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房地产代建业务成为众多房地产企业向轻资产转型的重要赛道之一。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典型代建企业新增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增长17.6%。另据克而瑞数据,上半年,代建新增规模TOP20代建企业新增签约建筑面积达109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整体拓展表现好于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上半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代建行业规模持续扩张的同时,代建费率回调等问题也随之显现。根据各地代建政策,目前代建费率普遍低于3%,明显低于早期5%~6%的代建费率水平。
7月15日下午,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通过微信向每经记者分析指出,“近年来房企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涉足代建业务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有超百家房企进入代建领域。随着参与者的持续增多,代建管理费率的下降趋势不可避免”。
刘水指出,尽管代建管理费率有所下调,但优秀代建企业依然凭借卓越的产品打造能力、成本管控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后期的代销、代运营能力等,赢得委托方的信赖。而且,部分企业更是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细分领域建立了护城河。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今年上半年,代建市场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行业“马太效应”也进一步显现。
克而瑞数据显示,上半年,代建新增规模TOP20企业共新增签约建筑面积约109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增速较今年一季度提升22个百分点,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在TOP20代建企业中,有11家企业的新增签约建筑面积在300万~800万平方米区间,5家企业超过800万平方米。对比来看,上半年新增签约建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的代建企业数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强者恒强”局面明显。
具体到企业,截至今年上半年,代建新增规模位居行业前五的企业依次为绿城管理、旭辉建管、润地管理、龙湖龙智造和蓝城集团。
其中,绿城管理上半年新增签约建筑面积达1989万平方米,占据了TOP5企业总规模约37%,但高基数导致其同比增速仅为14%。
而旭辉建管和蓝城集团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0%和23%。其中,旭辉建管通过“政府代建+城市更新”的双轮驱动策略,新增签约建筑面积达876万平方米。如其在西昌·阅山海等项目中融入彝族文化元素,成功打造了当地标杆项目。
龙湖龙智造、润地管理上半年规模增长最为亮眼。其中,龙湖龙智造上半年新增签约建筑面积852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432万平方米同比激增97%;润地管理则凭借“6+2”产品线布局,上半年新增签约建筑面积865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422万平方米大增105%。
每经记者注意到,在头部代建企业新增签约建筑面积的类型中,政府代建逐渐成为代建企业“角逐”的重要“战场”。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代建企业在政府代建方面主要涉及保障房、学校、体育场馆等领域,部分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城市更新中的代建机遇。
以润地管理为例,该企业在服务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有着丰富经验,上半年成功中标多个政府代建项目,其“6+2”产品线在保障房、学校、体育场馆等领域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而蓝城集团则通过临安人才租赁用房项目,精准匹配户型设计与人才家庭结构,荣获多项政府工程奖项。
中指研究院预计,未来三年,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设施建设将释放超5亿平方米代建需求,成为头部代建企业规模扩张的主攻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好房子”理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代建企业也开始在产品力上展开激烈竞争。
例如,凤凰智拓建管打造的西安宝石花总部基地,融合商务办公与四代住宅,成为西安城北首个高端综合体;中原建业许昌天誉项目打造的下沉庭院会所,涵盖书吧、私宴厅等12项高端定制功能;绿城管理的万宁海语春风项目,将海南椰林、咖色外立面与度假景观有机结合,实现了建筑与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
盈利空间压缩,代建企业如何“突围”?
目前,国内代建业务按委托方性质主要分为政府代建、商业代建和资本代建三类。
不过,每经记者注意到,代建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导致行业竞争日渐加剧,但代建费率却在持续下行。截至去年底,代建费率已由早期的5%~6%降至3%以下。
据中指研究院对典型代建企业代建项目的统计,77.7%的代建项目代建费率在1%~3%之间,其中,42.7%的项目代建费率在1%~2%之间,占比最高。“近年来,随着代建企业竞争加剧,代建费率持续压缩,预计该趋势未来还将延续。”
“当前,代建市场已步入大洗牌、大分化的阶段,企业拓展规模相比前几年有所放缓。未来,代建企业的综合能力将受到更大考验,包括服务口碑、产品打造力等。”7月16日上午,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总监谢杨春通过微信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代建市场整体已由之前的高速发展进入平稳发展的过渡期。
在谢杨春看来,当前代建市场企业可重点关注两大方向:一是不良资产的盘活;二是深耕细分领域做好口碑。“这也是未来几年代建企业尝试的重要方向。”
“前几年代建迅猛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城投拿了大量土地,再加上各地保障房建设推进,代建项目众多。然而,近几年增量空间在减少,代建企业不得不寻求新方向。其中,不良资产处置已成为多数头部代建企业重点探索的方向之一,如绿城管理正与多个资方合作盘活不良资产。”
谢杨春表示,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代建企业唯有深耕代建赛道,提升自身在细分领域的综合能力,将产品口碑做到极致。“由于代建本身是轻资产模式,拥有良好口碑和优质产品后,可考虑与信托、不动产等金融机构合作。”
据每经记者观察,面对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代建企业也在启动战略转型。
其中,蓝绿双城推出“共建模式”,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实现“小股操盘”。在杭州新塘地块项目中,其“借地于城”的设计理念使产品空间使用率超过100%,并通过股权绑定增强项目话语权。
再如中铁置业签约的广州增城佳源华府项目,借助“预重整+重整+共益债+服务信托”的创新模式,成功盘活企业资产。作为项目的代建机构,中铁置业为该项目提供运营、销售、品牌等多方面服务,有效隔离项目风险,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行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破局样本。
刘水指出,代建行业已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委托方的选择逻辑正从“规模优先”转向“价值共生”。未来,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代建企业需更加注重品牌信誉,不以规模竞速论英雄,坚持品质发展,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