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加加食品官网
观察员 加西亚 文轩财经
当时代的“风口”停了,催生新的财富机遇变少,一些主角在发展的洪流中“淹没”,曾经的酱油大王杨振从百亿市值到“老赖”,到如今信用破产,为何发展成如今田地?
初见起色
近日,“酱油第一股”加加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加加”)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对这家企业而言,相较于既往的颓势,初见起色。
据悉,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50.0万元至950.0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916.21万元。
ST加加扭亏为盈其公告称,主要是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业,推广高毛利产品,加强减盐等中高端系列产品的销售。
第二,不断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建联达人赋能场景化营销等,同时减少了传统户外广告的投放,线下广告宣传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
第三,2024年,因全资子公司加加食品(宁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业务停止,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今年上半年公司计提减值准备金额同比减少;报告期内,公司停止了控股子公司湖南加加一佰鲜食品有限公司的相关业务,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亏损减少。
此外,2024年,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取得ST加加2.69亿股,成为持有公司23.42%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公司有望拥有更大的资源优势。
尽管目前,ST加加初见“回血”,但很难再回到辉煌的过去了,那么创始人杨振到底做错了什么?
创业之路
敢于逆流而上,勇于冒险成就了杨振也将他“淹没”。
公开资料显示,杨振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市东湖塘镇。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宁乡中学当了语文老师,当时他每月工资是39.5元,尽管两年后工资每月涨到100多,贫困家庭出生的杨振对现状并不满足,辞职下海闯世界。
图源:网络 杨振
在做酱油生意之前,杨振尝试过搞养殖、做纱窗、搞加工等,凭借着敏锐的市场嗅觉,他成为了当地的“万元户”。但命运齿轮的运转来自一瓶酱油。
杨振还发明了带拉环的孔口瓶盖,申请专利并获批。
1996 年,杨振在宁乡正式成立加加酱油厂。谁也没想到,只用了15年,这家湖南小厂就成为行业巨头,并在深圳上市,成为“中国酱油第一股”。
2000年前后的中国酱油市场,单价普遍在1.5元左右,杨振却将加加定价6.5元,直接瞄准高端市场。
紧接着杨振斥资4800万在央视打广告,这笔钱相当于当时加加七年的利润。
2012年加加食品登陆A股,击败海天成为“酱油第一股”,市值超百亿,杨振身家突破20亿,登上胡润百富榜。然而故事的剧本并没有按照杨振的想法走,“酱油大王”的野心正在吞噬着他。
盲目投资
俗话说,“凭运气赚来的钱,最后都会通过实力再亏进去。”可能杨振对这句话颇有同感。
在2012年加加食品上市不久后,主业增长开始乏力,杨振以及由其家族掌控的卓越投资开始不断跨界。而这些投资项目结果接连踩雷,同时他也错失了调味品行业的趋势。
2015年5月,加加食品向云厨电商增资5000万元获得其51%股权。后因盈利效果未达预期,2017年12月,加加食品以0元的价格将51%股权转让。
2017年,加加食品拟收购辣妹子食品100%股权,经过6个月磋商最终流产。
2018年,加加食品拟收购金枪鱼钓,被业内称为“蛇吞象”。
当时公告称,加加食品拟向大连金沐、励振羽等14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金枪鱼钓100%股权,标的资产拟作价47.1亿元。此次收购在延宕两年之后,正式宣告流产。
值得一提的是,杨振的家人进了管理层,持股比例整整占到了42%,这些家人并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能力。各种失利和管理问题让加加错失发展良机。
杨振曾公开表示:“我让加加错失了黄金十年。” 可是,这时的悔恨已经无法挽救局面。
而为了解决个人的债务问题,杨振多次违规动用公司资金进行担保,结果让加加陷入了一连串的诉讼风波。
信用破产
经营出问题,债务危机爆发,杨振手里的加加股票被反复冻结,质押比例越来越高,最终46亿巨债袭来,加加食品经营陷入困局,连给它代工的工厂都因为收不到钱停工了。
2024年6月,ST加加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湖南卓越投资有限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杨振、杨子江、肖赛平因其个人债务纠纷被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执行标的约为3231.37万元。公开信息显示,杨振和杨子江是父子关系,和肖赛平为夫妻关系。
据天眼查数据,杨振先后被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等各地法院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高达46.38亿元,且多次被列入限制消费人员名单。
杨振及其家人成为“老赖”,信用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阻碍。
这个原本走在调味品前列的企业,因老板的战略失误让自身陷入“泥潭”,而外部市场早就变天了。
“海天”靠着规模大、渠道多、价格亲民,占据大众市场;千禾、欣和这些牌子,抓住了健康、零添加、有机等定位在高端市场获得市场认可;各种地域品质酱油及调味品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反观杨振的加加食品集团很难再追上同行,掉队太久了。
图源:加加食品官网
今年年初,ST加加明确提出,坚持“加加减盐”和“盘中餐纯油”战略不动摇,围绕这一战略,打造大单品和大单品集群。同时,坚定执行大市场建设、三定三扩三增、BC一体化、餐饮特约经销商策略和模式。
前不久,ST加加品牌口号焕新,用“加加健康减减盐”替代已沿用多年的“人人都是美食家”!标语可以轻易换,但失去的市场和用户却很难再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