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连续跌了四年,涨回来只用了三天,房价拐点真的到了吗?
创始人
2025-09-12 12:15:05
0

楼市寒冬骤然转暖:“热问计划”下的市场暗流涌动

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转变,仿佛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笼罩四年的寒冬。在一线城市,一些高端住宅挂牌价一夜之间调涨了15%,而另一个炙手可热的城市,二手房业主们也纷纷选择“暂时撤离”市场,暂缓出售,静观其变。这些戏剧性的变化,竟在短短数日内集中爆发,与此前房价连续下跌四年、多数地区跌回2016-2017年水平的惨淡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回顾过去四年,中国楼市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寒冬”。自2021年底市场风向骤变,原本被视为短期调整的降温,却演变成了长达四年的深度调整。在此期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累积到惊人的7亿平方米以上,按照当前的去化速度,消化这些库存预计需要七年之久。二手房市场更是哀鸿遍野,重庆、武汉等多个城市挂牌量飙升至20万套以上,全国范围内空置房屋保守估计高达1.2亿套,足以容纳3到4亿人口居住。

这一轮楼市的低迷,背后有多重因素交织。城镇化进程的放缓,使得年均新增城镇人口从过去的2000万锐减至1000万。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购房主力军的关键年龄段(25-44岁),其人口规模相较于2015年已大幅缩减了6000万。与此同时,社会层面也显露出“低欲望”的迹象:结婚登记人数预计跌破500万大关,生育率更是低至1.09,已低于日本。

那么,为何在经历了四年之久的深度调整后,市场会以如此迅猛的势头做出反应?政策无疑是这一轮市场转折的关键催化剂。2025年9月,中国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系列力度空前、旨在提振市场的“救市”新政。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率先松绑限购,到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取消商业贷款利率的差异化政策,再到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推广“好房子”标准,一系列组合拳密集出台,迅速改变了市场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一线城市在政策调整上采取了更加精细化的策略。北京和上海打破了以往“一刀切”的模式,实施“环线差异化策略”。北京在五环外、上海在外环外全面取消了购房套数限制,并且非户籍居民的社保缴纳年限要求也从过去的两年大幅缩减至一年。

对于当前市场的快速升温,许多人不禁发问:这究竟是昙花一现的反弹,还是市场真正触底反弹的信号?

从短期来看,政策的强力刺激已经显现出初步成效。在政策先行区域,如北京通州、上海外环外等地,新房认购量普遍提升了50%以上,部分面向改善型需求的楼盘甚至出现了“日光盘”的现象,即房源在开盘当天便被一抢而空。

然而,在中长期维度上,挑战依然不容忽视,区域分化的风险正在加剧。一线城市和部分经济强劲的二线城市,得益于持续的人口流入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政策效果可能会迅速显现并得到巩固。但那些面临高库存、人口持续流出的三四线城市,即使全面放开政策限制,市场的真正复苏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此外,扭转居民的购房预期也并非易事。尽管预计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实现5?%的增长,但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居民的储蓄倾向可能仍然较强。购房意愿的实质性提升,或许还需要6-12个月的政策观察期。

谈及房价在短时间内出现上涨的情况,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2016年,上海就曾有市民亲历,在淮海路看中的一套房产,价格从400万在三天内飙升至430万,且房东还表示要等到下周再最终确定价格。然而,当下市场的驱动因素已与当年截然不同。当年的普遍上涨是普涨行情,而如今的市场特征是分化复苏,以前投机炒作盛行,现在则更多是由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所主导。

展望未来,对于当前楼市的剧烈变化,我倾向于保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市场的“政策底”已经清晰可见,而“市场底”也正在逐步形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区域、所有房产都将迎来普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那些拥有稀缺资源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很可能率先走出低谷,甚至出现上涨。而那些非核心区域、缺乏产业支撑和人口流入的地区,则可能继续面临调整的压力。

对于真正有自住需求的购房者而言,当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入市时机。政策优惠力度大,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同时还存在一定的议价空间。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则需要倍加谨慎。毕竟,那个依靠“炒房”一夜暴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关内容

国庆去安徽3日游费用,黄山...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
2025-09-12 13:15:00
新对话·2025服贸会|中...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
2025-09-12 13:11:47
原创 ...
孟子曾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今天,若家中有顽皮不学的孩子,许...
2025-09-12 13:05:13
原创 ...
曹操曾说过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千古,深刻表...
2025-09-12 13:04:34
重温经典 | 穆旦诗歌《赞...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
2025-09-12 13:04:28

热门资讯

房价连续跌了四年,涨回来只用了... 楼市寒冬骤然转暖:“热问计划”下的市场暗流涌动 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转变,仿...
恒大物业今日9点复牌!公司上半... 恒大物业11日早盘停牌原因揭晓。 9月11日晚,恒大物业(06666.HK)公告,公司于2025年9...
太意外!美联储,降息大消息!特... 【导读】美股纳指和标普创新高,甲骨文收涨36%;PPI意外大幅降温,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概率上升...
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
援疆助力尼勒克“智慧医疗”升级 近日,由江苏援伊·常州(武进)工作组援建的新疆尼勒克县人民医院新院区血液净化中心和智慧医疗系统建设项...
单轮4.3亿,一笔新融资纪录诞... 文:韦亚军 摄影:Bob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带队,已完成多轮融资。 近日,AI视频生成企业爱诗...
沾了甲骨文的光?软银股价暴涨1... 财联社9月11日讯(编辑 刘蕊)在隔夜美股科技巨头甲骨文大涨近36%之后,本周四,日本科技投资公司软...
多只债券发行人被公开谴责 定期... 沪深交易所披露的监管信息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28只债券的发行人及相关责任主体收到书面警示、通报...
知名基金经理持续出走,宝盈基金... 在集中卸任多只产品后,近日百亿基金经理、原宝盈基金名将杨思亮的去向有了新动态。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
豆满为患,美国农民苦啊…… 最近国内外媒体连续报道了美国大豆农民无处销售产品的窘境。 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的报道,近日美国大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