这些商品技术含量低,市场上容易找到替代品,竞争力也相对较弱。
数据显示,中国依然是美国农产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约占美国农产品总出口的五分之一。但在大豆进口方面,中国的市场份额已大幅下降,现在稳定在20%左右。也就是说,美国不再是全球农业强国,而中国则日益崛起为高科技工业的引领者。
曾几何时,在关税战刚开始时,沃尔玛等美国大型零售商的货架很快就空了,供应链出现了问题,甚至连F-35战斗机也因为稀土材料供应不足而无法生产。美国依旧试图向中国推销大豆和天然气,尽管中国现在并不缺乏这些资源。更令中国感到困惑的是,尽管美国可以向中国出售其他商品,但一些高科技产品,像芯片,却始终无法出口。
美国从2018年开始禁止向中国出售芯片,迫使中国加快了自己的研发进程,并迅速引领了全球芯片产业的投资热潮。截至2024年,中国的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7.4%,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出口国。到2025年,芯片出口还在增长,尽管最顶级的技术尚未完全达到,但中国的技术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2025年上半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已经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其中,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了61.5%,集成电路和芯片增长了23.3%,船舶和海洋装备增长了20%。这些都是高科技产品的强劲增长,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崛起。
回望历史,公元前100年左右,中国的丝绸之路开通时,丝绸、陶瓷和茶叶等中国商品在西方被视为奢侈品,丝绸的价格几乎与黄金相当,只有贵族才享有这些奢华商品。然而,西方国家根本无法提供中国所需的商品。到明朝时,欧洲商人带着白银来到中国购买商品,结果白银进入中国后便再也无法流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商品能够交换。
美国在刚独立时也曾面临类似困境。1784年,美国派出了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商船前往中国,运回了瓷器、茶叶和丝绸等商品,这些商品迅速在美国市场热销,甚至美国总统华盛顿也购买了大量瓷器。然而,美国的出口商品如羊毛、铅块和皮毛等却无人问津,只有西洋参勉强能卖一些,而美国商船的货物往往要在中国市场上滞销半年才能售出。这种贸易不平衡的局面无法持续下去。
今天,美国仍在抱怨贸易不平衡,但它的问题是,自己没有能让中国愿意购买的商品。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一直在攻克技术难关,而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技术突破却相对滞后,导致美国能出口的高附加值商品越来越少。事实上,中国更希望通过平衡的贸易解决这一困境,因为如果这种不平衡持续下去,贸易根本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但美国似乎更愿意与中国进行对抗。
历史上,美国曾为扭转贸易逆差,在1805年开始向中国销售鸦片,最终从鸦片贸易中获得了大量利润,推动了美国的早期工业化。然而,这种不光彩的做法在今天已经不可行,因为中国的强大让这种方式不再可能。而且如今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尤其是阿片类药物的消费量占全球一半,这也暴露了美国的严重毒品问题,令人感到惋惜。
总的来说,200年前的“中国皇后号”到今天的大豆滞销,美国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满足中国需求的出口商品。强硬的手段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平等互利的贸易才能打破这一历史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