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银线如织,藏着大国基建的筋骨之力。在静海区高新产业园,这份“基建力量”正拔节生长——作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预应力钢绞线制造商,天津市新天钢中兴盛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盛达”)以精耕细作的匠心,将预应力技术推向极致:从打破核电钢绞线的进口垄断实现国产化突围,到让2400MPa(兆帕)超高强材料在全球首秀应用,步步突破中,用技术硬实力深化国际合作,为全球基建工程注入“中国筋骨”。
走进中兴盛达的生产车间,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上的机械臂精准吊运,一卷卷泛着金属光泽的钢绞线裹上防护纸后被稳妥装上集装箱——这200吨预应力钢绞线即将启程奔赴新加坡,为当地基建工程添砖加瓦。
“从酸洗除锈到捻股成绳,十几道工序全由国内领先设备把控,关键环节更引进意大利弗雷吉奥生产线,确保每一米钢绞线都经得起国际标准的检验。”天津市新天钢中兴盛达有限公司外贸组组长徐学阳的话语中满是对品质的笃定。流水线旁,原本粗硬的盘条经精密加工,蜕变为高强度钢绞线,全程作业高效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份底气,源于强大的产能与品类实力。作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大的预应力钢绞线制造商,中兴盛达年产能已达50万吨,2024年实际产量突破52.6万吨。随着新一批自动化设备投产,2025年产能将升至54万吨。
这里产出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镀锌钢绞线等高端产品,早已成为国家重点工程的“常客”:从核电工程的钢筋骨架,到LNG储罐的密封保护层,再到跨海大桥的悬索主缆,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兴盛达“走出去”的步伐同样稳健。如今,其产品已进入新加坡、越南、澳大利亚、英国等10余个国家,更借“一带一路”东风,间接服务于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的建设。
这背后,是40余项国际认证的硬核支撑——日本JIS、欧盟CE、澳大利亚ACRS等资质,如同一张张“通行证”,为全球布局铺就坦途。今年上半年,中兴盛达直接出口量达3.3万吨,同比增长13%。亮眼数据背后,是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持续认可。
能在全球舞台站稳脚跟,中兴盛达凭借的从来不是纸上谈兵,更因手握“技术标准”这一具备绝对掌控力的“定盘星”。从中兴盛达走出的不仅是钢绞线,更有行业规则。这几年,中兴盛达累计主导修订1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牵头制定的GB/T5224-20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国家标准,关键指标跃居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CNAS检测中心等资质加持下,企业成功啃下核电、LNG等领域的“硬骨头”,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局。英国CARES等国际权威认证的获得,更让“中国标准”在全球舞台有了沉甸甸的话语权。
眼下,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在天津启幕,这为中兴盛达的国际征程添了一把火。“作为深度参与全球基建的天津企业,我们要做的是用更严的质量管控、更优的节能环保工艺,接住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建设需求。”徐学阳眼中满是期待。目前,公司已在东南亚、中东站稳脚跟,正稳步拓展南美、北美市场,一张覆盖全球的合作网络正加速织就。
从中国首根钢绞线的诞生地,到全球10余国重点工程的“钢筋神经”供应商,中兴盛达的每一步前行,都踩着技术创新与质量坚守的节拍。
借着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东风,这家企业正以高端金属制品为桥,让“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在国际基建互联互通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上一篇:A股重要指数修订,今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