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商社的狂欢与隐忧
最近日本五大商社的股价创下20年新高,这波由巴菲特五年前投资引发的上涨行情,让不少投资者既兴奋又忐忑。伯克希尔哈撒韦上周增持三菱商事股份的消息确实提振了市场情绪,但看着已经高高在上的股价,很多普通投资者都在纠结:现在进场是不是太晚了?
数据显示,自2020年巴菲特正式披露投资以来,五大商社的平均涨幅已达320%,远超同期东证指数表现。三菱商事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达到2005年以来最高水平,伊藤忠商事的市净率也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
但有趣的是,就在普通投资者犹豫不决时,专业机构已经开始表达担忧。安本投资的Hisashi Arakawa直言:"当前估值水平下,不是积极买入贸易公司股票的合适时机。"信金资产管理的Naoki Fujiwara也指出,这些股票已从当初看似被低估转变为估值偏高。
二、千金难买牛回头,就怕买到罢工牛
这让我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千金难买牛回头,就怕买到罢工牛。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牛市里还会有暴跌?其实道理很简单:身处牛市时,小级别的调整根本不足以引发恐慌,大资金很难拿到想要的筹码。唯有加大波动,才能引发市场的骚动。
2019年创业板在横盘两个月后突然出现近8%的大阴线;2020年创业板三根阴线就是10%的跌幅——这些都是牛市过程中的大跌。这些调整带来两个后果:要么有人积极抄底却买在半山腰,等到快解套时赶紧卖掉错过行情;要么受不了下跌直接割肉在底部。
三、白酒板块的启示:机构行为决定一切
2025年5月18日的一纸限酒令让白酒股一夜崩塌。5月19日白酒板块跳空低开,此后20个交易日平均跌幅超过6%,而同期上证指数小幅上涨。很多人将这次下跌归为"黑天鹅",认为是防不胜防的意外。
但如果我们回溯到2025年5月初,当时关税摩擦激战正酣,市场普遍预期提振消费将是主力方向。对已经调整了一段时间的白酒板块抱有期待是合理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股价越跌越深。最让人郁闷的是,当时市场不断造势认为"利空出尽",甚至白酒板块一开始几天表现得还挺顽强。
其实决定股价表现的从来不是利好利空本身,而是机构大资金的意愿。那么当时机构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这张白酒板块的交易行为数据图清晰地告诉我们答案。图中橙色柱体反映的是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可以看到两段绿色框内股价虽然出现反弹,但都没有"机构库存"数据活跃的迹象,说明机构资金根本不看好白酒。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初这波反弹结束后,机构资金就已经不再积极参与交易。
四、诺泰生物的启示:利空背后的真相
相反的例子是2025年7月19日突然被ST的诺泰生物。当时新闻写得相当惊悚,"社保基金踩雷"之类的标题满天飞。结果22日复牌后低开高走,之后四天最大涨幅超过25%,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但如果我们看数据就会发现,机构早已进场多时,怎么可能轻易认输?这就是典型的"利空出尽是利好"现象——表面看是利空出尽带来的反弹,实则是机构资金早有准备的结果。
五、回到日本商社:量化视角下的思考
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的日本商社话题。面对创20年新高的股价和巴菲特的持续增持信号,普通投资者该如何抉择?
最后想说的是:市场永远有机会,关键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发现和把握。无论是日本商社还是其他投资标的,量化视角都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真相。
声明:
以上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分析而成,若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标的或操作方式。所有以本人名义进行的投资建议均属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