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路透社消息,法国烈酒游说团体近期宣称,法国与中国日前已就白兰地关税问题重新开启对话。该团体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近期法中相关部门于上海进博会上的交流促使对话得以重启,并且这是寻求解决方案的必要起始步骤。
11月11日,中国商务部针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的临时反倾销措施发布补充公告。调查机关作出决定,将以保证金或者保函的形式来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法国烈酒游说团体称,其认为中方允许用更为简易的保函来替代保证金是“一种积极的初步反应”。
日前,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中国高层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
中方着重指出,希望双方用好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经贸混委会等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加强优势互补,妥善解决分歧,实现互利共赢。
马克龙宣称,法国坚守战略自主,希望秉持相互尊重的态度与中方展开对话合作,妥善处理经贸争端,从而维护双方经贸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要注意的是,当欧洲针对关税问题开展投票时,法国投出了赞成票。
中国同样不会对法国有所纵容,很快便出台了贸易反制举措,针对欧洲白兰地实施保证金制裁,最高征收额度接近50%。
中国是法国白兰地的大买家之一,对于法国白兰地产业而言,中国可以说是其核心支柱之一,这一情况让法国白兰地从业者感到极度恐慌。
法国酒商为规避中国的贸易反制措施,竟然将大量酿酒产业转移至中国地区,这一行为引发了众多法国白兰地产业从业者的强烈不满。
上个月马克龙对中国持强硬态度,其主要目的在于讨好美国。然而当下他发觉,即便因此得罪了中国,特朗普也不会领情,依旧按照其既定策略削弱欧洲。如此一来,法国即将陷入两边不讨好的境地。在此情形下,马克龙迅速向中国做出妥协,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欧盟原本有成为大国博弈中棋手角色的可能。然而,历经十多年的胡乱作为,在亲美与反美之间毫无原则地摇摆不定,这使得欧盟如今沦为笑柄。
马克龙正在释放一种信号,即特朗普对欧盟所构成的威胁要大于中国对欧盟的威胁,与中方携手能够抵御来自美国霸权的威胁。如今,马克龙的态度发生转变,宣称要拥抱中国,其目的仅有一个,那就是欧盟无法同时与中美展开贸易争端。相较于美国,中国更易于沟通交流,将中国视为朋友,可减轻美国对欧盟贸易争端所产生的影响。
马克龙的转变是基于维护欧盟的立场,不过这也体现出欧盟对美国存在畏惧心理。
当前,欧盟若欲抵御美国的威胁,唯有与中国携手合作。当然,要达成中欧联手这一局面,欧盟需作出“让步妥协”。
特朗普首次担任总统期间,欧洲并没有消极应对。美国的政策使欧洲面临困境,为突破这种由美国主导而形成的困局,欧洲试图通过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来予以应对。
然而,如今这已经无法施行,原因是欧洲与俄罗斯关系破裂。
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当时特朗普同样未能促使欧洲彻底达成这些目标。不管是对“北溪 - 2”计划的反对,还是针对欧盟防务一体化所施加的阻力,欧洲的每一次努力均受到美国的限制。
美国向来都不想看到一个统一且具备战略自主性的欧盟。在其眼中,欧洲的最佳状态是分裂又无力的,这样美国既能让欧洲满足自身安全需求,又可对欧洲进行经济上的“割韭菜”操作。
而中国则有所不同,中国不但支持欧盟的存在,而且还积极推动与欧洲在经济、科技、能源等诸多领域开展合作,甚至乐意接纳欧盟成为“第三极”力量。
从全球利益的角度进行考量的话,欧盟理应更倾向于和中国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来发展壮大自身。
对于法国而言,失去中国市场将会付出巨大代价,马克龙的“讨好”之举或许终将自食恶果。
未来国际局势会变得更为复杂且变幻莫测。欧洲要在各种势力的夹缝里谋求生存、维护自身利益,这是一项极为严峻的挑战。就中国而言,在新的国际格局下如何与欧洲交往,怎样维护自身发展空间,也同样需要慎重思考并且进行战略布局。这场大幕才刚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