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供应链挤压 制造业链主应发挥引领作用(一)
创始人
2025-06-17 20:17:44
0

近一周来,主流汽车企业集体宣布缩短供应商账期至60天,再次揭开了供应链挤压现象的冰山一角。

在高度分工合作的制造业领域,供应链挤压由来已久,近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成为热点话题。从汽车整车厂对零部件企业施行超长账期;到家电企业借助供应链金融,对供应商“一鱼两吃”;再到消费电子巨头转嫁成本,将代工企业的利润压到极其微薄的水平……供应链挤压犹如“房间里大象”,既显而易见,似乎又难以撼动。

2020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从设置合理账期,规范供应链金融等多个方面入手,力图破解供应链挤压这一危及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顽疾。着眼长远,则需要从产业链主导企业入手,建立更合理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分配结构;同时不断提升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和价值,通过“做大蛋糕”实现可持续的供应链公平。

零部件企业超长账期之困

产业链供应链是一系列利益主体的组合,各主体的能力基础、市场影响力不同,主导企业能力基础强,市场影响力大,处于支配地位,而配套企业能力基础弱,处于从属地位。企业间影响力和议价能力的不同,为强势一方挤压弱势一方提供了条件,在长期运行中形成了不公正的利益分配结构和链条。

在汽车行业,基于“整车厂-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的链式结构中,头部车企掌握着绝对话语权,对供应商货款设置较长的账期,是供应链挤压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据媒体报道,《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于6月1日施行前,主流车企平均账期达170天,部分企业甚至超过240天,远超国际汽车产业通行的60-90天标准,这种制度性压榨导致零部件厂商资金周转周期长达12-18个月。

江阴华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的企业,据华新精科近期披露的IPO招股书,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49%,但应收款项余额从2023年末的3.22亿元,大幅增加到2024年末的5.73亿元,增幅约78%。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约30%的应收账款合计1.7亿元,全部来自行业头部的某民营新能源汽车企业。

据中国工业报报道,汽车制造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一直都存在着供应商账期较长的情况。客观上来看:一方面由于汽车行业涉及的行业和零部件较多,整车生产计划性较强,整车生产制造、存放、运输、销售、回款的周期本身就较长,还涉及到产品售后及质量保证等一系列问题,造成资金周转周期较长;另一方面,随着近20年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了有效支持行业扩张所需的资金,整个产业链大量使用承兑汇票,这也是造成供应商回款账期较长的原因之一。

不止汽车行业,部分家电行业的链主企业同样存在“压款”现象。在北交所申请IPO的宏海科技、兢强科技,第一大客户均为广东某大型民营家电企业。截至2024年末,宏海科技应收账款余额为1.46亿元,是公司货币资金的8.5倍;兢强科技应收款项为5.33亿元,相当于货币资金的7倍多。而这两家零部件企业的大客户,到2024年底应付款余额已增加到近1200亿元。

包括汽车、家电制造等行业在内,“账期长、难回款”一直是困扰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痛点,作为甲方的链主企业通过延长账期,将供应商作为零息融资的工具,几乎成为行业通行的潜规则。现代商业活动中,账期本是一种信用工具,用于平衡买卖双方的资金周转,不过,一旦强势一方将账期过度延长,超长账期就成了持续挤压供应商的工具。

降价压力传导到供应商 供应链金融“再砍一刀”

2024年底,某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发给供应商的“协商降价函”在网络上曝光,该邮件要求供应商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以增强该品牌乘用车的竞争力,引得业内外哗然。事后,该车企有关负责人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非强制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零部件企业通过大规模量产形成规模效应后,在一定范围内可持续降低成本,这也是整车企业要求供应商每年降价的缘由,不过零部件企业利润本就微薄,“年降”不可能一直持续。2023年以来,汽车行业强势一方要求供应商持续降价非常普遍,大到如博世这样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小到名不见经传的零部件企业都叫苦不迭。

2024年初,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公司和客户谈价格,一般是第一年定下基准价,并附加条件每年降价3%- 5%。而在2023年汽车行业开打“价格战”的背景下,博世收到的平均降价要求是15%, “现在(2024年初)大多数客户跟我们谈,要求都是降价20%。那我们就关门了,不做可能结果比降20%还要好。”徐大全表示。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作为强势“链主”的整车厂,将降价压力首先传导给一级供应商,压力又被进一步传导到供应商自己的供应商头上。以动力电池为例,其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达30%-40%,当整车企业将降价压力给到动力电池企业后,动力电池上游的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的供应商净利润率也持续下滑。

A股上市公司万润新能,主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2021-2024年,公司净利润率分别为15.84%、7.72%、-12.71% -12.04%;隔膜供应商恩捷股份,2021-2024年净利润率分别为36.17%、33.45%、22.01%、-6.49%;电解液供应商天际股份,2021-2024年净利润率分别为33%、15.35%、1.69%、-70.17%。与之相对应的是,某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的近年来净利润率稳定在10%-14%左右。在整个产业链的降价趋势下,弱势的中小企业净利润率所受影响也最为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制造业链主企业除了直接要求降价,还会以商业票据付款、设置关联商业保理公司等手段,通过供应链金融对供应商“再砍一刀”。据公开信息,当前头部车企均建立起供应链金融平台,且都拥有各自的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在工程建筑、钢铁、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很多头部企业也拥有供应链金融平台。据云趣数科产业数字资产研究院统计,目前国内拥有各类供应链信息服务平台已超500家,年累计确权签发应收账款凭证规模为4-5万亿元。

据媒体报道,广东某头部家电企业集团设立了应收账款融资平台,供应商将持有的应收账款,在该平台上转让或质押给该集团下属的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获得融资,相关年化费用高达10%以上。常信科技CEO葛林波近期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核心企业滥用供应链优势地位,并利用关联保理公司提供高息融资,使中小企业年化成本激增15%-30%,形成"大企业资金池、小企业高利贷"的畸形生态。(经济观察网 杜远/文)

(作者 杜远)

相关内容

关于江苏的这些冷知识,你知...
江苏,古称 “江东”“江南”,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长江、淮河...
2025-08-04 00:39:40
外刊精读D31 | 酒店品...
每周更新外刊精读 PDF展示△ 英文原文导读 PATNA IS...
2025-08-04 00:39:33
铭普光磁1.18亿收购深圳...
铭普光磁于8月3日晚间发布公告,公司拟以约1.18亿元收购深圳AB...
2025-08-04 00:38:41
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业绩预告公...
来源:上海证券报 范雨露 制图 ■投基论道 上市公司密集披露...
2025-08-04 00:38:00
【公告】保德农商银行致客户...
来源:保德农商银行 公 告 致客户的公开信 尊敬的客户: 感谢您...
2025-08-04 00:37:54
投资人和品牌人为何齐聚探讨...
2025年7月29日,由华丽志主办的“中国童装的全新需求与市场机遇...
2025-08-04 00:37:39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聚...
8月3日上午,以“新质生产力:新智造 新消费 新生态”为主题的20...
2025-08-04 00:37:06
原创 ...
韩国前总统朴正熙,因何被信任的情报部长刺杀?原因并不简单 1979...
2025-08-04 00:33:41

热门资讯

新股赚钱效应不赖 网下打新又见... 证券时报记者 谭楚丹 近日,银行理财参与IPO网下打新出现“新面孔”——宁银理财。继光大理财之后,这...
巴菲特公司发布第二季度业绩,前... 来源:e公司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二季度最新业绩发布,来看一下重点内容。 1、伯克希尔·哈撒...
回天新材涨0.80%,成交额1...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1日,回天新材涨0.80%,成交额1.66亿元,换手率3.01%,总...
深科技跌1.24%,成交额5....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8月1日,深科技跌1.24%,成交额5.23亿元,换手率1.82%,总市...
信达证券女帅辞职,曾带公司净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 根据信达证券8月1日晚间公告,其总经理祝瑞敏辞职。总经理...
阿特斯三季度排产环比下调!光伏... 光伏产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市场需求增长态势出现显著变化。阿特斯作为全球主要组件制造商,其三季度排产策...
政策赋能•平台护航,BRIGC... 来源:浙里有生活 在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绿色资产已成为未来经济的关键支柱。绿色发展国际(香港...
从地产说起:“海南封关”的产业... (2025年8月4日星期一)25年前的夏天,一群中国地产人聚集在海南博鳌小镇,开启了一场关于房地产的...
股市必读:睿创微纳(68800...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睿创微纳(688002)报收于65.17元,下跌0.37%,换手率1.0...
原创 1... 百年巨头戴比尔斯帝国的陨落,正应验着那句古老的谚语——“盛极必衰”。 曾经以“钻石恒久远”的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