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6月29日报道,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称,美国参议院将于7月开始审议对俄新制裁法案,其中涉及对中印加税500%。消息一出,瞬间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
提出这一法案的格雷厄姆可不是“无名之辈”,他以反俄言论广为人知,还被俄罗斯列入恐怖分子与极端分子名单。早在今年4月,他就宣布了该法案,建议对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及铀的国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500%的关税。如今他宣称,法案已有82 - 84名参议员共同支持,具备强大立法基础,并且特朗普已同意推进,预计7月7日将在参议院审议。
这一法案针对的主要目标,就是在俄罗斯能源进口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和印度。
格雷厄姆(资料图)
先看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情况。2025年5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数量颇为可观,日均达196万桶,在当月中国原油进口总量中,占比约17%。从全年平均数据来看,俄罗斯原油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维持在12%左右。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大多通过管道和远东港口交付,这种运输方式成本较低,也保障了能源运输的稳定性。中俄能源合作由来已久且非常稳定,双方基于市场原则和主权平等开展合作,完全合法正当。
再看印度。印度在能源进口方面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程度不容小觑。据船运追踪机构Kpler数据,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约210万桶,在其全国原油进口总量中,占比接近四成,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印度原本主要从中东进口原油,但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西方制裁致使俄罗斯石油价格大幅低于国际基准油价,印度瞅准机会,大幅增加了俄罗斯原油的进口份额。
面对美国的这项威胁法案,中印两国反应截然不同。
印度外长苏杰生当地时间7月2日在美国华盛顿表态,称印度密切关注美国国会涉及该法案的动态,已向格雷厄姆阐明印度在能源和安全领域的关切与利益,还表示“船到桥头自然直”。从这番表态能看出,印度的态度尽显软弱。它一方面主动上门向美国议员解释自身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幻想美国能理解并对其网开一面;另一方面,在问题尚未解决时,寄希望于法案不会落实,或者觉得凭借与美国的关系,不会被像对待中国那样严厉制裁。说到底,就是心存侥幸,想通过妥协求饶避免被制裁。
莫迪和印防长(资料图)
反观中国,在对待此类问题上,态度一直坚定且明确。中国多次公开强调,与俄罗斯的正常能源合作,是基于市场原则和主权平等做出的选择,合理合法,不容外部干涉。对于美国长期奉行的长臂管辖和非法单边制裁,中方坚决反对。中国表明,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绝不接受第三方的干涉或勒索。无论是反对脱钩断链,还是抵制关税讹诈,在与他国正常交往和贸易中,中国从未退缩。这意味着,不管美国这项法案最终是否通过,是否由特朗普执行,中国在战略层面早已做好应对准备,绝不会拿国家利益去换取所谓的“豁免”。
美国推出这项法案,其真实目的真的是制裁吗?其实不然。若中印这两个俄罗斯能源的大买家,因高额关税被迫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全球能源市场必然陷入混乱,美国自身也难以独善其身,将成为主要受害者之一。所以,格雷厄姆推动该法案,实则是想制造一个谈判筹码。他自己也承认,法案是为给特朗普提供一个尚未拥有的工具,因为法案通过后是否生效,全由特朗普决定,特朗普可动用否决权实现豁免。说白了,就是用高额关税作威胁,试图达到其他目的。
特朗普(资料图)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美国这种行径并不意外。近年来,美国常以各种理由挥舞关税大棒,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胁迫。但中国早已识破其套路,在过往的经贸摩擦中,中国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韧性和坚定的立场,让美国见识到中国不会轻易屈服。而印度此次的软弱态度,或许会让其在后续与美国的博弈中陷入被动局面。若印度一味妥协,不仅可能无法避免被制裁,还可能在其他方面丧失更多国家利益。
未来,随着7月7日美国参议院对该法案审议日期的临近,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应对美国的任何不合理制裁;而印度能否改变策略,坚定维护自身利益,还是继续在妥协求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值得进一步观察。这场围绕能源与关税的国际博弈,最终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