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稀土高管神秘离职……是为了钱丧心病狂,还是用人机制确实有问题?
创始人
2025-07-02 00:10:46
0

点上面,快速进入并关注走向科学

走向科学微信公众号

K95028

看破迷雾,生就会更淡定从容

稀土高管递辞职信时,脸上笑得出汗。国安人员转眼站到门口。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2025年6月中国稀土行业真实上演的一幕。当掌握17种稀土元素精准分离技术的东方稀土集团副总廖春生宣布辞职时,国家安全部数据库里的"稀土技术保卫战"红色预警灯骤然亮起。

这位能让美日企业开出亿元挖角费的技术大拿,其离职公告中"工作安排"四字背后,藏着大国技术博弈的惊心动魄。

廖春生主导的"选择性沉淀分离法",能将钕错等重稀土纯度提升至99.9999%-﹣这种比黄金还高的纯度,直接决定着航母发动机稀土永磁体的耐高温性能,以及导弹制导系统陀螺仪的精度。

稀土永磁体

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显示,若失去中国的分离技术,其 F -35隐身涂层所需的钺元素供应将立刻中断,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机产能也会暴跌60%。正是这种"卡脖子"的技术价值,让廖春生的离职牵动国际神经。

正是因为稀土提炼技术对国家至关重要,有关部门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

根据2025年5月实施的《稀土核心技术人员管理条例》,这类掌握绝密工艺的高管离职需通过三重审查:首先在保密办进行6个月脱密期管理,期间禁止接触任何行业数据;其次需签署《终身竞业禁止协议》,禁止在境外稀土企业任职;最后由国家安全机关进行"去向背景审查"。

更关键的是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增设的"技术流失追溯条款"一一即便离职满5年,若发现技术泄密行为,仍可追溯刑责。2023年某稀土研究院前工程师在境外发表论文被追责的案例,正是这一制度的实践范本。

脱密期内,廖春生的工资按原标准的60%发放,手机被安装专用监控软件,每一次外出都会触发定位追踪。他的办公电脑早已接入国家稀土技术安全数据库,所有操作痕迹实时上传。更严格的是,其家属的出境申请也被列入重点审查名单,连孩子留学都需提前三个月向国安部门报备。这种看似严苛的管控,实则是对国家战略资源的深度保护。

在稀土重镇赣州,另一位退休五年的稀土专家王工。近期因填写移民申请表触发了预警系统。国安部门依法对其住所进行技术勘查,发现他退休后撰写的《稀土尾矿回收技术笔记》中,竟包含三项未公开的专利工艺参数。最终,这些资料被全部封存,王工也被列入"技术流失风险人员"名单,终身禁止接触任何稀土相关项目。

这种严密的防护体系,源自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目前,中国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高端稀土分离产能,北方稀土的自动化产线能将杂质压到亿分之一,这种技术优势让欧美企业望尘莫及。

为守住这份优势,国家不仅在物理层面构建"技术防火墙",更在人才管理上创新机制。例如,包头稀土研究院推行"技术分割"模式,将核心工艺拆分为十个模块,每个工程师只掌握其中一部分,避免技术被个人垄断。

当稀土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个人命运便与国家利益紧紧绑定。廖春生离职后,东方稀土集团迅速启用"80后"技术骨干王海燕接任,其团队已在无酸分离技术上取得突破。这种技术迭代正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最佳回应。而国家稀土创新中心正在筹建的"技术基因库",计划将核心工艺参数转化为区块链存证,为技术安全加上"数字枷锁"。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人选择负重前行,有人因利欲熏心坠入深渊。2024年,南方稀土集团某副总经理因51万美元诱惑泄露7项机密技术,最终喜提11年6个月刑期。

现在新能源车、风电、5G设备,哪样离得开稀土?全球需求2024年涨了30%,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八成,地位看着稳,其实危机四伏。国外企业不傻,盯着咱的人才猛挖,薪资直接开到天花板,国内企业根本招架不住。

为啥中国高管这么容易被挖?钱是一方面,但也不全是。查了些业内消息,国内稀土企业管理有点乱。员工吐槽,领导拍脑袋决策,研发经费批得慢,除了干活儿还得天天开会写PPT,人才憋屈得不行。反观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室设备顶尖,研发环境宽松,还给期权、绿卡,很难不让人心动?有网友在X上爆料,说某高管离职前在公司被边缘化,提案老被否,最后气得直接跑路。这不就是逼着人走吗?

去年跟一朋友吃饭,他就在稀土行业干,聊起来满肚子苦水。说公司开会老讨论面子工程,真正搞研发的没几个发言权,工资还被拖。他那时候就说,国外猎头老给他打电话,薪资是现在的两倍,他没去,但听语气也有点动摇。这不就是现实写照吗?人才不是机器,留不住就跑了。

企业咋办?先得把人才留住。薪资得跟上,起码别让人家国外开个价你就傻眼。研发环境也得改,少点官僚作风和国企病,多给技术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有,内部网络安全得做扎实。2024年,某稀土公司就因为内网被黑,损失了上亿订单。

激烈人才争抢是从2023年开始的,国家出台政策限制稀土出口,国外急了,开始使劲儿挖人。查了数据,2024年全球稀土需求预计突破22万吨,中国供应18万吨,剩下的缺口全靠其他国家补。

这时候,国外要是把咱的技术偷去,自己提纯成本降下来,中国的定价权就没了。技术泄密后果是很严重的,2018年,某稀土企业副总偷偷把提纯工艺卖给一家日本公司,赚了快2000万,结果国家损失几十亿。这人后来被抓了,可技术已经流出去,追不回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稀土企业都拉胯。查到个案例,江西一家稀土公司2024年推了个技术期权计划,核心员工能拿公司股份,离职率直接降了20%。这招儿挺聪明,钱给到位,荣誉感也得跟上。毕竟,谁不想为国争光?可光靠企业也不行,国家得牵头。稀土是国之重器,监管得跟上,国外挖人得有点代价,不然这窟窿越捅越大。

对稀土行业的人才流动,网上有人说,留下来是爱国,出去是追求个人价值,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稀土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战略资源。当一位工程师的头脑价值超过十座矿山时,如何在技术保护与人才流动间找到平衡,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谏言谏策。

欢迎到下面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灯塔——走向科学

走向科学文章,只为探寻真理,您的一次传播可能点亮无数人的生命。

好文章,要分享

告知好友“点亮❤”!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腾讯理财通“百万理财金”活动收... 近日, 腾讯理财通联合20余家头部机构推出的“百万理财金”投教活动正式收官。该活动自5月15日“全国...
深圳房企总部数量居广东之冠 去... 深圳商报·读创大湾区驻穗记者 张莹 6月30日,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课题组发布《2025广东省...
股市必读:TCL科技(0001... 截至2025年7月1日收盘,TCL科技(000100)报收于4.37元,上涨0.92%,换手率1.3...
青岛滨海学院举办国际民间外交学... 2025年6月28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山东省外事研究...
【民生调查局】记者调查“假3C... 北京7月1日电(记者 宋宇晟 吴涛)“没有3C的充电宝都上不了飞机。”最近一段时间,3C认证成了公众...
普华永道助力云知声成功登陆港股... 2025年6月30日,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以股票代码9678在香港联合交...
30亿元!青岛规模最大AIC创... 2025年6月30日,青岛工融鼎汇华资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工商注册,作为目前青岛市规模最大的AIC基...
从智能手机配件到生活必需品,充... 《科创板日报》7月1日讯(编辑 梁又匀),谁也没想到,已经发展多年的充电宝行业正面临史无前例的信任危...
股市必读:恒生电子(60057... 截至2025年7月1日收盘,恒生电子(600570)报收于32.09元,下跌4.32%,换手率5.3...
对原产于欧盟等地的进口不锈钢钢...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商务部6月30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7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英国、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