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匈牙利外交部长彼得·西亚尔托通过社交媒体证实,俄罗斯向匈牙利的石油供应再次受到中断,原因是德鲁日巴输油管道遭到袭击。这已经是本月内乌克兰第三次对该管道发动攻击,斯洛伐克当局随后也确认了这一袭击事件。德鲁日巴管道全长约4000公里,连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中东欧多个国家,已成为俄乌冲突中能源设施频繁遭遇攻击的焦点。
此次袭击发生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边境附近,造成原油输送停滞。这一事件不仅让相关国家重新审视能源供应的安全性,也引发了欧洲各国对能源安全形势的广泛担忧。德鲁日巴管道是全球最长的能源运输网络之一,其路线贯穿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德国和波兰等国家,确保这些地区炼油厂的原油供应。尤其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对这条管道的依赖尤为深重。
据西亚尔托介绍,8月13日和18日,德鲁日巴管道已因袭击两度中断供应,这次第三次中断再次将能源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斯洛伐克经济部长德尼莎·萨科娃表示,相关部门已着手对袭击造成的损失进行紧急调查,并暂停了部分能源转账流程。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的指挥官确认了针对该管道的袭击,这一行动与基辅方面此前承认的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布良斯克州配电站的事件相呼应。布良斯克州是德鲁日巴管道的重要枢纽,这一地区的基础设施多次遭到攻击,直接影响原油输送的稳定性。
对于那些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中东欧国家来说,频繁的管道中断不仅威胁到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民生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除德鲁日巴管道外,乌克兰方面还对俄罗斯向欧洲供气的其他关键设施进行了攻击。1月,乌克兰无人机袭击了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土耳其溪”天然气管道压缩站,这一管道是俄罗斯向土耳其、匈牙利、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等东南欧国家供气的重要通道。俄罗斯国防部表示,虽然无人机袭击导致设施轻微损坏,但供气已恢复,这一事件无疑突显了能源基础设施的脆弱性。
在冲突加剧的背景下,能源设施逐渐成为双方争斗的关键。俄罗斯多次称这些针对民用能源设施的行动为“能源恐怖主义”,而乌克兰则认为,这些行动是对俄军攻击乌克兰境内目标的回应,且将持续打击支持俄军的关键设施。随着冲突的持续,能源基础设施成为了双方博弈的重要领域,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战场,也波及到整个欧洲能源市场的稳定性。
在大多数欧盟国家支持乌克兰的情况下,匈牙利则始终坚持中立,拒绝向基辅提供武器援助,并多次呼吁通过停火谈判解决冲突。匈牙利政府明确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仅无效,还会损害实施制裁国家的自身利益。尤其在能源领域,匈牙利对俄罗斯的依赖使其难以遵循西方对俄的强硬政策。西亚尔托在此次袭击后表示:“这是对我们国家能源安全的又一次攻击,是又一次试图将我们拖入战争。”
匈牙利的立场反映了中东欧国家在能源安全与地缘政治之间的复杂处境。德鲁日巴管道和“土耳其溪”管道对匈牙利能源供应至关重要,但作为欧盟成员国,匈牙利的立场与欧盟的整体支持乌克兰的态度有所不同。斯洛伐克作为同样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国家,虽然确认了袭击事件的发生,但其回应仅限于技术性调查和暂停部分能源转账,体现了中东欧国家在这场冲突中的谨慎与微妙立场。
目前,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多年,能源基础设施的频繁遭遇袭击不仅加剧了欧洲的能源危机,也使地区安全形势更加不稳定。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冲突没有赢家,持续的对抗只会导致更多的民生困境和经济损失。正如多方所呼吁的,各方应保持克制,避免对民用基础设施的攻击,尽早恢复对话与谈判。只有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分歧,才能真正保障能源安全和地区的长期稳定,这既是欧洲国家的共同期盼,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上一篇:20只白酒股,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