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财米 洛溪/文
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广实)2024年11月4日正式申报北交所IPO,此前曾排队科创板于2021年3月底撤回。
天广实是一家专注于创新型抗体靶向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的生物制药企业,核心产品为MIL62,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创新型第三代CD20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处于临床三期阶段。
2017年至2024年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942.31万元、1,164.17万元、8.82万元、1,135.85万元、1,407.27万元、1,898.93万元、6,388.30万元、146.45万元;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2亿元、-9.39亿元、-15.72亿元、-44.59亿元、-33.94亿元、-26.68亿元、-18.51亿元、-12.61亿元。截止2024年上半年,天广实并未实现盈利。
据科创板招股书显示,天广实披露了截止到2020年三月末产品管线的研发进度,其中MIL60候选药物已完成三期临床实验,已报送NDA申请;MIL62候选药物在滤泡性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适应症方面,完成了1期临床实验,2期临床实验招募中。
但是,天广实北交所披露的招股书中表明,公司与贝达药业合作开发的MIL60候选药物并未给公司带来良好的营业收入。
据了解,2017年3月1日,天广实与贝达药业签订了合作开发“MIL60贝伐单抗生物类似药”项目的协议内容。内容显示,贝达药业分四期向天广实支付项目合作费用5,000万元。产品上市后,贝达药业每年向天广实支付净销售额8%的提成费;提成年限暂定10年,自产品首次上市销售当年年末起算(含当年),届满之日双方重新商定,但总提成年限不超过15年。
2023年12月30日,双方签订补充协议,约定贝达药业一次性向天广实支付人民币2,500万元作为产品提成的买断费用,贝达药业无须再按照《合作协议》的约定支付任何提成费或其他金额。
基于上述公司与贝达药业的合作事项,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4年6月),天广实向贝达药业授权MIL60产品权益,报告期各期,该等收入确认金额分别为1,000.00万元、422.79万元、1,967.51万元及0.00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06%、22.26%、30.80%及0.00%。那么,天广实为何最后选择了将新药MIL60产品权益直接卖断呢?
贝达药业2021年11月29日发布公告显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MIL60)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公告称,贝达药业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后,即可生产并销售 MIL60,对自身营业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还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MIL60外,国内获批上市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共计6个。”
贝达药业2022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同期仅增长了5.83%,从22.46亿人民币增加到23.77亿人民币。但是,归母净利润从3.83亿人民币大幅下降到1.45亿人民币,净利润率也从17.06%下降到6.12%。这表明尽管营收有所增长,但贝达药业的盈利能力和净利润的效率出现了下降。显然新药MIL60产品的商业化推进并未给贝达药业带来实质性的收益。
此次北交所IPO,天广实并未详细披露任何管线的研发进度,只是将MIL62列为核心产品,目前处于临床三期阶段。至于该产品的竞争力,是否有同类竞品等信息并未提及,未来公司的利润能否扭亏为盈更是无法判断。