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折叠车之父”带队,大行科工九成股权集中冲刺港股IPO
创始人
2025-07-18 16:31:52
0

文|号外工作室

全球折叠自行车龙头品牌向港交所冲刺上市了!

7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一纸备案通知书,让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科工”)向香港资本市场迈出关键一步。这家全球折叠自行车龙头计划发行不超过910万股港股,即将进入上市聆讯阶段。

此前,2025年1月20日,大行科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家由83岁美籍华人韩德玮博士创立的折叠自行车企业,凭借21.1%的中国市场份额和5.6%的全球份额登顶行业第一宝座。然而招股书背后,这家“隐形冠军”暴露出股权高度集中、海外市场萎缩、行业天花板低等隐忧。

1、技术壁垒与市场地位,四十年构建的护城河

韩德玮的创业史堪称技术商业化的经典案例。这位曾合著《激光手册》的激光物理学家,在41岁时毅然转型,将少年时对自行车便捷性的思考转化为革命性产品。1984年,他的折叠自行车在台湾工厂量产首年即售出6000辆,从此改写了城市出行方式。

大行科工的核心优势深植于技术积累。截至2024年底,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拥有108项有效专利,在美欧日等市场还有22项专利,成为中国折叠自行车行业专利最多的品牌。通过“共享360项目”,已有18家同业获得其专利技术授权,14家获得品牌授权,彰显行业影响力。

市场数据印证着大行科工的领先地位。按2023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在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占据21.1%的份额,全球市场份额达5.6%,均位列行业第一。其经典车型P8累计销量突破12万辆,成为折叠车界的“常青树”。

大行科工通过“快车道”技术群解决折叠车结构强度痛点,其“马甲线”专利技术使车架刚性提升30%,成为对抗永久、凤凰等老牌车企的核心武器。

大行科工产品矩阵的持续拓展展现战略纵深。从最初单一折叠车,发展到如今覆盖公路车、山地车、儿童车和电助力自行车等70余款车型,满足城市通勤、户外探索到专业竞赛等多元需求。

这种基于核心技术的品类延伸,正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天花板。

尽管灼识咨询认证大行科工全球市占率第一,但领先优势薄如蝉翼。全球市场份额仅领先第二名0.2%(5.6% vs 5.4%),在中国市场虽以21.1%份额居首,但永久(13.7%)、凤凰(11.6%)紧追其后。

2、行业天花板与经营暗礁

大行科工的招股书也揭示了令人瞩目的增长曲线。2024年前三季度,大行科工实现营收3.52亿元,同比增长58.7%;净利润4583.8万元,增速高达74.1%,远超2023年全年业绩。

而大行科工的销量增长更显强劲——同期销量17.52万辆,同比激增51.5%,显示市场规模加速扩张。

大行科工的产品结构优化成为盈利关键。公司将自行车划分为三个价格带:5000元以上的高端产品、2500-5000元的中端产品及2500元以下的大众产品。

中端产品已成为增长引擎:大行科工2024年前三季度销量达11.28万辆,较2022年增长近一倍,在总收入中占比从50.6%跃升至69.7%。

与中端市场高歌猛进形成对比的是,大行科工的大众市场持续萎缩。2024年前三季度大众产品销量仅5.34万辆,较2022年的8.21万辆下降35%,收入占比从39%降至20%。

渠道变革同样深刻。大行科工线上直销收入从2022年的1410万元猛增至2023年的5810万元,增长率高达312.1%。大行科工2024年前三季度线上收入占比已达19.9%,较三年前提升超14个百分点。

大行科工的这种渠道转型也带来成本压力,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3493万元,同比增长60.8%,已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而研发费用仅1188万元(占收入3.4%),42人研发团队不足员工总数10%。

大行科工的线下深度覆盖,通过38家经销商渗透650个零售店,山姆会员店定制款年销超3万辆,但过度依赖经销渠道(贡献70%收入)也埋下渠道控制力隐患。

目前,折叠车作为小众赛道,全球渗透率不足2%。2023年全球自行车总销量1.66亿辆中折叠车仅280万辆(1.7%),零售值占比4.5%(168亿元)。中国市场规模更小,2023年仅14亿元,相当于一个中型A股公司年营收。

而海外市场成为很多品牌的首选,大行科工海外销售收入从2022年5616万元缩水至2024年2339万元,占比从22.1%跌至6.6%。欧美市场拓展乏力,与Brompton等国际品牌竞争中处于劣势。

且大行科工惠州工厂9万辆产能在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持续超过100%,2022年高达117.2%。而2024年55.5%产品(9.4万辆)依赖OEM代工,代工比例较2022年的29.5%几乎翻倍。

但代工模式引发质量隐忧。黑猫投诉平台1700余条投诉直指大行科工代工质量缺陷,如链条脱落、车架异响等问题频发。有消费者反映新车仅骑行两公里就出现链条脱落导致车漆损坏,但商家以“使用不当”为由拒绝换货。这些投诉直指代工质量管控的薄弱环节。

3、股权代持与分红争议

目前,大行科工的创始人83岁的韩德玮通过直接持股88.56%及员工平台控制90.16%股权,董事会7名成员中包括两名83岁高龄董事,引发决策连续性担忧。这种结构导致公司治理缺乏制衡机制。

股权代持历史更添复杂性。2016年大行科工成立时由两名员工代持韩德玮的100%股权,2019-2020年代持人多次变更,直至2020年才全部转回韩德玮名下。证监会专门要求公司说明“代持的合法合规性及是否存在潜在纠纷”,凸显监管层对此问题的重视。

而上市之前更是突击分红。大行科工在2022年底派息2350万元;2024年1月和5月又分别宣布每股派息0.21元和0.56元,合计1800万元。按持股比例推算,韩德玮个人获约4320万元。

但是,大行科工此次港股IPO,却计划IPO募资扩建20万辆产能新厂(现产能仅9万辆),被质疑“拿股东钱分红,要资本市场买单”。

如今,大行科工从单一折叠车向全品类自行车延伸:2024年电助力车销量突破万辆,儿童自行车进驻山姆会员店,尝试打破“折叠车=小众市场”的固有认知。

证监会备案通知书已发,但要求补充说明大行科工股权代持合法性的质询悬而未决。

当骑行文化从都市潮流退为日常通勤选择,年销不足20万辆的大行科工,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在永久、凤凰等传统巨头和电踏车新势力的夹击下,这家由八旬博士掌舵的细分龙头,能否真正驶向更广阔赛道。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 近日,一家自称“降息驿站”的贷款中介公司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心惠邻”)被多...
每日收评沪指周线4连阳创年内收... 财联社7月18日讯,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创年内收盘新高,创业板指创年内新高后回落。沪深两市全天成交...
欧洲央行利率路径仍不明晰 最后... 一项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欧洲央行可能会将最后一次降息推迟至12月,而不会让投资者认为宽松周期已经结...
黄金早间震荡承压 美联储、关税... 黄金周四(7.17)最高上探至3352.18美元/盎司,最低触及3309.56美元/盎司。收盘于33...
瞄准新机遇!券商投行业务生变:...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今年,A股新股发行数据尚在低位徘徊。 据中信证券研报,2025年上半年,A...
泰禾中国院子51套房源将被处置... 泰禾集团建造的顶级豪宅被摆上了货架。 7月18日,澎湃新闻获取的一份资料显示,51套北京泰禾中国院子...
齐鲁银行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 7月18日,齐鲁银行大宗交易成交1650万股,成交额9900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8.03%,成交价...
7月17日金价过山车:特朗普动... 周四(7月17日)金价大涨大跌过山车行情,关注下方支撑位多单布局方案。黄金市场经历了一场戏剧性波动。...
马云同款单车售价约1.85万,... 新闻荐读 近日有网友在西湖夜游偶遇骑车的马云。向马云打招呼称:“是马老师吗?” 马云则回头微笑着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