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海底捞、必胜客、杏花堂、喜茶、一点点……现在出去吃饭,商场里统一装饰、统一菜单、统一服务的连锁店越来越多了。数据显示,我国餐饮连锁化率已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3%,行业规模化进程显著加速。
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重扩张、轻管理”的矛盾。现实中,部分企业过度追求门店数量,却疏于对终端门店尤其是加盟店的实质性管理,导致“总部管不了门店”“出事立刻甩锅”,管理责任悬空,食品安全底线失守,不仅辜负了消费者信任,更侵蚀着行业整体的信誉基石。
连锁模式的核心在于标准化与可复制,这绝不能止于统一的店面与菜单,更必须贯穿于食品安全这一生命线。当统一的招牌挂起来,统一的管理制度能否真正落地,已成为决定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直面这一行业痛点,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把总部和分支机构以及门店的责任紧密连接起来,进一步锁定食品安全。
官网截图
新规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对连锁餐饮的监管进入更精细、更深入的阶段。它明确传达了一个信号:企业想赚连锁的钱,就必须担起管理的责。品牌的真正价值不在于门店数量,而在于其承载的消费者信任。无数案例警示我们,任何一家门店的食品安全危机,都会瞬间连累整个品牌的名声。
餐饮连锁企业必须认识到:做品牌,不能只开店、不管店,只收费、不担责。唯有将安全责任贯穿从总部到门店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与可靠的技术手段织就食品安全防护网,才能锁住品质、锁住民心,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佘颖
监制:代明
责编:张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