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这座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精神图腾的城市,每一个创业故事都像是与时间签下的一份军令状。于宝安这片制造业与创新浪潮交织的热土之上,一家名为“今朝时代”的企业,更是用自己的名字,为这句时代箴言写下了新的注脚。
“创业就像行军打仗,我们应该先有一个‘番号’。”在今朝时代联合创始人杨国庆的记忆中,二次创业前夜的那场记忆,至今依然滚烫。最终,团队的目光落在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充满豪情与期许的经典诗句上。“今朝”二字,由此定格,它承载着创业之初的雄心,也预示着未来征途。“当然,这中间还有另一层解读,”杨国庆话锋一转,“那就是‘只争朝夕’。对于赛道里的任何一家企业,我们都唯有只争朝夕,才能够在竞争当中胜出。”
厚积薄发:三个五年,在寒冬与风口间穿行
故事的起点,是“番号”诞生之前,贸易特有的“不安全感”。2009年之前,杨国庆的第一次创业是在国际贸易的浪潮中搏击,代理的进口品牌中就包括后来的事业核心——超级电容。然而,这种“两头在外”的模式,让他始终如鲠在喉。“核心技术、客户资源,都不受自己掌控,总觉得需要改变,我们想做点能自主可控的制造实体。”这份渴望,在一次业务碰壁中被彻底点燃。当时,团队满怀希望地尝试用国产品牌替代其代理的韩国品牌法拉电容,却因质量不过关而屡屡碰壁。国内市场看似广阔,高端领域却被美、韩资品牌牢牢占据,“无一能打”的现实刺痛了整个初创团队。他们意识到,这个在当时还停留在“元器件”范畴,尚未发展到“储能”级别的小小法拉电容,潜藏着巨大的市场空白和技术迭代鸿沟。一个念头在团队心中成形:“我们自己干!”
2009年,公司团队将研发中心设在南山科技园的中国科技开发院,制造工厂则落户于宝安大洋田工业区。他们精准对标当时全球第一的美国品牌,用近三年时间,便完成了从单体、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链条核心技术掌握。借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东风,今朝的混合动力节能方案成功切入新能源公交车市场,公司一路稳健增长,前途一片光明。2016年,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转向纯电路线,曾作为公司收入支柱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被视为“过渡性产物”,超级电容的收入几近归零。“那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营收锐减,我们必须找到新的业绩增长点。”创始人杨国庆回忆道。面对危机,团队没有裁撤研发,反而选择逆势“深耕”,他们不仅做出了功率型储能的典范——双电层超级电容单体,还精进从单体、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面开发能力,并拥有了超级电容单体、混合电容单体、超级电容模组、超级电容储能模组系统柜核心产品。
2019年转机悄然而至。行业龙头美国Maxwell被特斯拉收购,为国产品牌崛起撕开了一道口子。国内客户加速“国产替代”的渴望,与今朝时代多年的技术储备一拍即合。团队当机立断,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扩大产能。凭借着为客户大幅降低综合成本的差异化创新产品,今朝在风电变桨备用电源领域崛起。“许多客户反馈,用了那么多进口和国产品牌,唯独‘今朝’没出过什么问题。”这份来自市场最前沿的口碑,在杨国庆看来是比任何奖项都珍贵的勋章。到2020年,今朝率先实现该领域的进口替代;2021年起至今,其细分市场出货量跃居全球第一。长期合作伙伴金风科技更是将其评为最高等级的“5A级质量信用供应商”。从跟随到领军,今朝在寒冬中等来的,是凭实力抓住的春天。
关键一招:一路向西,与宝安的“双向奔赴”
在商业的版图上,企业总是在寻找自己的坐标。对于“今朝时代”及其创始团队而言,过去十五年,就是一场从南山到宝安,从跟跑到领跑的持续迁徙。当企业正以细分领域“全球第一”的姿态冲向增长的顶点,这家企业几乎“连根拔起”,将企业总部及研发、运营中心,整体迁往宝安区福海街道的美生云谷。这次落子,不仅是地理上的向西,更是战略维度的跃升——今朝时代的新总部,正位于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的核心腹地。
“搬一次家,沉没成本太高了。”今朝时代的决策者们深知,对于拥有洁净车间的制造业而言,每一次搬迁都是一次伤筋动骨的巨大消耗。然而,这关键一步,他们走得坚定。这种决心源于宝安看得见的“产业生态优势”。在今朝的研发实验室内,一台庞然大物上,“大族激光”四个字赫然在目。“对,就是园区对面大族激光的,”今朝时代运营总监笑道,“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家门口的龙头企业、王牌产品,我们当然要用。采购方便,售后维护更简单,工程师过条马路就到了。”
更深层次的吸引力,则来自于宝安区提供的“影子助力”。在这里,“30分钟解决问题”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杨国庆对此感触颇深:“街道办工作人员常常半小时内就把问题聊透、把思路理清,然后就奔赴下一家,这种效率就是我们最需要的营商环境。”这种“主动上门”的服务精神,并非个例,而已体系化。由宝安区企业服务中心与深创投等机构“双轨”联动、发起的“走进客户”系列活动,将“托举”落到实处,带着今朝时代等企业走访比亚迪、广汽,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搭建起最直接的桥梁,创造合作契机。“企服中心带着我们,一年内先后走访了比亚迪、奇瑞、广汽等行业龙头。”杨国庆介绍,这些每年举办四到五场的务实之举,为企业寻找新客户、促进产业链协同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撑。从争分夺秒的30分钟现场办公,到精准高效的产业链对接,这种由政府部门主动作为、深入企业肌理的服务,正构成了合作区最核心的“磁场”,吸引着无数企业纷至沓来。
高效的日常对接是为企业稳固根基、疏通血脉,那么更高维度的战略链接,则是为其打开天花板、拓展生存空间。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工作专班,正在扮演着“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为区内企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去年,作为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重要支撑平台的深港智能制造共性技术平台(以下简称共性技术平台)主动引荐,为今朝时代带来了与香港理工大学一位顶尖院士深度交流、探讨设立院士工作站的机会。“这为我们打开了国际化的思路,”从宝安区企服中心带着企业走访比亚迪、广汽的“产业链内循环”,到合作区专班主动链接香港科研资源的“国际化外循环”,宝安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内通外联、充满活力的发展平台。
“小荷才露尖尖角”:今朝时代如何跑赢“深圳时间”
站在加冕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新起点,今朝时代的棋盘,已落向更远的未来。在团队看来,风电市场的成功只是阶段性的胜利,真正的星辰大海,在于整个电力系统。“这个领域,现在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阶段,赛道远远未到拥挤的时候,容得下更多玩家。”这份自信,源于十六年垂直深耕的技术底气和对产业未来的清晰判断。
从贸易商的不安全感,到制造业的自主可控;从南山的初创,到宝安的扎根;从跟随学习,到定义标准。今朝时代的十六年,是深圳特区建设45年恢宏画卷中,一幅关于中国先进制造业向价值链顶端攀登的生动切片。在深圳这片热土上,真正的“风流人物”,早已不是那些踏准风口的投机者,而是那些手握核心技术,在无人问津处默默耕耘,最终有能力定义并掀起下一个浪潮的创造者。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只争朝夕”,才是这座城市永葆青春的终极密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潘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